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有问必答|票!票!全!|旅游曝黑台|旅行社交流|导游天地|说吧聊吧|时尚生活|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说吧聊吧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60楼
嗜血上帝 离线
发帖:347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435
注册:2006/7/11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94]





具体说来,是从城外的河川挖起,由高至低,往城池的方向推进,这种作业方式,在兵法上有一个专用称呼——水攻。



李如松经过几天的围城观察,终于发现,叛军城池太过坚固,如果硬攻,损失惨重不说,攻不攻得下来也难说。



但同时他也发现,城池所处的位置很低,而附近正好也有河流,于是……



这回哱拜麻烦了,看着城外不断高涨的水位,以及墙根处不断出现的裂缝管涌,只能天天挖土堵漏,面对茫茫一片大水,想打都没对手,手足无措。



此时,李如松正坐在城外高处,满意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他知道敌人眼前的困境,也知道他们即将采取的行动——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三天之后的一个深夜,久闭的城门突然洞开,一群骑兵快速冲出,向远处奔去——那里有叛军的援军。



明军似乎毫无准备,这群人放马狂奔,竟未受阻挡,突围而去。



但自由的快乐是短暂的,高兴了一阵后,他们惊奇地发现,在自己的前方,突然出现了大队明军,而且看起来,这帮人已经等了很久。



逃出包围已然是筋疲力尽,要再拼一次实在有点强人所难,所以明军刚刚发起进攻,脱逃叛军便土崩瓦解,死的死,降的降。



由始至终,一切都在李如松的掌握之中。



他水攻城池,就料定敌军必然会出城求援,而城外叛军的方向他也早已探明,在敌军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但有一件事情仍出乎了他的意料——叛军援军还是来了。



其实来也不奇怪,围城都围了那么久,天天枪打炮轰,保密是谈不上了,但这个时候叛军到来,如果内外夹攻,战局将会非常麻烦。



麻贵一头乱麻,赶紧去找李如松,李司令员仍旧是一脸平静,只说了一句话:



管他城内城外,敌军若来,就地歼之!



对方援军很快就兵临城下了,且人数众多,有数万之众,城内的叛军欢欣鼓舞,明军即将败退,胜利触手可得!



然而不久之后,他们就亲眼看到了希望的破灭,破灭在李如松的手中。


I am Optimus Prime
and I send this message to any surviving Autobots
taking refuge among the stars:
we are here, we are waiting.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我的女神啊!!Where Are You?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9 8:54: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61楼
嗜血上帝 离线
发帖:347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435
注册:2006/7/11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95]

麻贵再次大开眼界,在这次战役中,他看到了另一个李如松。



面对人多势众的敌军,李如松不顾他人的劝阻,亲自上阵,更让麻贵吃惊的是,这位正二品的高级指挥官竟然亲自挥舞马刀,冲锋在前!



和西方军队不同,中国军队打仗,除了单挑外,指挥官一般不在前列。这是很明智的,中国打仗规模大,人多,死人也多,兵死了可以再招,将军死了没地方找,也没时间换,反正冲锋也不差你一个,所以一般说来,能不冲就不冲。



明军也不例外,开国时那一班猛人中,除了常遇春出于个人爱好,喜欢当前锋外,别人基本都呆在中军,后来的朱棣倒也有这个喜好,很是风光了几回,但自此之后,这一不正常现象基本绝迹,包括戚继光在内。



但李如松不同,他带头冲锋,那是家庭传统,他爹李成梁从小军官干起,白手起家组建辽东铁骑,一向是领导率先垂范,带头砍人,老子英雄儿好汉,李如松对这项工作也甚感兴趣。



于是在李如松的带领下,明军向叛军发动了猛攻,但对方估计也是急了眼了,死命抵住明军的冲击后,竟然还能发动反攻。



毕竟李如松这样的人还是少数,大多数明军都是按月拿工资的,被对方一冲,怕死的难免就往回跑。而此时,李如松又表现出了患难与共的品质——谁也不许跑,但凡逃跑的,都被他的督战队干掉了。他也不甘寂寞,亲手杀了几个退却的士兵(手斩士卒畏缩者),在凶神恶煞的李如松面前,士兵们终于认定,还是回去打仗的好。



在明军的顽强阻击下,援军败退而去,城内叛军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哱拜又发现,经过多日水泡,城池北关部分城墙已经塌陷,防守极其薄弱。



现在无论是李如松还是哱拜,都已经认定,战争即将结束,只剩下最后的一幕。



在落幕之前,李如松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进攻计划。



在场的人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进攻北关,因为瞎子也看得见,这里将是最好的突破口。



李如松点了点头,他命令部将萧如薰带兵攻击北关。



但是接下来,他却下了另一道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命令:



全军集合,于北关攻击开始后,总攻南关!



