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有问必答|票!票!全!|旅游曝黑台|旅行社交流|导游天地|说吧聊吧|时尚生活|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说吧聊吧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890楼
游山玩水 离线
发帖:280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80
注册:2006/10/19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只有傻瓜才不要,戚继光不是傻瓜,所以他没有推辞,在这种问题上,他一向是个聪明人,至少比俞大猷聪明得多。



聪明的戚继光接任了宁绍台参将的职务,这一年他刚刚二十八岁,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时刻盼望着大干一番事业。



机会说到就到,戚继光刚刚上任一个月,倭寇就来了。这一次他们抢掠的目标是浙江慈溪。



接到消息后,戚继光十分高兴,他决定借此机会与倭寇大战一场。根据情报,倭寇只有上千人,为确保安全,他召集了上万名士兵,准备以多打少,用胜利庆祝开门大吉。



戚继光亲自带队出发了,然而他并不知道,开门不一定会见喜,有时也会碰钉子的。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开到了慈溪东南的龙山,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倭寇的主力。著名的龙山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这场战役之所以著名,并非有着什么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只是因为它实在过于莫名其妙,莫名其妙地开始,又莫名其妙地结束。



终于遇到敌人了,戚继光十分兴奋,他立刻观察地形,布置谋划,安排攻击队形,但等他忙活完了,却惊奇地发现,没有人执行他的命令——他们都跑光了。



威风凛凛的明军果然不同凡响,遇到人数远少于自己的倭寇,竟然一触即溃,别说攻击,连逃命都顾不上。



前锋溃败,中军也动摇了,连戚继光的副将也拉着他的衣袖,让他赶紧逃跑,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然而惊愕的戚继光很快恢复了平静,他挣脱副将的拉扯,取出了他随身携带的弓箭,从容地命令部下:



“此处哪里有高地,带我去。”



站在高地上的戚继光审视着眼前滑稽的一幕,人数众多的明军四散奔逃,几百个倭寇在后面穷追不舍,肆无忌惮,看来败局已定了。



然而他决定挽救危局——凭借他一个人的力量。



戚继光拈弓搭箭,拉满了弓弦,瞄准带头冲锋的倭寇头领,射出了致命的一箭,十年前的苦练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呀,鱼不停游;
一天到晚想你的心呀,爱不停休。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7/29 10:42: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891楼
游山玩水 离线
发帖:280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80
注册:2006/10/19
戚继光的箭法实在不是吹的,倭寇头目应声倒地,但这并不是结束,他把手伸进了箭筒里,抽出了第二支箭。



随着一道凌厉的风声,第二个头目倒地而亡,就在倭寇们被这位狙击手搞得人心惶惶之时,又一道风声伴随着惨叫传到了他们的耳朵里——第三个人被射死了。



这种狙击战法彻底打垮了倭寇们的心理防线,他们放弃了追赶,停了下来。



要说前面的明军也确实是耳聪目明,看见人家不追了,顿时鼓起勇气振作精神,在奔跑之中,完成了难度很大的一百八十度大回转动作,

开始追击倭寇。



戚继光这才松了口气,他马上找来部下,命令他们全力追击。



可是让他更加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士兵们追出一段之后,却开始陆续自动返回,戚继光纳闷到了极点,便顺手拦住一个士兵,问他为什么不追了。这位军爷毫不见外,落落大方地告诉他:这都是老传统,把他们赶远一点就行了,反正他们还要来的,犯不着去拼命。



戚继光呆住了,他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半晌回不过神来,原来如此!



龙山之战就这样结束了,虽说很不体面,很丢脸,但戚继光并非毫无收获,从此战中,他认识到了重要的一点:单靠手下这帮兵油子,即使把常遇春从坟里挖出来,也是打不了胜仗的。



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然而这一次,戚继光实在开了眼界,他遇见了传说中的“熊”兵集团,不是一个,也不是两个,而是一个“光荣”的集体。



如果说是偶然为之也就罢了,偏偏这帮熊兵竟然是职业的,且从不雄起,在不久之后的雁门岭之战中,他们十分仗义地不顾戚继光的死活,再次带头逃跑。戚继光同志瞬间成了光杆司令,幸好当年练过跑步,拼死拼活才逃了回来。



这样下去,不被累死,也会被连累死。戚继光决定上书,要求重新练兵。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呀,鱼不停游;
一天到晚想你的心呀,爱不停休。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7/29 10:43: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892楼
游山玩水 离线
发帖:280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80
注册:2006/10/19
文书送了上去,胡宗宪看过之后,冷笑一声,给了他一个十分经典的回答:(郑重声明,以下发言为胡宗宪同志原话,绝不代表本人立场)



“浙江人要是能训练出来,我早就去练了,还用等你来?!”



