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有问必答|票!票!全!|旅游曝黑台|旅行社交流|导游天地|说吧聊吧|时尚生活|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说吧聊吧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330楼
一朵小花 离线
发帖:702
等级:五湖信步
积分:812
注册:2006/9/5
       朱祁镇现在就面临着这两项工作,他首先把国家大权交给了自己的弟弟朱祁钰。应该说朱祁镇是一个品行温和的人,他和他的弟弟关系也十分的好,而他的弟弟也十分规矩,对于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从不贪心,比如说--皇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祁镇放心地将国家大权交给了他。
       
        然而朱祁镇不明白的是,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事情会变化,人也是会变的
       
        当一个人习惯了某种权威和特权后,他就无法再忍受失去它们的痛苦。
       
        权力在带给人们尊严的同时,也会带给他们自私。
       
        交待完国家大事后,朱祁镇去向自己的妻子--钱皇后告别。
       
        正统七年(1442)对大明王朝而言并不是个好的年份,正是在这一年,张太皇太后去世,王振夺取了国家大权,但这一年对于朱祁镇本人而言,却是幸福的。因为就在这一年,他迎娶了自己的皇后钱氏。
       
        自古以来,几乎是有多少皇帝就有多少皇后,而且皇后的人数只会多不会少。事实上,皇后一直以来都是不可忽视的一股政治力量,从武则天到慈禧,她们在历史中担任的戏份绝不比某些男主角少,当然,更多的皇后则是默默无闻,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也有一些皇后因为她们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权谋手段被载入史册,名留青史。
       
        这位钱皇后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的名字一直流传下来,为后人传颂
       
        但她与历史上的那些权后们不同,她不是靠自己的权术阴谋、政治手段让人们记住她的。
       
        她凭借的是最为简单也最为真诚的东西--感情。
       
       
        她用自己的真情打动了历代的史官,于是她的事迹就此流传下来,并感动了更多的人。
       
        所以在之后的篇章中,我们也会讲述这位不平凡的女人,讲述她的不朽传奇。
       
        一个女人的传奇,因真情而不朽。
       
        皇后与皇帝之间有真的感情吗,相信这也是很多人的疑问,在我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至少在这位钱皇后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感情,没有任何功利、纯真的感情。
       
        在那三千佳丽的深宫中,无数阴谋诡计每一天都在不断上演,为了争宠、争权,原本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会变得比男子更加阴狠毒辣,有的甚至不惜杀掉自己的骨肉去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武则天)。
       
        但这决不是说她们可恨,可憎,事实上,在我看来,她们是一群可怜的人。


飘在风中的花,哪里是我的家?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2/15 12:21: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331楼
slayer 离线
发帖:562
等级:五湖信步
积分:662
注册:2006/9/7
       在那权力决定一切的世界中,有了皇后和宠妃的名分,有了权力,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要想稳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消除所有的感情和同情心,变得冷酷无情。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在我看来,这些可怜的女人们的所作所为并不是自私,而是自保。
       
        而在我们后人眼中,所谓后宫就是一笔算不清的烂账,争宠、夺位、争嫡周而复始,不厌其烦,乌烟瘴气。
       
        这位钱皇后,就是乌烟瘴气的后宫中盛开的一朵莲花。
       
        朱祁镇十分喜爱他的这位原配夫人,也十分照顾她,钱皇后并非出生大富大贵之家,懂得生活不易,即使在做了皇后以后,她也没有习惯养尊处优的生活,只是尽心尽力对待自己的丈夫,还经常动手做些针线。而朱祁镇数次要给她的亲戚封侯,都被她推辞。
       
        在很多人看来,皇后衣食无忧,母仪天下,做针线不过是消遣。
       
        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如果钱皇后知道,几年以后,她竟然会用自己的针线手艺做活去换取东西,不知会作何感想。
       
        总而言之,这个皇后并不一般,她不要官,也不要钱,除了一心一意对自己的丈夫,她似乎没有其他的要求。
       
        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她对朱祁镇的感情是真实的,经得住考验的,在她眼中,这个叫朱祁镇的人的唯一身份只是她的丈夫,无论朱祁镇是皇帝,还是俘虏,或是被自己的亲弟弟关押的囚徒,这个身份始终没有变过。
       