所有人都认定北关将是主攻地点,所以进攻南关,才是最好的选择。



兵者,诡道也。


I am Optimus Prime
and I send this message to any surviving Autobots
taking refuge among the stars:
we are here, we are waiting.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我的女神啊!!Where Are You?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9 8:54: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62楼
嗜血上帝 离线
发帖:347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435
注册:2006/7/11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96]

从那一刻起,麻贵才真正认识了眼前的这个人,这个被称为纨绔子弟的家伙,他知道,此人的能力深不可测,此人的前途不可限量。



进攻开始了,当所有的叛军都集结在北关,准备玩最后一把命的时候,却听到了背后传来的呐喊声,李如松这次也豁出去了,亲自登云梯爬墙,坚守了几个月的城池就此被攻陷。



紧跟在李如松身后的,正是麻贵,看着这个小自己一茬的身影,他已经心服口服,甘愿步其后尘,但他不会想到,五年之后,他真步了李如松的后尘。



看见明军入城,叛军们慌不择路,要说这哱拜不愧是首领,比小兵反应快得多,一转手就干掉了自己的两个下属,并召集其余叛军,找李如松谈判,大意是说我之所以反叛,是受了这两人的骗,现在看到你入城,已然悔过自新,希望给我和我家人一条活路。



李如松想了一下,说:好,放下武器,就饶了你。



哱拜松了口气,投降了。



延续几个月的宁夏之乱就此划上句号,由于其规模巨大,影响深远,史称“万历三大征”宁夏之乱。当然,关于哱拜的结局,还要交代一句。



史料上是这样记载的:尽灭拜(哱拜)族。



这正是李如松的风格。



投降?早干嘛去了?



无需谈判,干掉就好



对李如松而言,万历二十年(1592)实在是个多事的年份。刚刚解决完宁夏这摊子事,就接到了宋应昌的通知,于是提督陕西就变成了提督辽东,凳子还没坐热,就掉头奔日本人去了。



其实说起来,李如松并不是故意耍大牌,一定要宋部长等,之所以拖了几个月,是因为他也要等。



事实上,所谓辽东铁骑,并非李如松一人指挥,而是分由八人统领,参与宁夏平乱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而这一次,李如松并没有匆忙出发,在仔细思虑之后,他决定召集所有的人。战争的直觉告诉他,在朝鲜等待着他的,将是更为强大的敌人。



作为大明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辽东铁骑的人数并不多,加起来不过万人,分别由李成梁旧部、家将、儿子们统管,除了李如松有三千人外,他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桢、李如梧以及心腹家丁祖承训、查大受等都只有一千余人,所谓浓缩的才是精华,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而除了等这帮嫡系外,他还要等几支杂牌军。


I am Optimus Prime
and I send this message to any surviving Autobots
taking refuge among the stars:
we are here, we are waiting.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我的女神啊!!Where Are You?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9 8:54: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63楼
嗜血上帝 离线
发帖:347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435
注册:2006/7/11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97]





奉宋应昌命令,归李如松指挥的,包括全国各地的军队,自万历二十年(1592)八月起,蓟州、保定、山东、浙江、山西、南直隶各军纷纷受命,向着同一个方向集结。



万历二十年(1592)十一月,各路部队辽东会师,援朝军队组建完成,总兵力四万余人,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提督。



部队分为三军,中军指挥官为副总兵杨元,左军指挥官为副总兵李如柏,右军指挥官为副总兵张世爵,所到将领各司其职。



简单说起来,大致是这么个关系,宋应昌是老大,代表朝廷管事,李如松是老二,掌握军队指挥具体战斗,杨元,李如柏,张世爵是中层干部,其余都是干活的。



细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个安排别有奥妙,李如柏是李如松的弟弟,自然是嫡系,杨元原任都督佥事,却是宋应昌的人,张世爵虽也是李如松的手下,却算不上铁杆。