手下这帮人的战斗力,胡宗宪比戚继光更为清楚,对这帮兵油子,他已经伤透了心。



但戚继光思考片刻,说出了一句话,正是这句话让胡宗宪改变了主意: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堂堂全浙,岂无材勇!”



胡宗宪被他的诚意所打动,便给了他三千士兵,让他去训练。



在明代的优秀将领中,论作战勇猛,运筹帷幄,戚继光的整体素质应该能排在前五名,而他之所以能够在军事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作用,却是因为他有着一项无人可及的专长——训练。



三千名新兵蛋子怀揣着混饭吃的梦想来到了军营,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在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地狱般的生活。



根据《纪效新书》记载,但凡新兵入伍,戚继光总要训一段话,鼓励大家学武,此段话实为奇文,可供各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参考,故摘录如下:



“诸位都听了,练武不是你答应官家的公事,是你来当兵,杀贼救命的勾当,你武艺高,杀了贼,贼杀不了你,你武艺不如他,他便杀了你。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的呆子!”



当然,作为一名新兵,这些话你大可当是耳旁风,但戚指导员压根也没指望你能自觉执行,他已经预备了许多惊喜,以保证你充实地度过这段难忘的军营生活。



思想教育之后,接下来就是站队列了,包括队伍行进转向等等,具体形式和今天差不多,但如果你转错了方向,走错了队列,就不仅仅是拉出去罚站了,那是要打板子的,打完了也不会让你去医务室,还得接着练。



练完队列后,戚教官将教大家学习号令,包括擂鼓是前进,鸣金是收兵、以及旗帜挥舞的各种意义,如果你不识字,不要紧,戚教官会教你,但如果教完了你又还给了戚老师,那就不好了,为保证你下次记住,戚教官会打你板子,直到你哭爹喊娘,发誓一定记住为止。



在完成既定课程之后,下面该学习武艺了,教官都是从各地选来的武林高手,全部都是练实战的,套路选手一般不在聘请之类。



考虑到大家文化程度不同,以及智商的差异性,为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戚教官把学习成绩分成九等,定期考核,考核的方式是实战。



规则如下:双方对打,你打赢了,就升级,升一级赏银一分,如果你打输了,就降级,降一级打五棍。



该规则简单概括为:你不打我,我就打你,反正打不过战友,就要被戚老师打,横竖都是被打,还不如拼命打战友,顺便还能挣点零用钱。



于是,在这种几近惨无人道的训练方法下,新兵同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天都遍体鳞伤,然而正是在这个残酷的环境下,他们练就了非凡的武艺,成就了非凡的事业。



而对于这支特殊的部队,后世的人们有一个通俗的称谓——戚家军。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呀,鱼不停游;
一天到晚想你的心呀,爱不停休。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7/29 10:45: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893楼
游山玩水 离线
发帖:280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80
注册:2006/10/19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支精锐的特种军队,比如汉代的虎贲军、三国时魏国的虎豹骑、唐代的玄甲军等等,其战斗力之强罕有匹敌,但纵观古今,能名闻天下,且以将领的名字命名的军队只有两支:除去戚继光外,就惟有岳飞能够获此殊荣了。(俞大猷的军队也叫俞家军,但名气不大)。



对于戚继光和他的军队而言,这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评价。



军队训练成型,戚继光决定带他们出去逛逛,其主要目的自然不是作战,不过是锻炼实战技术,见见世面,而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台州。



