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有问必答|票!票!全!|旅游曝黑台|旅行社交流|导游天地|说吧聊吧|时尚生活|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说吧聊吧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20楼
上厕所忘带纸 离线
发帖:152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780
注册:2006/4/18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1154





更让人吃惊的是,在没有汽车火车的当时,有很多人是从远处走来的。最猛的当属一位福建的老兄,据说他走了上千里路,穿坏了十多双鞋,一个多月才到南京。



海瑞听说此事,十分感动,以为他要伸冤,亲自接见了他。



可是这个人进来后,只是看着海瑞,行了个礼,然后扬长而去。



有人问:你干嘛来?又干嘛走?



答:我只想看看海青天,看完了,不走还等什么?



这就是清廉与正直的力量。



除了吸引大批拥护者外,海瑞还获得了一个荣誉,一个前有古人,后无来者的荣誉。



中国的老百姓历来都怕妖魔鬼怪,所以有贴门神的习惯,几乎家家都贴,款式也不一而同,但门神的主要人物是固定的,也就是关羽、秦叔宝那一拨人。上千年来也就这么几个,毕竟要成为形象代言人要求太高,不但要能打,长得还得有特点(想把鬼吓跑,没特点不行)。



而现在,海瑞先生终于加入了这个光辉的队伍,成为门神部队的最后一名成员(此后再无编制)。在当时的南京,作为正义与公道的象征,海瑞先生的画像被贴得满街都是,除了门上,客厅、卧室里也有人挂。据说每天看一眼,可以百病不侵,而且具有良好的避邪作用。



虽然经常忙于公共宣传事业,但海瑞先生没有怠慢工作,他没精力去整治吏部的那帮人,却也没闲着,百忙之中仍向皇帝上了一封奏疏:



根据以往经验,海瑞先生的文书,一般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这篇也不例外。在文章中,海瑞先生建议,考虑到目前贪污情况严重,应该恢复太祖(朱元璋)时期的刑法,对贪污八十贯以上者一律处决,并将其剥皮,放在县衙门口,警示后人。



于是大家真的愤怒了,惹不起你,总躲得起你吧。可海先生却是躲都不让人躲,不搞出个玉石俱焚誓不罢休。



客观地讲,海瑞的这封文书的确是过分了,且不说剥皮问题,都过了两百多年了,经济发展这么快,确定死刑标准时总得考虑个通货膨胀问题吧,当年买一栋房,今天也就能买点粮,为几斤粮食就要剥人皮,兄弟你也太狠了点吧。



但在海瑞看来,他的做法是对的,当然,这只是他的个人想法。


我:不知火舞!今天我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干嘛推我?我又不是萝莉!
我:那你是什么?
不知火舞:人家素御姐嘛!
我:我管你是御姐、熟女还是人妻,今天非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7 8:38: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21楼
上厕所忘带纸 离线
发帖:152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780
注册:2006/4/18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1155



万历兄虽然年轻,但神智也很清醒,他好言抚慰了海先生一把,就把奏疏丢进了废纸堆。



而海先生在南京日盼夜盼,没有等到剥皮匠的出现,却等来了升官的命令,由于工作努力,他被任命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那位四十多岁还不入流的教育局长,经过二十多年不可思议的经历,终于成为了正二品(相当于正部级)的高级官员。



这回都察院的仁兄们完蛋了。



南京是明朝的第二首都,从六部到都察院,所有北京有的中央机构它都有,但毕竟皇帝大人住北京,所以除了南京户部(管理南方户籍)和南京兵部(统领南京军队)外,大多数机构都是摆设。



一般说来,只有在朝廷混不下去的,才会被发配到南京,美其名曰:养老。



都察院就是一个闲人部门,大家都没事干,骂人的自然也没事干,然而仅一夜之间,一切都已改变——海先生上任了。



由于上班没事可干,自然就没人去上班了,于是都察院的御史们总是自得其乐,逛街的逛街,看戏的看戏——工作没前途,还不准偷偷懒?