左中右三军统帅,实际上也是左中右三派,既要给李如松自由让他打仗,又要他听话不闹事,费劲心思搞平衡,宋部长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但实际操作起来,宋部长才发现,全然不是那回事。



按明代的说法,李如松是军事主官,宋应昌是朝廷特派员,根据规定,李如松见宋应昌时,必须整装进见,并主动行礼,但李如松性情不改,偏不干,第一次见宋应昌时故意穿了件便服,还主动坐到宋部长的旁边,全然不把自己当外人。



宋应昌自然不高兴,但局势比人强,谁让人家会打仗呢,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对领导都这个态度,下面的那些将领就更不用说了,呼来喝去那是家常便饭,且对人总是爱理不理,连他爹的老部下查大受找他聊天,也是有一句没一句,极其傲慢。



但他的傲慢终将收敛——在某个人的面前。



万历二十年(1592)十二月,如以往一样,在军营里骂骂咧咧的李如松,等来了最后一支报到的队伍。



这支部队之所以到得最晚,是因为他们的驻地离辽东最远。但像李如松这种人,没事也闹三分,只有别人等他,敢让他老人家等的,那就是活得不耐烦了,按照以往惯例,迎接这支迟到队伍领兵官的,必定是李如松如疾风骤雨般的口水和呵斥。有丰富被骂经验的诸位手下都屏息静气,准备看一场好戏。


I am Optimus Prime
and I send this message to any surviving Autobots
taking refuge among the stars:
we are here, we are waiting.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我的女神啊!!Where Are You?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9 8:55: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64楼
嗜血上帝 离线
发帖:347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435
注册:2006/7/11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98]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好戏并没有上演,充满找茬欲望,一脸兴奋的李如松竟然转性了,不但没有发火,还让人收拾大营,准备迎接,看得属下们目瞪口呆。



这一切的变化,从他听到那位领兵官名字的一刻开始——吴惟忠。



吴惟忠,号云峰,浙江金华义乌人,时任浙江游击将军。



这个名字并不起眼,这份履历也不辉煌,但只要看看他的籍贯,再翻翻他的档案,你就能明白,这个面子,李如松是不能不给的。



简单说来,二十多年前,李如松尚在四处游荡之际,这位仁兄就在浙江义乌参军打倭寇了,而招他入伍的人,就是戚继光。



李如松不是不讲礼貌,而是只对他看得起的人讲礼貌,戚继光自然是其中之一,更何况他爹李成梁和戚继光的关系很好,对这位偶像级的人物,李如松一向是奉若神明。



作为戚继光的部将,吴惟忠有极为丰富的战斗经验,而且他大半辈子都在打日本人,应该算是灭倭专家,对这种专业型人才,李如松自然要捧。



而更重要的是,吴惟忠还带来了四千名特殊的步兵——戚家军。



虽然戚继光不在了,第一代戚家军要么退了休,要么升了官(比如吴惟忠),但他的练兵方法却作为光荣传统流传下来,一代传一代,大致类似于今天的“钢刀连”、“英雄团”。



这四千人就是戚继光训练法的产物,时代不同了,练法还一样,摸爬滚打,吃尽了苦受尽了累,练完后就拉出去搞社会实践——打倭寇。



虽说大规模的倭寇入侵已不存在,但毕竟当时日本太乱,国内工作不好找,所以时不时总有一群穷哥们跑过来抢一把,而戚家军的练兵对象也就是这批人。



于是在经历了长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后,作为大明帝国最精锐的军队,打了十几年倭寇的戚家军(二代),将前往朝鲜,经历一场他们先辈曾苦苦追寻的战争,因为在那里,他们的敌人,正是倭寇的最终来源。



和吴惟忠一起来的,还有另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骆尚志。


I am Optimus Prime
and I send this message to any surviving Autobots
taking refuge among the stars:
we are here, we are waiting.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我的女神啊!!Where Are You?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9 8:55: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65楼
嗜血上帝 离线
发帖:347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435
注册:2006/7/11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99]



骆尚志,号云谷,浙江绍兴余姚人,时任神机营参将,这人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猛,两个字就是很猛。据说他臂力惊人,能举千斤(这要在今天,就去参加奥运会了),号称“骆千斤”。