        在朱祁镇向他告别,准备出征的那个晚上,没有人知道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但我相信,这位妻子会像所有普普通通的出征士兵的妻子一样,嘱托自己的丈夫要保重身体,注意安全,并说出那句曾被说过无数次,但仍然值得继续说下去的话:
       
        "我会等你回来的"。
       
出征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十七日,大军出征。
       
        不顾无数人的阻拦,王振执意出征,他要去寻找梦想的光荣。
       
        与他一同出征的,有很多堪称国家栋梁的文官武将,他们包括:
       
        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朱能之子承父爵)、内阁成员曹鼎、内阁成员张益、兵部尚书邝埜等等,全部名单很长,就不单列了,总之,朝廷的文武精锐很多都随行而去。
       
        能够活着回来得很少。
       
        此时的朱祁镇也不会知道,他的传奇经历就要开始了。对于这个年仅二十三岁的年轻人而言,这是一次令人期待的兴奋经历。他一直尊重有加的"王先生"是不会错的,亲征无疑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客观地讲,朱祁镇对这次即将到来的失败是负有责任的,但主要责任绝不在他,因为他不过是个没有多少从政经验,且过于容易相信别人的一个年轻人而已。


很和谐的签名,没什么邪恶的,只8过拉拉手而已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2/15 15:07: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332楼
slayer 离线
发帖:562
等级:五湖信步
积分:662
注册:2006/9/7
王振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暂时不说责任在谁,其实就在大军出发的同一天,几百里外的大同已经爆发了一场大战。
       
        战争的地点在阳和,这一战以明军的全军覆没告终,必须说明的是,这场战争完全体现出了也先军队的强悍,因为明军是有备而来,且得到了大同镇守太监郭敬的全力支持。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军仍然不是也先军队的对手。
       
        除了全军覆没外,领军大将宋瑛也被阵斩,随军的太监郭敬还算聪明,躲在草丛中装死,才最终逃过一劫。
       
        只有一个人逃了回来,这个人叫做石亨,也是大军的主将。
       
        自己的所有部下都被也先杀死,本人也落荒而逃,这对于一个指挥官而言,是最大的侮辱,但石亨是幸运的,在不久之后,他将有机会亲手拿起武器,为死去的同胞复仇。
       
        战胜的也先已经打扫了战场,养精蓄锐,等待着对手的到来。
       
        而对于这一切,尚在梦境中的王振是不知道的,他始终天真地认为,只要大军出发,看见敌人,一拥而上,就能得到胜利。
       
        二十万大军就在这个白痴的引导下,沿居庸关、怀来,向大同挺进,而前方等着他们的,是死亡的圈套。
       
        八月一日,大军到达大同,在阳和差点被干掉的郭敬已经逃回来,并见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王振。
       
        看着郭敬那惊魂未定的眼神和体态,王振不禁嘲笑了他一番。
       
        "我有二十万大军,还怕也先吗?"
       
        但郭敬接下来说的话,却真正震惊了本就是无胆小人的王振。
       
        他汇声汇色地向王振讲述了那从前的战斗故事,并添油加醋地描述了战败时的惨况。
       
        司礼监王振,也就是个奴才。
       
        在他大权在握的日子里,他作威作福,不可一世,还梦想着建功立业。其实在心底,他很清楚,自己不过是骗取了皇帝的信任,狐假虎威的一个小人,一个懦夫。
       
        于是他一改之前的豪言壮语,立刻下令班师。


很和谐的签名,没什么邪恶的,只8过拉拉手而已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2/15 15:07: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333楼
slayer 离线
发帖:562
等级:五湖信步
积分:662
注册:2006/9/7
此时大军刚刚到达大同,并未走远,如果按时撤回,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也先暂时也摸不透这二十万大军的底细,不会立刻进攻。虽说师出无功,就算是出来旅游了一圈吧。

可是王振这个死太监偏要搞出点花样来。

王振是一个小人兼暴发户,他的所有行为模式都是依据这一身份而定位的,而像他这一类的暴发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炫耀。

王振的家在蔚县,当时属于大同府的管辖范围,于是他决定请皇帝到自己的家乡看看,小小的蔚县有什么好看的呢?

