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楼有几个概念,有兴趣的看看,没兴趣的可以直接跳到下面
防晒指数(SPF)
防晒指数(SPF)用来评价防晒产品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损伤的能力。SPF是Sun Proteetion Factor的缩写,其值根据皮肤的最小红斑剂量确定。最小红斑剂量用MED表示,MED为Minimum Erythema Dose的缩写,意为引起皮肤最小红斑的紫外线能量。
SPF人体皮肤测定方法为:
在人体皮肤按2毫克/平方厘米的剂量涂敷防晒产品,用一定能量的紫外线照射,测得产生最小可察觉红斑的时间。涂敷防晒剂的皮肤与未涂敷防晒剂皮肤产生最小红斑的紫外线剂量的比值即为SPF值。
SPF=涂敷MED/未涂敷MED
目前把典型最小红斑剂量或标准最小红斑剂量定为250焦耳/平方米。也即在通常情况下,未保护的皮肤在累计接受250焦耳/平方米的紫外线照射情况下产生最小可察觉红斑。
假设涂敷防晒产品的情况下,皮肤累计接受5000焦耳/平方米的紫外线照射后产生最小可察觉红斑,那么此防晒产品的SPF值为:
SPF=5000/250=20
有人以SPF来计算防晒的时长,即是说,如果你皮肤受250焦的UVB紫外线照射X分钟产生红斑,某个SPF值为N的东东,抹上后就能阻隔N乘250焦的UVB,你皮肤防UVB的能力就在N乘X分钟。有人认为X是15分钟,有人认为20分钟。
不过UVA比UVB厉害多了,所以,个人认为姐妹们要多看看这个东东 PA: 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是1996年日本化妆品工业联合会公布有关UVA防晒效果鉴定标准,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引用,消费者逐渐开始接受和认同这个新的防晒指标.它与SPF不同,在PA的后面带的不是数字,而是"+"号.后面的"+"越多,代表抵御UVA的效果越强,目前市面上最高的防晒系数是"PA+++" PA值是跟据PFA结果而定的: PFA= 涂抹有防晒品部分的MPPD值/没有涂抹防晒品部分的 MPPD值 PFA(Protection Factor of UVA):紫外线UVA防护因子 MPPD(Minima Persistent Pigmentation Dose):最小晒黑剂量
其实这个Pfa就跟SPA是差不多的东东拉,只是SPF表示防UVB量,防晒红(伤),PFA表示防UVA量,主管防晒黑
第一等级FA1-2(不包括2),代表不具备防护UVA的效果,没有PA值; 第二等级FA2-4(不包括4),代表具备防护UVA的效果等于"PA+" 第三等级FA4-8(不包括,代表具备较强防护UVA的效果,等于"PA++"; 第四等级FA>8,代表具备非常强防护UVA的效果,等于"PA+++"
也就是说,假设我们的皮肤在没有任何防晒保护的情况下,通过阳光照射1个小时后晒黑,涂抹了PA++产品,在同等情况下,皮肤在4-8小时候后才会出现被晒黑现象,由此可见,含PA++的防晒成份的滋润产品已经足够日常生活所需.
通常情况下,PA的强度用+来表示,多一个+表示有效防护时间延长。具体为:
PA+的有效防护时间大约为4小时。
PA++有效防护时间大约为8小时。
PA+++超强防护。
[本贴被作者于2007-5-24 10:36:26编辑] |
|

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好吃的...如果加上冰淇淋...它们就会更好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