不幸的是,就在台州附近的椒江,这帮新兵们第一次遇上了真正的敌人——倭寇,这是一件让戚继光始料未及的突发事件,毕竟都是新兵,指望他们打胜仗是不靠谱的。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远地超出了他的预料,由于长期以来新兵们饱受戚老师的摧残,累积了满腔怒火,心态已经接近失控的边缘。于是当敌人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他们突然意识到,发泄愤怒的时机到来了。



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这三千新兵如同野兽一般,瞬间便击溃了眼前的敌人,并穷追猛打,一直追出上百里外,把倭寇们赶下了海,这才算了事。



在此之后,这支新军一发不可收拾,沿路高歌猛进,于台州、温岭等地连续四次遭遇倭寇,四战而四胜。



戚继光心满意足了,在他看来,自己的目标已经达到,他已拥有了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



然而事实证明,他错了。



嘉靖三十七年(1558),戚继光的美梦被无情地打破了。



岑港,这个毫不起眼的弹丸之地,盘踞着缺兵少粮的倭寇——仅仅一千人而已。



戚继光带着他的三千新军,与卢镗、俞大猷一同发动了猛攻,他相信自己胜券在握,然而结果却并非如此。



面对这一小撮顽抗的倭寇,上万名明军竟然毫无办法,多次受挫而返,伤亡惨重。而之前威风无限的新军,在这群有组织的敌人面前,也全然没有了当初打散兵游勇的威风。



戚继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苦心锻炼的新军开始败退,开始逃窜,开始丧失所有勇气,而这一幕,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



由于战局不利,戚继光被撤掉了参将的职务,眼看就要丢饭碗,戚继光只得豁出老命苦思冥想,终于绝地反击,设计解决了这帮顽敌。



但残酷的现实仍然震醒了他,他终于意识到,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要完成抗倭的大业,他还缺少极为重要的一环。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呀,鱼不停游;
一天到晚想你的心呀,爱不停休。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7/29 10:45: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894楼
游山玩水 离线
发帖:280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80
注册:2006/10/19
最后一个选择



在汪直被捕的那一天,戚继光就作出了一个清醒的判断:不久后,无数失去控制的倭寇将蜂拥而至,并发动疯狂的攻击,和平的侥幸与妥协将不复存在,要战胜这群暴徒,平息战乱,唯一的方法是:拥有更强的暴力,以暴制暴。



一直以来,戚继光都坚信,自己已经具备了胜利的所有要素:优良的武器装备,合理的战略战术,优秀的指挥将领(他自己),严酷的训练方法。



然而他仍然失败了,他苦心练就的新军仍然不堪一击,他隐约感觉到,自己似乎还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因素。



经过几天的反复思索,他终于找到了这把最后的钥匙——士兵。



在戚继光看来,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必须具备如下素质:



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孙子兵法。



这就是被无数军事家奉为经典的“六如真言”,兵家有云,达“六如”者,战必克,攻必取,无往不胜!



而在“六如”之中,最后两如要靠将领,前面四如必须要靠小兵。



对于自己的能力,戚继光还是有信心的,但提起手下那帮人的素质,戚继光就只能无语对苍天了。



关于这个问题,戚继光曾与当时的台州知府,后来的举世名将谭纶有过一段极为有趣的谈话,谈话内容经本人整理,大致如下:



戚继光(下简称戚):虽然我已尽全力操练,但经历战阵之后,我才发现,新军有很大的问题。



谭纶(下简称谭):什么问题?



戚:我所部三千新军中,大部都是处州(今浙江丽水)兵和绍兴兵,这两地士兵各有特点,比如处州兵,作战十分勇猛,听命从不迟疑,冲锋陷阵,非常积极,是战斗的主力。



谭:有什么问题吗?



戚:但他们每次打仗之前,都要和我谈条件。



谭:谈条件?



戚:作战以前,他们要求必须知道作战的对手和人数,然后自行内部商议,如果认为能打,就作战,但要是他们认为不能打,即使费尽口舌,他们也绝不会卖力。



谭:……



这还没完,头疼的在后面。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呀,鱼不停游;
一天到晚想你的心呀,爱不停休。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7/29 10:46: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895楼
游山玩水 离线
发帖:280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80
注册:2006/10/19

戚:相对而言,绍兴兵更加听从命令,无论打什么仗,他们从来不会拒绝,完全服从,而且不怕辛苦,扎营修城之类的力气活,安排他们干,他们就会尽力去干,且从无怨言。而在战场上,如果敌人退却,他们会主动追击。



谭:遵从军令,作战勇猛,这不是很好吗?