海瑞先生的答案是不,他拿出了三十年前治理学生的方法来对付御史——记考勤。但凡敢于迟到早退的,必须到单位,哪怕没事干,也得坐在这里。



虽然大家明显表示出不适应,但海先生的威胁是很明确的——养老不是最惨的结局,下岗才是。



而随着整顿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御史们才发现,原来一切才刚刚开始,海先生很快玩出了新花样。



一次,有位御史过生日,在家请了戏班子唱戏,这在当年,应该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老百姓家也经常干,但海先生却勃然大怒,把这位御史抓了起来,打了一顿板子,理由是:根据明太祖时期律令(注意这个日期),官员请人唱戏违法,所以是打你没商量。



因为这件事干得实在有点过,御史们的精神压力开始陡然增大,每日在海先生的恐怖阴影下,战战兢兢,终于有一天,畏惧变成了愤怒。



在明代,御史专管骂人,从皇帝到扫地的,想骂谁就骂谁,除了一个例外——御史长官,要知道,那是顶头上司,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给自己惹事。



现在,万不得已的时候到了。


我:不知火舞!今天我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干嘛推我?我又不是萝莉!
我:那你是什么?
不知火舞:人家素御姐嘛!
我:我管你是御姐、熟女还是人妻,今天非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7 8:39: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22楼
上厕所忘带纸 离线
发帖:152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780
注册:2006/4/18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1156



万历十四年(1586),御史房寰率先发难,攻击海瑞“大奸极诈,欺世盗名”。奏疏一上来,朝廷就炸了锅。海瑞这种传奇人物,恨的人多,喜欢的也不少,大家开始吵作一团。而海瑞兄还是那么有性格,啥也不说,上了个辞职报告——不想干了。



吵到最后,报到了皇帝那里,但万历兄的态度却十分奇怪。他既不处理骂人的房寰,也不批准海瑞辞职。该干嘛还干嘛,搞得两位当事人都非常纳闷。



万历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至少在海瑞的问题上,他比张居正要聪明得多。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真用海瑞,因为他很明白,这是个偶像型的人物,可以贴在门上,挂在墙上,烧香拜佛地供起来。



但绝不能用。



说到底,海先生只是个撑门面的。然而他自己,并不知道。



就这样,他稀里糊涂地在这个位置上干了下去,直到万历十五年(1587)的那个冬天,死亡降临到他的头上。



他没有儿子,仅有的妻子女儿也已先他而去。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只有一个老仆人陪伴着他,在寒风呼啸之中,海瑞对仆人说出了人生的最后遗言。



按照常理,像海瑞先生这样的奇人,遗言必定非同凡响,往往都带有深刻含义,比如什么人生短暂,努力工作之类,或是喊两句口号,让大家热血沸腾一番。



然而海先生的遗言既不深刻,也不沸腾,只是让人瞠目结舌:



“明天,你送六钱银子到兵部。”



说完就去了。



这是一句看上去十分无厘头的话,也是威名赫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海瑞先生的唯一遗嘱。



这句话的来由是这样的:由于当年没有暖气,每逢冬天,兵部就会给各部的高级官员送柴火钱,数量也不多。



而在他死之前的那天,兵部送来了柴火钱,而经其本人测量,多给了六钱银子。



这一次,我是彻底无语了。



在海瑞死后,他的好友佥都御史王用汲来为他收尸。遍寻海瑞的住处后,他只找到了几件打着补丁的破衣服,和几口装着破衣服的破箱子。



为官三十年,二品正部级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海瑞,这就是他的全部财产。



在听说海瑞的死讯后,南京城出现了一幕前所未有的场景:男女老幼无论见过海瑞与否,都在家自发为他守孝,嚎啕大哭。出殡的时候,据说为他送葬的人排了上百里,整整一日,无人离去。



人民,只有人民,能公正地评价一个人。


我:不知火舞!今天我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干嘛推我?我又不是萝莉!
我:那你是什么?
不知火舞:人家素御姐嘛!
我:我管你是御姐、熟女还是人妻,今天非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7 8:39: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23楼
上厕所忘带纸 离线
发帖:152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780
注册:2006/4/18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1157





如何评论这位传奇人物,实在是一个难题,对的说了,不对的也说了,现在要搞个总结,实在谈何容易。



在名著《围城》中,钱钟书先生借用别人之口,对那位命运多变的主人公方鸿渐做出了这样一个评价:



你是个好人,却并无用处。



我想,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海瑞。



在黑暗之中的海瑞,是一个无助的迷路者。



第三件事,才是一切的关键所在。



自万历十四年(1586)十一月起,一贯勤奋的万历皇帝突然变了。



他开始消极怠工,奏疏不及时批示,上朝也是有一天没一天,大臣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最近头晕眼黑,力乏不兴。



既然身体不舒服,那就歇会吧,在当时的内阁首辅申时行看来,这不过是个生理问题。不久之后,没准还要陪这位仁兄去天坛拉练,等一等就是了。



一直等到死,他也没能等到这个机会。



到万历十五年(1587),万历兄算是彻底不干了,不但不上朝,除了内阁大臣外,谁也不想见,每天闷在宫里,鬼知道在干些什么,他的爷爷嘉靖皇帝怠工二十多年,看这个势头,这孙子打算打破这一纪录。



事实上,他确实做到了。



在明代历史中,有很多疑团,比如建文帝之谜,比如明武宗之死,对于这类问题,我一向极有兴趣,研究之后,多少也能略得一二,只有这个迷题,我始终未能解开。



为什么那个热血青年会突然变成懒汉?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为什么偏偏是这种举动?