其实王振的目的很简单,就如同现在的有钱人喜欢开着车回到自己的老家,然后大按几声喇叭,把全村的人都叫醒,然后让全村老小出来看自己的新车、新衣服。

王振带了皇帝和二十万人,回自己的家乡也就是这个目的。

他无非是想炫耀一下而已,当年那个穷学官,现在出人头地了!

虽然已经变成了太监。

一错再错

既然王振决定要回家去看看,那就去吧,大军于是调转方向,向蔚县出发。

事实上,王振的这个决定倒是正确的,因为从他的家乡蔚县,正是由紫荆关入京的必经之路。只要沿着这条路进发,足可以平安抵达京城。

八月三日,大军开始前行,但行进仅五十里,队伍突然停了下来,然后接到命令,所有的部队立刻转向,回到大同,沿来时的居庸关回京。

这简直是个让人抓狂的决定,大军已经极其疲惫,如果继续前进,不久就能回京,并确保安全。

好好的路不走,走到半路,居然要回头取一条远路回京!

发布这条命令的人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那就一定是疯了。

王振有正当的理由,而且似乎还很高尚。

“秋收在即,大军路过蔚县,必会践踏庄稼,现命大军转向,以免扰民。”

真是太高尚了,司礼监王振践踏人命,贪污受贿,祸害国家,诬陷忠良,现在竟然突然关心起蔚县的庄稼起来,实在是明察秋毫。

后世的史学家无不对此“高尚行为”深恶痛绝,还有很多人分析,蔚县的田地应该都是王振自己的,所以他才那么在乎。

其实在我看来,是不是王振的并不重要,因为即使这些田地不是他的,也不能说明他的品格有多高尚。无非是施以小恩小惠,显示自己的权力而已。

王振最终还是挽救了蔚县的庄稼,显示了自己的权威,当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这个代价就是数十万条人命。


很和谐的签名,没什么邪恶的,只8过拉拉手而已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2/15 15:07: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334楼
slayer 离线
发帖:562
等级:五湖信步
积分:662
注册:2006/9/7
天降大雨,二十万大军行进更加困难,士气极其低落,士兵们怨气冲天,然而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说什么也没用了,老老实实地走吧。

八月十日,经过艰难跋涉,军队到达宣府,眼看大军就可以安全进入居庸关,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但也就在此时,一直尾随而来的也先终于看清了这支明军的真实面目,经过数次试探,他已经明白,只要发动攻击,必定能够击败这个所谓的庞然大物。

在躲避及尾随了一个月后,也先这只黔虎终于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冲击。

所幸的是,明军发觉了也先的这一企图,立即派出主力部队骑兵五万余人进行阻击,统帅这支军队的人是朱勇。

朱勇的父亲朱能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官,就如同张辅的父亲张玉一样,但朱能和张玉的不同之处在于,张玉的儿子张辅也是个优秀的军事人才,但他的儿子不是。

朱勇带领着五万大军自信地出发了,他虽然是负责后卫工作,但其实他的兵马要多过也先两倍,因为据可靠情报,也先只有两万骑兵。这也正是朱勇自信的根由所在。

盲目的自信往往比自卑更可怕。

具体经过就不用多说了,只说结果吧:

“鹞儿岭中伏死,所率五万骑皆没。”

五万人中了两万人的埋伏,全军覆没,这充分地说明了朱勇不是一个好的指挥官。

不过在我看来,死在鹞儿岭的五万大军还是幸运的,至少他们还是奋战而死的。

他们没有死在土木堡,没有死得那么窝囊。

消灭了朱勇,通往胜利的道路终于打开了,也先的前面,是一片毫无阻拦的坦途。

土木堡

虽然朱勇指挥不利,但他的军队还是为皇帝陛下争取到了三天时间。

三天救命的时间,但也仅仅只有三天。

八月十日从宣府出发,明军用三天时间赶到了土木堡,这里离军事重镇怀来只有二十五里,只要进入怀来,所有的人就都安全了。

下面的事情我想我不说大家也能猜得到,又有一个人反对。

这个人还是王振。

他如同以往一样,找到了一个理由,不过这个理由一点也不高尚。

“我还有一千多辆车没有运到,大军暂时不入城,就在这里等待!”