戚:但问题是,如果敌人进攻,他们就会主动撤退。



谭:……



戚:当然,如果敌人再退,他们还是会追,但若敌人回军,他们会再次撤退,据我统计,但凡与敌相接三十步内,即将肉搏之时,他们一般会全军退走。总而言之,关键时刻实在靠不住。



谭:那你打算怎么办呢?



沉默片刻后,戚继光用一声重重的叹息结束了这次谈话:



“我也没有办法。”



其实在两人的这次谈话中,涉及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地理决定论,一般说来,生活在艰苦山区的人性格比较强硬,而且民风彪悍,不怕死,而在经济发达地区,混碗饭吃实在不难,不到万不得已,鬼才愿意拼命。



处州地区多山,经济条件差,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当地人向来信奉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之类的玩命理论,绍兴山清水秀,读书人众多,且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如徐渭),实在不行还可以搞点旅游服务业,实在犯不着去拼死拼活。



而对于这种地区差异性,单靠训练是无法解决的,戚继光确实没有办法。



没办法就只能凑合着过了,但逢作战,戚继光只能安排绍兴兵守营,然后去跟处州兵做思想工作,劝说他们奋力杀敌。此来彼往,疲于奔命,每次打完一仗,都得累得半死不活。



为了让自己不至于在战死之前,就被活活累死。戚继光决定去寻找一群勇猛强悍的人,来代替现有的士兵,组建一支真正战无不胜的戚家军。正如他跟胡宗宪所说的那句话——堂堂全浙,岂无材勇?他相信自己终究是会找到的。



一年之后,他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对象——因为一次偶遇。



嘉靖三十七年(1558),戚继光因事出公差,事情办完后,他没有原路返回,却兜了个圈子,准备视察民情。



然而当他偶然路过一个地方的时候,却看到了一幕让他触目惊心的情景。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呀,鱼不停游;
一天到晚想你的心呀,爱不停休。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7/29 10:47: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896楼
游山玩水 离线
发帖:280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80
注册:2006/10/19
他经过的地方,叫做义乌,他看到的场景,是打架斗殴。



作为一名见惯杀人放火、尸横遍野的军事将领,戚继光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相当强的,但他依然被这次斗殴震惊了,因为这并非一次寻常的街头流氓打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次载入史册的斗殴,是一次改变了抗倭历史的斗殴,是一次光荣、成功、团结的斗殴。



事情是这样的,义乌原本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老百姓都很穷,偏偏老天爷够意思,该地陆续发现许多矿藏,于是当地的农民纷纷离开耕地,改行当了矿工。



矿自然比粮食值钱,慢慢地义乌人发家致富了,这下子旁边的穷兄弟永康(今浙江永康)不干了,希望义乌能拉兄弟一把,有钱大家一起赚,有矿大家一起挖。



但义乌人不答应,俺们挨了那么多年的苦,好不容易熬出点盼头,现在你来吃现成的,你算老几?



然而永康的穷兄弟们依然出发了,带着农具、铁铲和管制刀具,向着梦想中的致富地点奋勇前进,反正穷命一条,当今世上谁怕谁,吃定你了!



义乌方面得到消息,立刻组织数千人前往拦截,双方在义乌城外的八宝山(偏偏是这名字)相遇,就此开始了这场惨烈无比的斗殴。



戚继光之所以有幸看到这幕盛况,绝不是人家上午开打,他下午就赶到。真正的原因在于,这是一场十分特别的斗殴,义乌的百姓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事实——原来斗殴也是可以旷日持久的。



自嘉靖三十七年(1558)六月起,义乌矿工、乡民与从永康赶来的开矿者爆发械斗,双方参与殴斗人数累计达三万人左右,历时四个月,直到十月秋收方告结束,死伤共计二千五百余人。



那是让戚继光永生难忘的一幕,无数平凡的义乌百姓在那一刻变得如此不平凡,他们不论男女老幼,大家一同上阵,用所有能找到的武器打击敌人,农民用锄头,矿工用镢头,连家庭主妇也拿起了菜刀,眼中冒着凶光,狂叫着冲进敌阵,大砍大杀,生人勿近。



他们不但砍人勇猛,还极具牺牲精神和优良的斗争传统,父亲伤了儿子替,哥哥残了弟弟上,就连被人打到剩一口气,抬到家就死的人,临死前还要留下一句遗言:我死之后,你们接着打!