一般说来,人性的突然转变,往往是因为受了某种较大的刺激,那么到底是什么刺激?在万历十五年的深宫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以上问题,本人全然不知。



我唯一知道的是,自此之后,大明帝国进入了一个奇怪的状态,迷一般的万历王朝正式拉开了序幕,无数场精彩的好戏即将上演。



闪电战



万历十五年(1587),万历皇帝消停了,但这对于老百姓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动总比乱动好,只是大臣们有点意见,毕竟每天都见不到领导(内阁大臣除外),伤心总是难免,不过到目前为止,也还没闹出什么大事。



平静,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



四年之后,平静被打破,因为一封不起眼的奏疏。


我:不知火舞!今天我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干嘛推我?我又不是萝莉!
我:那你是什么?
不知火舞:人家素御姐嘛!
我:我管你是御姐、熟女还是人妻,今天非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7 8:40: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24楼
上厕所忘带纸 离线
发帖:152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780
注册:2006/4/18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1158


万历十九年(1591)八月,福建巡抚赵参鲁奏报:


根据琉球使节反映,近日突然出现上百来历不明者,前往琉球朝鲜一带收购海图以及船只草图,并大量收购木材火药,用途不明。


在当时,每天送往朝廷里的奏疏多达几百封,基本上都由内阁批改(皇帝已经不干活了),和什么水灾民变比起来,这件事情实在太小,于是它很快就被埋入了公文堆中。


两个月后,浙江巡抚奏报:


近日获报确知,倭酋平秀吉于北九州肥前国荒野之上修筑城池,规模甚大,余情待报。


上一封大家都看得懂,这一封就需要翻译了。


所谓倭,就是日本,所谓酋,就是头头,所谓平秀吉,就是丰臣秀吉。


具体说来,是日本的头头丰臣秀吉在北九州的荒野上修了一座城池。


这实在是一条太不起眼的新闻,所以很快它也被埋入了纸堆。


顺便说一句,丰臣秀吉修建的那座城池现在还在,而且还比较有名——名古屋。


今天的名古屋是日本的重要城市,关西地区的经济交通中心,但在当时,修建这座城池,只有一个缘由。


当这座城池建好的时候,站在城楼的最高点,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地点——朝鲜海峡。


这是两条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信息,所以无人关注,但当它们联系到一起的时候,事情已经不可挽回。


万历二十年(1592)五月二十四日,水落石出。


五月二十六日,辽东巡抚紧急奏报:


“急报!前日(二十四日),倭贼自釜山登陆,进攻朝鲜,陆军五万余人,指挥官小西行长,水军一万余人,指挥官九鬼嘉隆,藤堂高虎,水陆并进,已攻克尚州,现向王京(汉城)挺进,余者待查。”


六月十三日,辽东巡抚急报:


“急报!已探明,倭军此次进犯,分九军,人数共计十五万八千七百余人,倾国而来,倭军第一军小西行长,第二军加藤清正,第三军黑田长政已于昨日(十二日)分三路进逼王京,朝军望风而逃,王京失陷。朝鲜国王李昖逃亡平壤,余者待查。”


七月五日,辽东巡抚急报:


“十万火急!七月三日,倭军继续挺进,抵近平壤,朝军守将畏敌贪生,打开城门后逃之夭夭,平壤已失陷,朝鲜国王李昖逃往义州。”


七月十六日,兵部尚书石星奏报:


“自倭贼入侵之日起,至今仅两月,朝鲜全境八道已失七道,仅有全罗道幸保。朝军守将无能,士兵毫无战力,一触即溃,四散而逃,现倭军已进抵江(鸭绿江)边,是否派军入朝作战,望尽早定夺。”