虽说夸张了点,但骆尚志确实相当厉害,他不但有力气,且武艺高强,擅长剑术,一个打七八个不成问题,而不久之后,他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人物。



除了精兵强将外,这批戚家军的服装也相当有特点,据朝鲜史料记载,他们统一穿着红色外装,且身上携带多种兵器(鸳鸯阵必备装备),放眼望去十分显眼。这也是个怪事,打仗的时候,显眼实在不是个好事,比如曹操同志,割须断袍,表现如此低调,这才保了一条命。



但之后的战争过程为我们揭示了其中的深刻原理:低调,是属于弱者的专利,战场上的强者,从来都不需要掩饰。



至此,大明帝国的两大主力已集结完毕,最优秀的将领也已到齐,一切都已齐备,摊牌的时候,到了。



但在出发的前一刻,一个人却突然闯入了李如松的军营,告诉他不用大动干戈,仅凭自己只言片语,就能逼退倭兵。



这个人就是沈惟敬。



虽然宋应昌严辞警告过他,也明确告诉了他谈判的条件,这位大混混却像是混出了感觉,不但不回家,却开始变本加厉,频繁奔走于日本与朝鲜之间,来回搞外交(也就是忽悠)。



当他听说李如松准备出兵时,便匆忙赶来,担心这位仁兄一开战,会坏了自己的“和平大业”,所以一见到李司令员,便拿出了当初忽悠朝鲜国王的本领,描述和平的美妙前景,劝说李如松同意日方的条件。在他看来,这是有可能的。



他唾沫横飞地讲了半天,李如松也不答话,聚精会神地听他讲,等他不言语了,就问他:说完了没有。



沈惟敬答道:说完了。



说完了就好,李如松一拍桌子,大喝一声:



抓起来,拉出去砍了!



沈惟敬懵了,他并不知道,李如松对于所谓和平使者,只有一个态度——拿板砖拍死他。



老子手里有兵,杀掉他们就好,谈判?笑话!



眼看沈大忽悠就要完蛋,一个人站出来说话了。


I am Optimus Prime
and I send this message to any surviving Autobots
taking refuge among the stars:
we are here, we are waiting.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我的女神啊!!Where Are You?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9 8:55: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66楼
嗜血上帝 离线
发帖:347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435
注册:2006/7/11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200]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应试,时任参谋,虽说名字叫应试,倒不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眼珠一转,拦住了李如松,对他说了一句话。



随即,李如松改变了主意,于是吓得魂不附体的沈惟敬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暂时),被拖回了军营,软禁了起来。



李应试的那句话大致可概括为八个字:此人可用,将计就计。



具体说来,是借此人假意答应日军的条件,麻痹对方,然后发动突袭。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此云暗渡陈仓



三十六计之敌战计



万历二十年(1592)十二月二十六日,李如松率领大军,跨过鸭绿江。



朝鲜国王李昖站在对岸,亲自迎接援军的到来,被人追砍了几个月,又被忽悠了若干天,来来往往,就没见过实在的,现在,他终于等来了真正的希望。



但柳成龙却不这么看,这位仁兄还是老习惯,来了就数人数,数完后就皱眉头,私下里找到李如松,问他:你们总共多少人?



李如松回答:四万有余,五万不足。



柳成龙不以为然了:倭军近二十万,朝军已无战力,天军虽勇,但仅凭这四万余人,恐怕无济于事。



要换在以往,碰到敢这么讲话的,李如松早就抄家伙动手了,但毕竟这是国外,要注意政治影响,于是李大少强压火气,冷冷地说出了他的回答:



阁下以为少,我却以为太多!



柳成龙一声叹息,在他看来,这又是第二个祖承训。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他认定,李如松是一个盲目自信,毫无经验的统帅。



作为李成梁的家丁,祖承训身经百战,一向是浑人胆大,但自从战败归来,他却一反常态,常常对人说日军厉害,具体说来是“多以兽皮鸡尾为衣饰,以金银作傀儡,以表人面及马面,极为骇异”,类似的话还有很多,那意思大致是,日本人外形奇特,行为诡异,很可能不正常,属于妖怪一类,没准还吃人肉。