一个人犯一次错误不难,难的是从头到尾都犯错误,类似王振如此愚蠢而不自知的人,实在是天下少有。

对于这位司礼监先生,我已经无话可说,抛开他的恶行,单单他的愚蠢和无知,就足以让他遗臭万年,为万人唾骂。

一个人最可悲的地方不在于被骂,而在于骂无可骂。


很和谐的签名,没什么邪恶的,只8过拉拉手而已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2/15 15:08: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335楼
slayer 离线
发帖:562
等级:五湖信步
积分:662
注册:2006/9/7
就这样,明军失去了最后一个脱困的机会。

也先终于赶到了,他擦干了朱勇在他刀上留下的血迹,准备再次大开杀戒。

八月十四日夜,也先突然发动攻击,明军促不提防,全军败退,但由于人数众多,也先不敢过于深入,明军于是趁此机会结成紧密队形,并挖掘壕沟,准备长期作战。

据我估算,也先此时的兵力应该不止两万,应该在五六万左右,但即使是这样的兵力,他也无法击溃固守的明军。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

溃败

八月十五日,也先突然派来使臣,表示愿意和谈,王振十分高兴,立刻派出曹鼎参与和谈,此时,似乎是为了表示诚意,也先的军队已退去。

面对这种情况,熟知兵法的兵部尚书邝埜冷静地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这是也先军队的诡计,不能轻信,应该固守待援。

也就在这个时刻,王振终于完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他充分地使用了自己的愚蠢,犯了最后一个错误。

“大军立刻越出壕沟,马上转移!”

在正统十四年的这次军事行动中,王振以错误开头,用错误结尾,他能够一直坚持自己的错误意见,即使明知自己的愚蠢和无知,也能够发扬厚颜无耻地精神,充耳不闻,真正做到了把错误进行到底。

李景隆,你在天之灵想必也不会再寂寞,因为一个比你更愚蠢,更白痴,更无知的人已经出现了,而这个人马上就会来陪伴你。

不出邝埜所料,大军出发仅三里,已经消失的也先军队就出现了,“铁骑揉阵而入,奋长刀以砍大军”。

经过长期奔波,被王振反复折腾得士气已经全无的二十万大军终于到达了极限,并迎来了最后的结局——崩溃。

彻底的崩溃,二十万大军毫无组织,人人四散奔逃,此刻不管你是大将,大学士,还是普通士兵,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逃跑。

说起逃跑,实在是个技术工作,除了看准方向外,还要有充足的体能作底子,这下子平日不劳动的大臣们遭了殃,因为也先的士兵们在屠杀这件事情上做得相当彻底,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是进士及第(曹鼎是状元)还是进士出身,马刀之前人人平等。

四朝老臣张辅曾横扫安南,威风无比,也于此战中被杀,一代名将就此殒命。

此外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和以及内阁成员曹鼎、张益等五十余人全部被杀。


很和谐的签名,没什么邪恶的,只8过拉拉手而已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2/15 15:08: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336楼
slayer 离线
发帖:562
等级:五湖信步
积分:662
注册:2006/9/7
财产损失也很严重:

“骡马二十余万,并衣甲器械辎重,尽为也先所得”。

数十年之积累,数十年之人才,就此一扫而光。

二十万大军崩溃,五十余位大臣战死,他们本不该死,这就是最后的结局。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有一个该死的人终于死了。

护卫将军樊忠在乱军之中拼杀,他明白,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自己也将死于此地。

他自然是不甘心的,二十万大军就此溃灭,只是因为一个人的错误指挥。

可惜他没有死在我的手里。

似乎是上天要满足他最后的心愿,不久之后,他居然在乱军中找到了这个人。

这个人的特征也很明显,他是太监,没有胡须。

于是樊忠赶上去扯住了惊慌失措的王振,用手中铁锤捶烂了他的脑袋。

“吾为天下诛此贼!”

杀得好!杀得痛快!