最危急的时刻到了。


我:不知火舞!今天我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干嘛推我?我又不是萝莉!
我:那你是什么?
不知火舞:人家素御姐嘛!
我:我管你是御姐、熟女还是人妻,今天非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7 8:40: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25楼
上厕所忘带纸 离线
发帖:152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780
注册:2006/4/18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1159

答案已经揭晓,原因却发生在七年之前。


万历十三年(1585),当万历兄步行拉练到天坛的时候,几千里外的日本正在闹腾一件大事。


丰臣秀吉在京都接受了日本天皇的册封,成为了日本的最高官员——关白(相当于丞相),长达二百余年的战国时代终于结束了。


日本是一个比较喜欢折腾的国家,天皇是挂名的,说话算数的是幕府的将军,换句话说,是手里有兵的人。但自1467年起,由于内部胡搞乱搞,将军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这下子热闹了。


日本的管理体制,天皇下面是将军,将军下面是大名,也就是各地的诸侯,既然天皇没屁用,将军又过了期,就轮到大名说话了。


所谓大名,也没个谱,在那年头,只要你有兵有地盘,就是大名,日本国家不大,闹事的人却多,转瞬之间冒出来几十个大名,个个有名有姓,占山为王,什么羽前羽后,越前越后,土佐中国,上总下总(全都是日本地名),看起来好似广阔,其实许多地方也就是个县城。


说句寒酸话,日本历史中大书特书的所谓战国时代,也就是几十个县长(个别还是乡长)打来打去的历史,更讽刺的是,最后统一县长们的,竟然是个农民。


丰臣秀吉,原名木下藤吉郎,本来在乡下种地,后来种不下去了,就出去做小生意,正好到处打仗,他就去参了军,在县长大名织田信长的手下混碗饭吃。

偏巧这人种地做生意都不行,打仗谋略倒是一把好手,从小兵干起,步兵队长,步兵大队长,家老,部将,一级级地升,最后成为了织田县长的第一亲信,由于这人长得很丑,和猿猴有几分神似,所以织田县长给他取了个外号——猴子。


当时织田县长已经统一了大半个日本,如无意外,等到其他县长们被解决完,织田兄去当将军,猴子兄应该也能混个县长干干。


可是猴子的运气实在太好,1582年,织田县长在寺庙休息的时候,被一个叫明智光秀的手下给干掉了,据说是因为当晚织田县长嫌送上来的鱼臭,把明智乡长给骂了一顿,于是乡长一怒之下,把县长干掉了(就为这么个破事,心理实在太过阴暗)。日本史称“本能寺之变”。


我:不知火舞!今天我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干嘛推我?我又不是萝莉!
我:那你是什么?
不知火舞:人家素御姐嘛!
我:我管你是御姐、熟女还是人妻,今天非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7 8:41: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26楼
上厕所忘带纸 离线
发帖:152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780
注册:2006/4/18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1160

此时木下藤吉郎已经改名了,他先改叫木下秀吉,现在叫羽柴秀吉(最后又改成丰臣秀吉),日本人的观念是有奶就是娘,改个把名字那是家常便饭,不用奇怪。



这位羽柴乡长正在攻击中国(日本地名)地带的毛利县长,得到消息后十分镇定,密不发丧,连夜撤军回援,日本史称“中国大回转”。



回去之后,羽柴乡长和明智乡长打了一仗,把明智乡长打败了,此后他又再接再厉,在贱岳(日本地名)击败了最强的竞争对手柴田胜家,获得了织田县长的全部地盘,史称“贱岳之战”。



在和柴田乡长的战斗中,羽柴乡长的军队中涌现出了七名优秀的将领,他们作战勇敢,后来被统称为“贱岳七支枪”。



顺便提一下,本人曾经考证过,这七个人中,有几位在战场上中使的是刀,如此说来叫贱岳X把刀似乎也可以,不过人家说是枪那就叫枪吧。



之所以提到这件事,是因为这七支枪里的五支,和后来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争有着莫大的关系。



此后,羽柴乡长更是一发不可收拾,陆续打平其余县长,最终统一日本,搞定了天皇,改名为丰臣秀吉,并自称为太阁。



丰臣秀吉这个人,内心相当相当之阴暗,自打成功当上乡长,他就一直对天感叹,俺怎么呆在了日本,在他看来,像自己这样的天才,征服个把县城实在显不出威风,只有统一全世界,才能体现个人价值。



当然,猴子兄的目的只限于征服朝鲜,中国,印度及东南亚,这并非他太过谨慎,实在是因为他一天到晚呆在岛上,地理知识有限,不知道什么法国德国,对他而言,世界就那么几个国家而已。