应该说,这种观感还是可以理解的,战国时期的日本武将们都喜欢穿些稀奇古怪的玩意,比如黑田长政,每次打仗都戴着一顶锅铲帽(形似锅铲),而福岛正则的帽子,是两只长牛角,类似的奇装异服还有很多,反正是自己设计,要多新潮有多新潮。



第一次见这幅打扮,吓一跳是很正常的,就如后来志愿军入朝作战,头次见黑人团,竟然被吓得往回跑,那都是一个道理。


I am Optimus Prime
and I send this message to any surviving Autobots
taking refuge among the stars:
we are here, we are waiting.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我的女神啊!!Where Are You?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9 8:55: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67楼
嗜血上帝 离线
发帖:347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435
注册:2006/7/11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201]

但没过多久,祖承训这种妖魔化日军的行为就停止了,因为李如松收拾了他。虽然祖承训是他父亲的老部下,虽然祖承训从小看他长大,虽然祖承训也算是高级军官,但对于李如松而言,这些似乎并不重要。



祖总兵被打了二十军棍,并被严厉警告,如再敢妖言惑众,动摇军心,就要掉脑袋。



这些倒也罢了,问题是李司令不但容不下“妖言”,连人言也不听,祖承训几次建言,说日军士兵勇猛,武器独特,战法奇异,不可轻敌。李如松却丝毫不理。



看到这幕似曾相识的景象,柳成龙绝望了,他曾私下对大臣尹斗寿说:提督(指李如松)不知敌情,却如此自信轻敌,此次是必败无疑了。



而拜祖承训的宣传所赐,许多明军将领也对日军畏惧有加(毕竟都没见过),李如松却又狂得冒烟,对日军不屑一顾,很有点盲目自信的意思,总而言之,大家心里都没谱。



只有一个人,知道所有的真相。



虽然已过去了很久,李如松却仍清楚地记得,二十多年前,在一个又一个深夜,那个落魄的老人站立在他的身边,耐心地告知他所有的一切:他们从哪里来,来干什么,他们的武器战术,他们的凶狠残忍,以及战胜他们的方法。



然后,他就离开了自己,很多年过去了,那个人的一切却始终牢牢地铭刻在脑海中,他的博学、教诲和那沧桑、期望的眼神。



今日我所传授于你之一切,务必牢记于心。



是的,我记得所有的一切,二十多年之中,一日也不曾忘却。



这一刻,我已等待了太久。



误会



万历二十一年(1592)正月初四,在无数怀疑的眼光中,李如松带兵抵达了安定馆(明史为肃宁馆),在这里,他见到了前来拜会的日军使者。



但这些人即不是来宣战,也不是来求和的,他们只有一个比较滑稽的目的——请赏。



李如松的计策成功了,在他的授意下,沈惟敬派人向小西行长报信,说明朝同意和谈条件,此来是封赏日军将领,希望做好接待工作云云。



要说这日本人有时还是很实在的,听说给赏钱的来了,小西行长十分高兴,忙不迭地派人去找李如松。



一般说来,办这种事,去个把人也就够了,不知是小西行长讲礼貌,还是穷疯了,这次竟然派了二十三个人,组了个团来拿封赏。


I am Optimus Prime
and I send this message to any surviving Autobots
taking refuge among the stars:
we are here, we are waiting.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我的女神啊!!Where Are You?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9 8:55: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68楼
嗜血上帝 离线
发帖:347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435
注册:2006/7/11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202]

顺便说一句,这里的数字,源自我所查到的兵部侍郎宋应昌的奏疏,但据明史记载,是二十个人,而且事后剩余人数也不同,这也是没办法,明代史难度就在于史料太多,这本书这么说,那本书那么说,基本上就是一笔自相矛盾的烂账,类似情况多如牛毛。