可惜太晚了。

尾声

正统十四年(1449) 九月十二日

“臣居庸关巡守都指挥同知杨俊报:近日于土木堡拾所遗军器,得盔六千余顶,甲五千八十领,神枪一万一千余把,神铳六百余个,火药一十八桶。”

正统十四年(1449)九月十三日

“臣宣府总兵杨洪报:于土木所遗军器,得盔三千八百余顶,甲一百二十余领,圆牌二百九十余面,神铳二万二千余把,神箭四十四万枝,大炮八百个。”

力挽狂澜

在怀来城内的守将亲眼见到了这一幕惨剧,但他也没有办法,只能派人快马加鞭回去报信,一天之后(八月十六日),京城的人们知道了这个消息。

天塌了。

二十万大军毁于一旦,无数文官武将战死,最为精锐的三大营全军覆没,京城已经不堪一击。

后宫太后和皇后哭成一团,大臣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跳脚却又没有办法,千头万绪从何处做起?

姜还是老的辣,此时吏部尚书王直站了出来,他明确地指出了问题的要害,也是当前必须先解决的首要矛盾:

皇帝是生是死?

是啊,乱成了一团,把皇帝给忘了,要知道,这确实是当前最为重要的问题。

兵没有了可以再召,大臣死了可以再考,其实皇帝死了倒也没有什么,再立一个就是了。

问题在于你得先确定朱祁镇先生是不是真的死了,万一把他当成死人注销了户口和皇籍,另外立了皇帝,过两天他自己屁颠屁颠地回来了,你还要脑袋不要?


很和谐的签名,没什么邪恶的,只8过拉拉手而已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2/15 15:09: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337楼
slayer 离线
发帖:562
等级:五湖信步
积分:662
注册:2006/9/7
社稷为重,君为轻,和国家比起来,你朱祁镇不算啥,但问题在于你得给个准消息,死了开追悼会,活着咱们再想办法。

太后和皇后当然希望他还活着,但大臣们就不一定了。

从后来的事情发展看,大臣们的意见应该是:皇帝死了比活着好。

朱祁镇,你还是死了吧,反正这一次把你祖宗的面子都丢光了,你死后我们好重新立一个皇帝,简单方便,别又搞出个建文帝来,折腾几十年。

有的时候,皇帝的命也是不值钱的。

虽然很残酷,但这是事实。

朱棣为了建文帝的消息足足等了二十一年,但朱祁镇的大臣们是幸运的,他们只等了一天。

正当大臣们盘算着这个问题时,有人前来通报,一个叫梁贵的锦衣卫(千户,随同出征)有要事禀报,也正是这个梁贵,带来了确定的答案。

皇帝陛下还活着。

人质

朱祁镇确实还活着。

在大军崩溃的时候,他的侍卫不是战死,就是早不见了踪影,人人只顾得上自己逃跑,也先士兵的喊杀声,被砍杀士兵的惨叫声汇成一片,小小的土木堡一下子变成了人间地狱。

朱祁镇虽然没有识人之明,却不是个窝囊废。

他失去了二十万大军,失去了大臣和侍卫,也失去了随身的所有财产,却保留了一样东西:

大明皇帝的尊严

在这情况万分危急的时刻,他没有像其它人一样四散奔逃,而是安静地坐了下来,

等待着决定自己命运时刻的来临。

此刻陪伴着朱祁镇的,是一个叫喜宁的太监。

不过,他可不是个好人。

一个瓦剌士兵发现了盘膝而坐的朱祁镇,便上前用刀威逼他,要他脱下身上穿着的贵重衣物。

出乎这位士兵意料的是,这个坐着的人根本就不理他,看都不看他一眼。

这位瓦剌士兵万万想不到,已经一盘散沙,只顾逃命的明军中居然还有这样的一个沉着镇定的人,自己手持利刃,张牙舞爪,这个人手无寸铁,却镇定自若,他顿时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

于是他举起了手中的刀,决定杀了这个人。

这一刀如果砍了下去,倒是省事了。

但就在此时,他的哥哥赶到了,这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看到此人有如此气度,便阻止了他,说道:“这个人举止特别,不是一般人。”(此非凡人,举动自别)。

他随即请 朱祁镇先生去见也先的弟弟——赛刊王。


很和谐的签名,没什么邪恶的,只8过拉拉手而已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2/15 15:09: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338楼
slayer 离线
发帖:562
等级:五湖信步
积分:662
注册:2006/9/7
赛刊王是瓦剌的高级人物,世面也算见得多了,但这位被俘的大明天子还是让他吃了一惊。

朱祁镇见到赛刊王后,也没有和他说客套话,居然先给他出了一道三选一的选择题。

“子额森(也先)乎? 伯颜帖木尔(也先之弟)乎?赛刊王(猜对了)乎?”