这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戚继光由衷地发出了感叹。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呀,鱼不停游;
一天到晚想你的心呀,爱不停休。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7/29 10:48: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897楼
游山玩水 离线
发帖:280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80
注册:2006/10/19
千年问答 2007-07-09 12:01:31

戚继光的抗倭在人物关系上可着笔墨的地方不多,大部分是科技层面军事技术改革的,其中还有相当部分本国愤青可能不太爱听的,比如:中国的刀剑砍不过日本的武士刀,最后戚帅没辙,只好自己按照鬼子的刀进行设计,改良出苗刀和斩马刀,然后拿图纸到日本去订购2000把。
有刀还不行,戚继光本人也很喜欢实用简练的日本刀法,从倭寇中的投降人物学习刀法,才能将苗刀和战马刀的威力发挥出来。

又比如,30多个少林寺棍僧被真倭寇的整体合作给卡擦了,发觉单打浪斗不行的明军开始军事改革,用整体合作对付整体合作(这才是打仗,武功再高在合作面前等于0),使用新的土法制造武器,终于干掉倭寇。




十伯 发表:2007-07-22 11:50:41

下面的内容我十分赞同.
今天的中国缺失的正是一种传统精神.
感谢明月的毅力,也是一种中国的民族精神.



多少铮铮正气铁肩妙笔,多少金戈铁马折戟沉沙……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不只是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历史佳话,更重要的,是历史迷雾下一种厚重的民族精神;
汉民族被奴化的后果,汉民族精神的遗失,在今天乃至可预见的未来,必将会对我们的国家和整个中华民族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你是否也曾梦想沿着祖先的道路,找回我们曾经拥有但却被迫遗失掉的,找回本应该被深深刻在祖先的墓志铭上却被刻意打磨掉的,找回明明流淌在你的血管中而你却木然不觉的某种呢?
找回他,即使毕一生之力,即使几代人的延续,决不放弃!
期待能在我们的子孙后代身上,能够重新找到祖先的影子,祖先的自信,久违的汉魂唐风!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呀,鱼不停游;
一天到晚想你的心呀,爱不停休。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7/29 10:49: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898楼
游山玩水 离线
发帖:280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80
注册:2006/10/19
天下有雪
在此先为明月旁征博引为、查阅大量资料给广大“明矾”给大家呈现一个精彩纷呈的明朝历史表示感激,有些故事在作者客观的而发挥的情况将庞大的历史写的趣味横生,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么好的书。
您涉猎纵横,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无不信手拈来,运用的恰到好处,有时候一个神来之笔将复杂的事件解释的清晰透彻,不故作高深,秉承您自己的写作方针:不学究,写通俗的历史,历史可以写的很精彩。并运用自己独特的分析历史的方法,将历史真相呈现在读者面前。
其它钦佩、赞誉的话就不再多讲,实力派不需要太多的溢美之词。
激动万分的看完《明朝的那些事儿》,不断接近末章的时候越是想知道结局而又慨叹看完以后没有其它可以媲美的作品,没有了《元朝的那些事儿》、《宋朝的那些事儿》……我该看什么?
一个作者总希望就他的作品和读者展开讨论,所以就前三部一些问题与您讨论下,有些可能您信息量大,要有取舍,有些笔误,无论如何,瑕不掩瑜,看了您的作品,今年过的有意义了许多,今年也将是难忘的一年;

1.在朱元彰篇《十二、鄱阳湖!决死战!》为何东北风起!?刘基也会借东风?

2.在朱棣篇《十三、朱棣的危局》中“这件事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这风早不刮晚不刮,单单就在这个时候刮起来,这么大的战场,刮点什么不好,偏偏就把帅旗刮断了。若非此事载于正史,也真是让人难以相信。”
是否是姚广孝也和诸葛亮一样会借东风?