其实丰臣兄并非特例,事实证明,日本国一向盛产心理阴暗之变态者,后来的如近卫文磨、东条英机之流,都是一路货,在他们的心中,从没有什么和平发展之类的概念,总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抢劫的比生产的好,而他们的世界观,也有着惊人的一致: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



从爷爷开始,到孙子,再到孙子的孙子,这帮孙子几百年来窝在岛上,做着同一个梦,却始终不醒,实在是难能可贵。



而丰臣秀吉,就是这些孙子中的极品。


我:不知火舞!今天我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干嘛推我?我又不是萝莉!
我:那你是什么?
不知火舞:人家素御姐嘛!
我:我管你是御姐、熟女还是人妻,今天非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7 8:41: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27楼
上厕所忘带纸 离线
发帖:152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780
注册:2006/4/18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1161

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之后,嘴边开始念叨这样一句话:

“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

这里的唐,就是指明朝。因为唐朝时候,日本向中国派遣了很多留学生,带走了很多技术、文化,甚至政治制度,所以日本人一直称中国为唐。

几百年前,无私之援助,全力之支持,只换来今天的野心、杀戮和侵略,所以同志们务必要记住一个道理:

扶贫,是要看对象的。


但要占据中国,必须征服朝鲜,于是他开始和朝鲜国王李昖谈判,要求他们让路,帮助自己进攻明朝。


当时的朝鲜并不是独立国家,而是明朝的属国,国王要向大明皇帝称臣,称明朝为天朝,称明军为天兵。但凡国王即位,册立世子,甚至娶老婆,都要事先向明朝报批,获得批准之后才能做。



所以虽然这位李昖国王是个比较糊涂的人,关键问题上还把握得住,

严辞拒绝了日本使臣。



既然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丰臣秀吉随即决定:先攻朝鲜,再占中国!



可他还没壮志凌云几分钟,就得知了一个消息,他的养子丰臣秀次反对进攻朝鲜,理由固然是世界和平,大众平安之类的话,但丰臣秀吉明白,这位养子是不想去卖命。



于是他灵机一动,写了一张纸条,派人交给了丰臣秀次。



这张纸条充分地证明了一点:丰臣秀吉已彻底疯狂。



因为上面只写了这样一句话:



五年之内必定攻下明国,到时你就是明国的关白!



但事实证明,他的疯狂也是有理由的。



客观地讲,丰臣秀吉是一个奇才。他以庶民出身,苦熬几十年,最终一统日本,绝非寻常人物,而且此人在日本国内,向来以谋略出名,从不打无把握之战,战国时期曾亲自指挥过几十次战役,除掩护撤退的必败之战外,他只输过一次。



顺便提一下,他唯一战败的那一次,对手叫德川家康。



而在决心打这一仗之前,丰臣秀吉已经考虑了很久。



日本人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做事认真,比如在后来中日甲午战争之前,他们向中国派出了大量间谍,拍摄了很多照片,北洋舰队每条船的吨位,人员,指挥官,炮口直径,缺点,日军都有详细的记录。


我:不知火舞!今天我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干嘛推我?我又不是萝莉!
我:那你是什么?
不知火舞:人家素御姐嘛!
我:我管你是御姐、熟女还是人妻,今天非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7 8:42: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28楼
上厕所忘带纸 离线
发帖:152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780
注册:2006/4/18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1162

而在抗日战争开始前,其工作更是无以伦比,所有中国少将以上的军官,他们都有细致的档案留存,其个人特点、作战方式甚至生活习惯都一清二楚,更为可怕的是,他们绘制的中国地图,比中国人自己绘制的还要准确,连一个山丘,一口井都标得极为清晰。当年阎锡山的部队伏击日军后,既不抓俘虏,也不扛弹药,第一要务就是开始找日军军用地图——拿回去自己用。



而一贯小心谨慎的丰臣秀吉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为他想不自信都不行:



当时的日本,刚刚实现和平统一,在此之前,国内已经打了一百多年的仗,用今天的话说,打仗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时尚,有些武士家吃饭的时候,一手拿筷子,另一只手都握着刀,只要外面招呼一声,立马就抄家伙出去砍人。