赛刊王大惊失色,俘虏见得多了,但这样的真没有见过。派头实在不是一般的大,胆量也确实过人,他也拿不定主意了,只好跑去找他的领导——也先。

也先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惊,他认为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大明的皇帝,于是便让两个见过朱祁镇的部下去看,并最后证实了他的猜想。

一场争论就此展开。

七十多年前,蒙古贵族们被赶出中原,数十万大军被徐达、常遇春、蓝玉等人打得落花流水,才流落到了茫茫草原大漠。也先虽然不是黄金家族的人,但他已拥立了黄金家族的脱脱不花为大汗,继承了皇室正统,更重要的是,他也是蒙古人。

虽无家恨,却有国仇。

也先首先发言,他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对众人说道:“我以前不断向上天祷告,希望大元有朝一日能统一天下,现在果然应验了,明军被我打败,天子也在我手!”

此时,一个名叫乃公的人说道:“上天把仇家赐给我们,杀掉他吧!”

我查了很多史料,也不知此人到底是个什么身份,估计是个无名小卒,他说这句话可能无非是想凑个热闹,拍个马屁而已,可是这个马屁实在拍得不是地方。

要知道,高级贵族谈话,哪有小人物说话的份,就如同电视剧里的****谈判,大哥还没有开口,小弟就先跳出来,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小弟都不会有好下场,这次也不例外。

听到这句话,另一个重量级人物——朱祁镇选择题中的第二选择伯颜帖木尔开口了,他大怒,跳出来对也先说:“这人是什么东西,哪里有他说话的份!”

然后他用一个字打发了这位乃公:“滚(去)!”

处理完这位小弟后,伯颜帖木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的话很长,大致意思是,打仗这么乱,大明皇帝居然没有死,这说明上天还没有抛弃他,而且大明皇帝对我们一直都还不错,如果也先大人主动把皇帝送回去,能得个好名声,岂不是更好?

众人纷纷点头,也先同意他的看法,并把朱祁镇交给伯颜帖木尔看管。

史料记载如此,但我认为,这其中有一大半是胡扯的。


很和谐的签名,没什么邪恶的,只8过拉拉手而已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2/15 15:10: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339楼
slayer 离线
发帖:562
等级:五湖信步
积分:662
注册:2006/9/7
插个话

写这篇小文的时候,是2006年9月25日晚上9点32分,我正在进行一个沉重的反思,因为今天晚上,我偷了两个钟头的懒,完成了一件事情之后,才开始写每天定写的章节。

而我之所以要检讨,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偷懒这件事情本身,而是由于占用了两个钟头的时间,我今天的写作任务必须推迟完成,至少要到晚上十二点多才能睡觉了。悲痛之余,我开始反思这两个钟头的时间。

在这两个钟头里,我看了央视热播剧《传奇皇帝朱元璋》的前两集,应该说,我对这部电视剧还是很有期望的,看过宣传片,据说是陈宝国和唐国强主演的,阵势宏大。电视剧我大概有两年多没有看过了,但这一部讲述朱元璋历史的,我实在不应该错过。

于是,我怀揣着幼年时等待葫芦兄弟的热情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朱元璋的开场。在我的印象中,开头应该是描述幼年朱元璋四处乞讨的场景,可后来才发现,这部五十集的电视剧并没有预备幼年朱元璋的角色,一开头朱元璋已经威风凛凛地站在战船上了,既然如此,他之前的那些个人奋斗史也就忽略不计了,然后出现的就是我景仰已久的唐国强老师,但当我看到他出场时候打出的字幕——郭子兴,一股不祥的预感就已经涌上心头。