3.朱棣篇《八、郑和的壮举》中“在朱棣的全力支持下,郑和继续着他的远航,此后,他分别于永乐五年(1407)九月、永乐七年(1409)九月、永乐十一年(1413)冬、永乐十五年(1417)冬、永乐十九年(1421)春,五次率领船队下西洋。”与后段“宣德五年(1430),宣德帝朱瞻基突然让人去寻找郑和,并亲自召见了他,告诉他:立刻组织远航,再下西洋!
  此时距离上次航行已经过去了七年之久,很多准备工作都要重新做起,工作十分艰巨,但郑和仍然十分兴奋,他认为,新皇帝会继续永乐大帝的遗志,不断继续下西洋的航程。”
“此时距离上次航行已经过去了七年之久”是否应是9年?
4.在朱棣那一篇中没有提到赵乐?正史中没有此人吗?在其他书中看到此人,“原来,这赵乐在生前已经破掉了堑龙阵,但其勾结汉王朱高煦谋反,故意留了一个真仙台不破,想拖到朱隶死后,把宝藏留给朱高煦起兵之用,但后来却被朱隶抓了个现行,才被诛灭九族的,按《功名絮》的记载,朱高煦曾多次救过朱隶,且在朝中党羽众多,所以朱隶即使知道了朱高煦想造反,也并没对他下手,而是把赵乐这个倒霉蛋当成了出气筒……”还有没有他其他的事情,他后代的事情?

5.在朱棣篇《九、威震天下》中“在这个问题上,朱棣显示了开明的态度,他认为日本人冒着掉到海里喂王八的危险,这么远来一趟不容易,就批准他们公开在市场上出售兵器(外夷修贡,履险蹈危,所费实多。。。毋阻向化)。”这段看得实在叫绝!
“这件事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源平合战,源平两家都是日本著名的武士家族,当时源氏的领军人物源赖朝在他的弟弟,日本第一传奇人物源义经的帮助下打败了平氏,获得了日本的统治权。”找哪里可以知道这段历史?“日本第一传奇人物”这个称号究竟是怎么得来的?和后面的[603]篇中的“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回到了本土,作为日本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他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在日俄战胜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东乡平八郎”相比,有哪些过人之处?

6.在朱棣篇《五、修书》中提到的吴溥后来结果怎样?

7.在朱棣篇《十五、第一个人博古守正杨士奇》中杨士奇后来是否照顾了罗性的后代?

8.朱棣上位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得战争之后经济能够飞速恢复并发展的?让我不禁想起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他们有哪些共同之处?

9.您以后写完《明朝的那些事儿》,以后会不会写《元朝的那些事儿》、《宋朝的那些事儿》……

您要是忙就告诉我找哪些书看可以得到上面的答案?
其它朝代的比如完整的元史、宋史类似象您这样风格的或相近的比较全面介绍那个时代并加分析不学究的书,可以推荐几部吗?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呀,鱼不停游;
一天到晚想你的心呀,爱不停休。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7/29 10:50: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899楼
游山玩水 离线
发帖:280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80
注册:2006/10/19
天下有雪摘录

《明朝那些事》-摘录(以此向明月致敬!虽有拾人牙慧\断章取意之嫌,但是如果能达到抛砖引玉,借这些让大家回顾加深对对作品的喜爱我原继续做下去)注:后面标记的是篇章号!望广大喜欢这本书的加入进来,一块补充这个,也希望专门开辟一个版块,方便管理整理!