而且这帮人打仗极其勇敢,每次作战都要争先锋(首先发起冲锋者),还经常为此发生纠纷,没有当上先锋愤然自杀的,也不在少数。



总而言之,这是一帮亡命之徒。



相信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当时的日本,军队装备已经十分先进,为了打赢对手,他们纷纷进口先进武器,大刀长矛之类的玩意已不吃香了,大名们纷纷长枪换鸟枪,鸟枪换大炮,加上还有汪直这类的军火贩子一个劲地往日本倒腾武器,到战国末期,日本已拥有了大规模的火枪部队。



在战术方面,日军也有相当的进步,公元1575年,织田信长在长筱发起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对手是号称战国第一诸侯武田信玄的儿子武田胜赖,其部队以骑兵为主,使用孙子兵法四如真言“风林火山”为军旗,战斗力极为强劲,在骑兵对决无法取胜的情况下,织田信长冥思苦想,创造性地发明了三线战术(日语:三段击)



关于这一战术,之前已经介绍过了,由于火枪部队射程有限,且装弹药需要时间,故将部队分为三线,一线开枪,二三线装子弹,形成持续火力,对骑兵有较大杀伤力。



虽说早在两百多年前,明军开国将领沐英就曾首创这一战术,但至少在日本,织田县长还是有专利权的,而且和后来使用同一战术的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相比,他也还早了一百多年。



整体看来,日军的战斗力、军事装备、战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高到丰臣秀吉足以为之而自豪。



相对而言,日本的对手就有点疲软了。


我:不知火舞!今天我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干嘛推我?我又不是萝莉!
我:那你是什么?
不知火舞:人家素御姐嘛!
我:我管你是御姐、熟女还是人妻,今天非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7 8:42: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29楼
上厕所忘带纸 离线
发帖:152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780
注册:2006/4/18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1163



朝鲜自李成桂光荣革命,成立李氏王朝后,基本就没打过什么仗,所谓“两百年平宁之世,民不知兵”,部队也就是个混饭吃的地方,军事素质极差,连民兵都不如。



虽说在军事上朝鲜十分差劲,但搞起政治斗争来,那是一点也不消停。与明朝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的朝廷内部,分成两大派,分别叫做“东人党”和“西人党”,闹了一段之后,东人党又分裂成“南人派”和“北人派”,东南西北都来齐了,足可以凑一桌麻将。



大体就是如此,反正朝鲜是乱得一塌糊涂,指南打北,不是东西。这么个状况,想让人家不动你,实在是有点难。



而日本的另一个对手,中国,就比较有趣了。



由于没有电报和照相机,加上当年日本穷,衣服也很土,想派间谍混入中国,很有可能被当成盲流遣返,所以关于中国的情报,来源大都要靠倭寇。



而对丰臣秀吉影响最大的,无疑是这样一段对话。



那是在1585年,丰臣秀吉刚刚当上关白后不久,无意之中见到一个人,此人姓名不详,曾在汪直海盗有限公司工作过,为了解明朝实力,他找这人谈了几次话,询问明军实力。



该仁兄是这样回答的:



“当年,我曾经跟着三百多人,到福建抢劫一年,所向披靡,无人可挡,最后平安而回。”(下福建过一年,全甲而归)



吹完了,这位兄弟还搞了个评论:



“明朝很害怕日本,若日军进攻,就会如同大水崩沙,利刀破竹,无坚不摧。”(唐畏日如大水崩沙,利刀破竹,何城不催)



除此之外,他还痛斥了明朝的政治腐败,官员贪污,老百姓流离失所,老百姓胆小怕事等等情况,总之,明朝就是一软柿子,不捏都会烂。



丰臣秀吉大喜,于是他信了。



应该说,这位兄弟说的可能还是真话,一般说来,去当倭寇的,不太可能是良民,大都是些社会最底层的流氓无产者,对政府不满,那是很自然的。



至于所谓打劫一年安然无恙,也可能是真的,倒不是他有多厉害,明军有多无能,而是倭寇这一行本来就是游击事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要真建立个根据地之类的玩意,几天也就没了。



唯一算得上有问题的,估计就是最后几句话了,所谓大水崩沙,利刀破竹,事实证明之后确实如此,不过就是换了个主语而已。


我:不知火舞!今天我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干嘛推我?我又不是萝莉!
我:那你是什么?
不知火舞:人家素御姐嘛!
我:我管你是御姐、熟女还是人妻,今天非要把你推到!
不知火舞:....!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7 8:42: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共1371个,每页10个,113/138页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论坛跳转: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 密    码:
  • 主题标题:
  • 图    标:
  • 注意 音乐 强 弱 心 蛋糕
  •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  
  •  
  • 预览帖子 清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