在本书中,但凡遇到此类头疼问题,一般根据顾颉刚先生的史料辨析原则,故此处采信宋应昌的奏疏。



这二十三人到的时候,李如松正在大营里,他即刻吩咐,把带头的几个人请到大营,他马上就到。



马上的意思,就是很快,当然,也是还要等一会儿。



出事,也就是一会儿的事。



李如松很懂得保密的重要性,所以沈惟敬的情况以及他的打算,只有少数几个人知晓,这中间不包括李宁。



李宁是李如松的部将,性格简单粗暴,天天喊打喊杀,这天正好呆在大营外,先听说来了日本人,又听说李提督要处理这些人,当即二杆子精神大爆发,带着几个人,这就进了大营。



一进去,李宁二话不说,拔刀就砍,日本人当时就傻了眼,两国交战还讲究个不斩来使,来讨赏的竟然也砍?于是仓皇之间,四散逃命。



由于李宁是自发行动,又没个全盘计划,一乱起来谁也不知怎么回事,一些日本人就趁机逃掉了,于是乱打乱杀之后战果如下:生擒一人,杀十五人,七人逃走。



等李如松“马上”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个一地鸡毛,狼狈不堪的场面,他当即暴跳如雷,因为这个傻大粗不但未经命令擅自行动,还破坏了他的整体计划。



李提督自然不肯干休,当即命令,把李宁拉出去砍头。



但凡这个时候,总有一帮将领出场,求情的求情,告饶的告饶,总而言之,要把人保下来。



这次也不例外,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柏亲自出马,且表演得十分卖力(哭告免死),碍于众人的面子,李如松没有杀李宁,重责他十五军棍,让他戴罪立功。



但就在大家如释重负的时候,李如松却叫住了李如柏,平静地对他说了一句话:



今天你替人求情,我饶了他,但如果你敢违抗我的将令,我就杀了你(必枭首)。



李如柏发抖了,他知道,自己的哥哥从不开玩笑。



从那一刻起,无人再敢违抗李如松的命令。


I am Optimus Prime
and I send this message to any surviving Autobots
taking refuge among the stars:
we are here, we are waiting.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我的女神啊!!Where Are You?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9 8:56: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169楼
嗜血上帝 离线
发帖:347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435
注册:2006/7/11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203]





教训了李宁,又吓唬了弟弟,但事情依然于事无补,日军使者已经杀掉了,你总不能去找小西行长说,这是误会,我们本打算出其不意,过两天才撕破脸打你,所以麻烦你再派人来,咱们再谈谈。



只要日本人精神还正常,估计这事是没指望的,所以李如松认定,自己的算盘已经落空。



然而最蹊跷的事情发生了,仅过了一天,小西行长就派来了第二批使者,而他的任务,并不是宣战,也不是复仇,却是澄清误会。



误会?李如松目瞪口呆。



估计是沈惟敬的忽悠功底太强,小西行长对和谈信心十足,就等着明朝册封了,听说自己派去的人被杀了,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就开始琢磨,想来想去,一拍脑袋,明白了:一定是误会。



由于担心上次那批人没文化,礼数不到,所以这次他派来了自己的亲信小西飞,让他务必找到李如松,摸清情况。



事情正如他所想的那样,在短暂的惊讶之后,李如松笑容满面地迎接了他,还请他吃了顿饭,并确认了小西行长的疑问:没错,就是误会。



既然是误会,小西行长自然也就放心了,误会总是难免的,死了就死了吧,希望大明队伍早日到达平壤,他将热情迎接。



李如松回复,十分感激,待到平壤再当面致谢。



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初六 李如松到达平壤。



日本人办事确实认真,为了迎接大明队伍,在城门口张灯结彩不说,还找了一群人,穿得花枝招展在路旁迎接(花衣夹道迎),据说事先还彩排过。



而当李如松远远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彩旗飘飘,夹道欢迎,这算是怎么回事?侮辱我?



但在短暂的诧异之后,李如松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能一鼓作气冲入城去,攻占平壤,唾手可得!



他随即下达了全军总攻的命令。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的部队似乎中了邪,有的往前冲了,大部分却只是观望,几道命令下来,也只是在原地跺脚,龟缩不前。



之所以出现如此怪象,说到底还是老问题——没见过,千里迢迢跑过来,没看见拿着刀剑的敌人,却看见一群衣着怪异在路边又唱又跳,混似一群疯子,换了谁都心里没底。再加上祖承训的妖魔化宣传,大多数人都认定了一个原则——不急,看看再说。



这一看,就耽误了。


I am Optimus Prime
and I send this message to any surviving Autobots
taking refuge among the stars:
we are here, we are waiting.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我的女神啊!!Where Are You?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19 8:56: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共1371个,每页10个,117/138页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论坛跳转: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 密    码:
  • 主题标题:
  • 图    标:
  • 注意 音乐 强 弱 心 蛋糕
  •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  
  •  
  • 预览帖子 清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