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敦煌美食,有着著名的“敦煌八大怪”说法 第一怪:香水梨要放黑卖(香水梨) 第二怪:驴肉黄面拽门外(驴肉黄面) 第三怪:浆水面条解暑快(浆水面) 第四怪:风干馍馍掰开晒(风干馍) 第五怪:三九锁阳人参赛(锁阳) 第六怪:酒枣新鲜放不坏(酒枣) 第七怪:罗布麻茶人人爱(罗布麻茶) 第八怪:榆钱也是一道菜(榆钱) 到了敦煌,就要适应西北人特有的饮食习惯。如果你也爱吃羊、鸡、牛肉,热衷面食,那可就有口福了。如果你不喜欢这样的西北口味,入乡随俗,不妨也让自己的胃口变得随和一点,用这种方式融入当地的生活,不但会得到额外的友谊,还能更深度地体会饮食文化里面传达出来的异域风情。
驴肉黄面:黄面一盘不足10元,驴肉论斤卖。敦煌黄面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调汤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 制作黄面的工艺极其讲究,操作也非常不易。拉面师傅双手舞动着一块淡黄色的面团,时而抻拉成长条状,时而旋转拧成麻花状,象变戏法一样,将一团足有七、八斤重的面团拉成一把细粉丝样的面条。下锅煮熟的黄面丝色黄晶亮,可乘热拌菜食之。吃起来开胃去腻,清热解烦,令人食欲大增。 莫高窟256号窟(宋)壁画上就有制作黄面的生动场景,可见其历史悠久。
敦煌酿皮子:酿皮子是一种麦面制品,制作时先将优粉加水和匀,然后将面团置人清水中翻搅抓揉,使面料中的淀粉与蛋白质充分分离,剩下蛋白质,俗称面筋。而溶解于水的面浆,便是加工酿皮子的原料。把面浆舀人铁皮圆盘中涂匀,放人开水锅中煮几分钟,面汁凝结为饼便成为酿皮子。然后将饼状的酿皮切成细长条,放几片面筋,加一点芥茉、蒜汁、辣椒,麻酱,香油等便可食用。
泡儿油糕:是敦煌宾馆根据民间传统方法创出的一种风味食品,因其色泽黄亮,表面膨松如轻纱,结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 泡儿油糕是从唐代“见风俏”演变而来,最初流行在宫廷、宫邸的宴席上,由于制作厨师寥寥无几,街市上很难见到。制作时用大油和水烫面。在整个烫面、揉搓、包馅、炸制过程中,既要求油,水,面的比例合适,又要求油温适宜和火候恰当。这样才能膨松起泡,形成表层脆酥似飞絮,内里香甜如糯糖的特色,吃起来酥松香甜。
羊肉粉汤: 选用敦煌本地饲养的膘肥体壮羯羊,宰好洗净切成大块,然后清水下锅。待快熟时,打净血沫,放人少许精盐,肉熟后捞出剔骨,后将剔骨回锅,温火熬煮成汤。食用时,先将骨汤兑水,放人适量生姜,胡椒,花椒,桂皮,玉果,辣椒、精盐,萝卜片。大蒜等香料煮沸,再将熟肉切成薄片与切成块的凉粉盛人碗中,舀入沸汤,上面撒上香菜末、韭菜和葱、辣椒末等。观之红黄绿白,香味扑鼻,食之香辣爽口,肥而不腻。有滋补、发热、祛寒之效。是敦煌传统小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