根据剧情估算,电视剧开始时应该是至元十五年左右,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郭子兴先生不久就会去世,当然了,如果他抖擞精神,突破生死极限和历史规律,再活个几年,那也是不难理解的,相信大家都有印象,在之前的某部历史大剧中,由于剧情需要,某些历史人物比史料中多活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这种活见鬼的情况还是经常出现的。

事实证明,编剧还是很负历史责任的,郭子兴出场和张天佑说了几句话后,很快就病卧在床上了,这时我已经肯定,郭子兴同志就要离开我们了,但我也觉得很遗憾,唐国强老师既然是主演,却只在这部大戏里出场了几分钟,其实他完全可以演一个活得更长一点的角色,即使不演刘伯温,也可以考虑一下胡惟庸嘛。

开头有点失望,但还是接着往下看,可是看着看着,我逐渐发现自己对明史原来是很无知的,有很多重要的历史人物我都不知道,比如那位叫佛性的神秘和尚,不但是朱元璋的师傅,也是刘基的师傅,而且曾经预言过朱元璋将来必成大器。我十分惶恐,因为我竟然不知道有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在我的印象中,朱元璋同志在庙里的日子是过得比较差的,应该没有哪位高人指点过他。

但我实在也不敢肯定,便打电话给一位对明史很有造诣的同仁,因为这位仁兄看的野史多,我便问他在野史中可曾有这号人物,他正在和老婆看电影,认真地听完了我的问题,便表示自己不知道这个人,然后警告我,不要因为这些无聊的事情去打扰他干正经事(看电影),此外还严肃地批评了我:电视剧而已,那么认真干嘛?

想想也是,便接着看,可越看心底越没底,重量级人物一个个接着出场,比如江南才女苏坦妹,比如郭子兴同志的女儿(不好意思,我忘记了她的名字),然而,我必须承认,这些人我真的一个也没听说过。

要说明的是,我绝对不是调侃,有可能是确实有这些人,而我孤陋寡闻,特别是看到后来,朱文正抓了苏坦妹,蓝玉去和郭子兴的女儿聊婚姻大事,一幕幕在我面前出现,我却全无要领,实在让我汗颜。

刘伯温先生出场了,他拒绝了朱元璋的邀请,我原本担心会搞出个朱元璋亲自请他的剧情来,还好没有发生,但之后的事情还是出乎所料,这位刘伯温兄台竟然要亲自考察一下朱元璋,四处访问街头小贩,搞市场调查,调查多久不清楚,反正在我关电视之前他还在逛,看来朱元璋还是留给了他很多时间。

感觉也差不多了,于是我决定写点东西来纪念这两个钟头。

我并不是反对发挥,但发挥是应该以史实为基础的,要考虑到历史人物真实的人性,朱元璋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有一个所谓的高人在他做和尚的时候指点过他,认定他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为他将来的出人头地做好铺垫,这样的安排不但不能抬高他的身份和形象,只能起到贬低他的作用。

真正的朱元璋是一个从小父母双亡,在和尚庙里做苦工,受尽欺凌和鄙视,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可怜人。在那困苦的岁月中,没有人帮助他,没有人瞧得起他。

他经历困苦磨难,却不屈服于命运,战胜自己,最终奋起。

这样的朱元璋才是真正的朱元璋,一个真正的英雄。

还有刘伯温先生,这位仁兄之所以不去给朱元璋干活,很大原因在于他之前给元朝政府干了二十多年,对于朱元璋这号人物不太感冒。而朱元璋对他也并不温柔,处州总制孙炎的那句“剑当献天子,斩不顺命者”才是他出山的真正原因。

我认为,按照真实的人性去描绘历史人物,让他们不再具有所谓的传奇色彩,把他们当人看,也许会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吧。

真实的历史也许比不上虚构的剧情离奇,但那才是真正的历史,而真实的历史也是很精彩的。

我以为。

Ps: 看过之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故写文一篇,然后接着去干正经事,马上要写到于谦同志了,不聚精会神的写,可能会被人拍死,性命攸关,继续努力。


很和谐的签名,没什么邪恶的,只8过拉拉手而已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2/15 15:11: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共1371个,每页10个,34/138页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论坛跳转: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 密    码:
  • 主题标题:
  • 图    标:
  • 注意 音乐 强 弱 心 蛋糕
  •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  
  •  
  • 预览帖子 清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