晃晃悠悠 |
|
|
|
发帖:43 |
等级:初出茅庐 |
积分:63 |
注册:2006/5/31 |
|
春天来了,有不少家庭开始筹划出境旅游。要外出旅游携带信用卡消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可是如何才能做到透明消费,怎么才能消费的更加划算,我们有些关于境外刷卡的小窍门想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提前告知刷银联渠道 可免货币转换费
目前国内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按币种分为单币信用卡和双币信用卡。单币信用卡大多是标有“银联”标识的信用卡,银联单标识信用卡只有人民币单一账户,而双币信用卡则是具有人民币账户和外币账户的信用卡,如标有“银联”/“visa”、“银联”/“mastercard”是人民币和美元账户,“银联”/“JCB”则是人民币和日元账户,两个账户共享一个信用额度。
目前,境外已经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银联的结算通道,特别是新马泰、日韩、澳洲等,基本上持卡人常去的旅行目的地都有覆盖。持卡人在境外旅行消费时,使用带有“银联”标识的双币种信用卡,在有“银联”标识门店刷卡消费,并且走银联结算渠道,使用人民币结算,不需要转换币种,也不会产生相应的货币转换费。
但一位长期在澳洲留学的程女士表示,有时如果不向店员提前说明走银联渠道,店员还是会默认走VISA渠道,这样会产生1%-2%的货币转换费。提醒在境外消费的旅游人士注意。
二、消费时走VISA渠道 - 按账单还款日当天汇率结算还款
据了解,持卡人如果在没有银联渠道的商场消费,那么pos机系统则会自动默认走VISA或者其他国际结算渠道,VISA渠道结算是按照当地货币刷卡消费,然后按当天汇率兑换成美元记账,到了信用卡还款日,再按照还款日当天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结算成人民币还款。
如果持卡人去澳洲旅游,在没有银联覆盖的商场刷卡,系统会自动以澳币刷卡,然后再用澳币转换成美元记账。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一次货币转换费。持卡人回国后,在账单还款日当天自动还款,则是按照当天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进行货币转换,结算成人民币后进行还款。这样一来,持卡人额外承担了两次汇率兑换的成本。所以持卡人在境外消费当天的记账金额和在还款日实际还款的金额会有所出入。
业内人士特别提醒持卡人,如果持卡人回国后还款是选择在账单还款日之前还款,并用美元还款,是不会产生任何货币转换费的。
三、被“动态货币转换” - 可当面申请撤销
持卡人走VISA刷卡渠道,还可能遇到“动态货币转换”的情况。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营业部电子银行与银行卡业务部副总经理宋健表示,动态货币转换是指持卡人可选择商户所在地的货币为支付币种,也可选择自己的账单币种作为交易的支付币种。
具体来说,如果持卡人在澳洲刷VISA渠道,收单银行自动默认将交易货币转换为
人民币,但由于人民币是非兑换货币,国际卡组织与发卡银行均需以美元进行结算,所以结算时必须以美元结算。因此,持卡人实际结算金额会存在汇率差并产生两次货币转换费。如持卡人持有VISA和银联双币信用卡去澳洲刷卡消费了439澳元,折合456美元,而回国后还款时却需还款551.76美元。而并未“动态货币转换”的正常VISA渠道,回国后只需还款501.77美元。
宋健说,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持卡人并不了解“动态货币转换”,部分旅游目的地国的操作人员也未能尽到提前告知持卡人的义务。所以很多情况下,持卡人被“动态货币转换”了,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业内人士提醒,“DCC”交易签单有别于普通交易的签单,上面不仅有“DCC”字样,而且会标有2个币种及折算汇率,同时有表述交易金额被转换的字样。持卡人在签字确认时,应仔细辨认签单上的说明,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可以要求商户当场撤销。
另外,宋健特别提醒持卡人,并非进行“动态货币转换”就是对持卡人不利的。如果人民币对外币呈贬值趋势,持卡人使用“动态货币转换”,会因汇率变化相应减少一部分还款金额。出境旅游刷卡
小贴士
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营业部电子银行与银行卡业务部副总经理宋健提醒持卡人,出行最好携带一张具有银联标识的双币信用卡。根据目的地不同,选择不同结算币种的信用卡,前往美国、新马泰、澳洲建议使用人民币、美元双币卡;前往欧洲建议使用人民币、欧元信用卡。
1.在国外使用银联的双币信用卡消费时,不会产生任何货币转换费,而VISA、万事达则要收取消费额一定比例的货币转换费。
2.尽量在规定的还款期内还款,否则要缴纳不同程度的息费。以工商银行为例,一般的双币信用卡利用信用额度的消费,应在次月25日前还款(免息期为25天~56天)。
3.不同刷卡通道的汇率结算时间不同,因此,美元和人民币的走势同样也会影响最终实际消费额。银联以刷卡当日汇率进行结算,而VI?SA则以特约商户的收单银行与国际组织清算当天的汇率为计算标准。(若人民币有升值预期时,以美元记账比较划算;反之则是以人民币记账比较划算。)
(本文来源:http://hsb.hsw.cn/gb/newsdzb/2012-04/02/content_8292885.ht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