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 |
 |
 |
 |
发帖:1088 |
等级:初出茅庐 |
积分:1418 |
注册:2006/7/10 |
|
(本故事根据某旅游事件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为了新中国,前进!”随着震天动地的一声响,敌人的碉堡飞上了天,灰飞烟灭。红旗插上了隆化中学,隆化解放了。董存瑞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这是我们知道所熟悉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但是,实际上,故事并没有结束。根据50年后解密的档案,人们知道了鲜为人知的情况…… 当人们还沉浸在对英雄的无比崇敬和无比的沉痛中的时候,烈士的追悼会还没开,就有一位资深军事专家写了一篇题目为“对董存瑞牺牲事件的反思和给我们教训”的论文。文章开头郑重表示了他对烈士的敬重,再三声明没有任何否定英雄的意思,而只是为了将今后的仗打得更好。作者动机纯正当然无可怀疑。而文章的精辟分析自然更无暇可击,精彩绝伦:1、2、3、4、5、……条理清晰,言之灼灼,出深入浅,很有学术水平。从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事情说开去,剖析典型,深入浅出,从部队战士的招收,培训、装备、一直到本次战斗的部署、指挥、配合,最后到董存瑞的武器、炸药包、进攻动作、路线、直到董存瑞托起炸药包,拉响导火索,……英勇牺牲。每一个环节都找出了存在的严重问题,结论是:如果这些问题及早得到重视和解决,董存瑞是绝对不会牺牲的。所以,英雄固然值得赞扬,但是,这次事件是某些人的错误所致,不然,董存瑞不用搭上生命,所以,要避免今后的牺牲,要追究责任。 文章发表后,如爆了一颗重磅****。首当其冲的,当然是董存瑞的上级和战友。 接着,文章和帖子、呼声如雪片飞来。有人直言,为了对英雄和他的家人负责,只要一个“说法”,这当然是要董存瑞的战友和上级来“说”的。还有人进入战地图书馆,翻查了不少资料,连董存瑞的战友的日记都研究过了,日记中发现值得总结的错误的地方有136处。现举几例:为什么没有侦察到那个暗堡,这是不可允许的疏忽,是直接导致董存瑞和许许多多战士牺牲的根本原因,后果极其严重的。大家看过电影“渡江侦察记”吧,看过“侦察兵”吧,我们有那么出色的侦察人员,怎么会漏掉那么大的一个暗堡呢?还有,当时,为什么不联络友邻部队呢?为什么不要求火炮支援呢?那怕用迫击炮砸砸也成啊,非得要用人抱着炸药包去冲吗?这就叫做“只有勇敢没有科学”。即使真要冲,也要找个具有丰富战地生存经验的,经过严格训练的,有超人的战斗体能的,怎么能叫董存瑞这么个小个子去冲呢?董存瑞出身贫苦,自小受地主剥削营养不良,虽然在部队锻炼了几年,但是至少是没有战场生存经验。还有,据说当时上级没叫他冲的,是他自己硬要冲上去,这明明是“只有勇敢,没有科学”嘛,联想起他过去调皮、打架,整个儿的无组织无纪律。既然要冲上去炸碉堡,那就肯定要选择正确的炸药包嘛,怎么就带一个非得人举着才能用的炸药包呢?这不是处理、组织、指挥失当是什么?论文作者不失学者风度地说:“不过既然烈士已经牺牲了,我们尊重他,也就不说什么了。”但是,他接着指出,问题更大的是,不得不严正指出的,是他的战友,根本不懂战场上的相互配合,相互掩护,既然董存瑞冲上去了,他们竟然安稳地躲在战壕里干瞪眼,没有组织有力的掩护。如果当时一哄而上,也许烈士就不会牺牲嘛。…… 沉浸在痛苦,甚至脑袋有些混乱的战友们,晕了…,连个战斗总结都写不出来,更不用说申辩什么。这时候,“不要缩在里面不出来”的怒吼声更加理直气壮,震天动地。 但是,许多人是冷静的,理智的,虽然当时他们离董存瑞他们的战场很远,甚至也许根本没上过战场。但是,不妨碍他们进一步研究分析。从实践到理论,从局部到全局,从目前到将来,从政府到民间,从天上到地下……,总之高水平的论文铺天盖地,振振有词,言之灼灼。许多人借助丰富的资料,凭借聪明的头脑,写出了许许多多的文章,准备发表在当时国内外的军事刊物上。当然目的都是很纯洁的:总结经验教训,将今后的仗打得更好。不是否定英雄,也不是攻击他的战友,这一点绝对是不用怀疑的。 根据最近的科学分析,事情又有了新进展。有些研究结果是非常引人注目,甚至是爆炸性的。例如,就董存瑞高举炸药包的必要性,就有人怀疑。“有这个必要吗?”就象中国铺天盖地的“白色垃圾”,有必要开车去拣吗?假公济私借机旅游嘛。小小一个碉堡,绕过去就完了,非要炸掉?可能就有一点个人英雄主义在作怪。而且,从技术上讲,是否非要用手举起炸药包用身体作支架呢?据保存的历史图像资料,当时离董存瑞不远就有断了的树枝,才十来公里吧。果断一点,跑去捡回来,就不用牺牲了。精神当然可嘉,但是这也说明战斗经验是不足的,临场处理失当。责任当然不在董存瑞,而在他的负责人,这是跑不了的。 而且最近还有一个更惊人发现:有人用最先进的计算机分析了当时留下的图像资料,根据董存瑞最后呼喊的口型分析,他喊的好像不是那句“为了新中国,前进!”而是:“要记住教训哪!”这事情严重了。不过,也有人反驳,认为那是奔腾III分析的。根据奔腾-4的分析,应该是“要追究责任那!”,甚至还有人认为是“**人不可相信哪!”随着科学的发展,事情确实越来越多。 后来呢? 我只知道当时董存瑞的战友们打了报告要求转业,避避风头,军分区首长也考虑批准这个报告……
|
|

欢迎上我的博客:http://xuxulu.blog.sohu.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