1.风萧萧兮易水寒,欠了债兮你要还。[733]
2.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736]
3.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741]
4.其次,我们知道,但凡高水平的打群架斗殴,都有固定的行动计划,逃跑路线,事前统一分发兵器(如菜刀,木棍等),事后找人出来背黑锅,一应俱全才开始行动.[748]
5.这就是传说中的"官话",俗称废话。[753]
6.哭是为了发泄情绪,流泪是最为重要的,而闹事要的就是声势,低声哭没啥用,一定要做到雷声大雨点小,以最小的精力换取最大的效果。[755]
7.纵使憨直,诚然不屈,这就是明代官员的气节。[755]
8.没有竞争的完全市场只存在于理论想象之中——引自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767]
9.要知道,越接近心脏的部位越能得到血液,同理,天天见皇帝也着实是个美差,甭管表现如何,混个脸熟才是正理。[768]
10.请大家务必相信,长得帅除了好找老婆外,还容易升官,这条理论应该是靠得住的,夏先生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768]
11.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事实证明,一对一的政治单挑已经落伍了,为适应潮流的发展,政治组织应运而生,大规模的集体斗殴即将拉开序幕。[771]
12.人无耻到这个地步,是不容易的。[772]
13.不知为什么,这位皇帝继位十年,却一直没有儿子,原因不详,这种事向来都是绝对隐私,一般也是大娘大婶街头谈论的热门话题,换到今天也得偷偷摸摸地上医院,更何况在那万恶的旧社会。[775]
14.所谓以天下为己任,通俗解释就是天下都是老子的,天下事就是本人的私事。[780]
15.活着是我的人,死了是我的死人,化成了灰还要拿去肥田![780]
16.其实统治王朝就是经营企业,只不过治国这一摊生意更大而已,做一般生意要交税、还要应付工商检查、安全检查、消防检查,逢年过节还得上贡,流年不利还会亏本破产。
相对而言,建立王朝这笔生意就好做得多了,除了启动资金过高(要敢拚命),经营周期不定(没准明天就牺牲)外,只要一朝成功,就立马鸟枪换炮。从此不但不用交钱,还可以收别人的钱,想收多少自己说了算,除了你管别人,没人敢管你。
因为开政府比开公司的利润更大,前景更广,所以自古以来,无数人都跃跃欲试,但成功者寥寥无几(就那么几个朝代)。[788]
17.所谓神秘,就是搞不清,摸不透,整日捧着道经,四处搜集奇怪的材料,在烟雾缭绕的丹炉前添柴火,然后看着那炼出的鬼都没胆吃的玩意手舞足蹈,谁也不知道这帮人一天到晚到底在干嘛。总之一个字:玄。[789]
18.这实在是让人悲痛的事情,一般到这种时候,都会有固定剧本:跳出来一大帮亲戚朋友,说些什么不要悲伤、要正常发挥水平、告慰先人之类的话,然后主人公擦干眼泪,抬头望天,握拳作苦大仇深状,毅然踏上前进的道路。[793]
19.在清除敌人首脑之前,必须先扫除一切外围和帮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所谓掺沙子、挖墙脚是也。[803]
20.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人是不会懂得这些的,他们太天真,太幼稚,他们或许能够在考试中得到一百分,却不可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他们虽然手握真理,却无法使用,满怀热情地踏入社会,却被撞得头破血流。[815]
21.什么是知行合一?答:就是知与行的合一。评:废话。[815]
22.利益,只有充足的利益,才有驱动人们的魔力,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极其的残酷,却异常的真实。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徐阶终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意,无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816]
23.因为天真的理想主义者纵使执着、纵使顽强,却依然是软弱的。他们并不明白,在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受。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不经历黑暗的人,是无法懂得光明的。[819]
24.所谓同志,是指志同道合的人。[821]
25.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敢忽悠,什么奇迹都是可能发生的。正所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忽不了。[824]
26.这个“世代”到底有多久?
一般来说,怎么也得有个一百年吧?
一百年?那是起步价,六百年起!还不打折![825]
27.所谓事可以做绝,话不能说绝,是也。[828]
28.虽然这套把戏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却屡试不爽,而要使出这一招,也并非凡人可行,要知道,突然之间悲从心头起,鼻涕眼泪说下就下,毫不含糊,对脸部肌肉和中枢神经的技巧控制已到出神入化之地步,百年之后,犹让人叹为观止。[830]
29.历史证明,落水狗如果不打,就会变成恶狼。[831]
30.可是在权力的擂台上,不折不扣的好人注定是要完蛋的。[831]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呀,鱼不停游;
一天到晚想你的心呀,爱不停休。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7/29 10:51: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共1371个,每页10个,90/138页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论坛跳转: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 密    码:
  • 主题标题:
  • 图    标:
  • 注意 音乐 强 弱 心 蛋糕
  •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  
  •  
  • 预览帖子 清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