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有问必答|票!票!全!|旅游曝黑台|旅行社交流|导游天地|说吧聊吧|时尚生活|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爱心互助 > [新闻]爱心穿越网路:汉中籍在京网友的科教扶贫路

[1]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爱心互助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主题:[新闻]爱心穿越网路:汉中籍在京网友的科教扶贫路 楼主
zili 离线
发帖:257
等级:初出茅庐
积分:494
注册:2007/3/15
大喇叭 发表于 2007-8-9 9:04:00 http://www.einit.com/user1/12/archives/2007/7929.html
    ——一位花甲老人和汉中籍在京网友的科教扶贫路

  一位祖籍汉中的花甲老人和一群身处北京的汉中网友通过网络相
识,基于对家乡山区贫困落后的感同身受,为改善家乡面貌,他们选
择了一条科教扶贫之路。
  花甲老人叫张俊杰,63岁,祖籍汉中南郑县协税镇,2004年从江
苏扬州的中石化石油教育基地退休,他长期从事主体教育和新型半工
半读教育的研究。
  2005年春,怀着科教扶贫梦想的张俊杰返回汉中老家,年底和昔
日同窗好友周一波、王效祖老人及协税镇连山小学校长陈宇栋、南郑
县城关镇教师郑谨创办了汉中首个民间公益组织——汉中科教扶贫服
务社,目的在于建立农村学习社区,通过开展科教扶贫,改变家乡落
后面貌。其中,周一波是县信用社的退休干部,而王效祖还只是阳春
镇的一位农民。
  服务社创建之初,没有必要的相关条件,连一本农科方面的书籍
也没有,怎么办?张俊杰想到了以前在网络上结识的许多有志于科教
扶贫的网友,通过网上交流后,上海、天津、北京、湖北、西安、杭
州等地在华夏知青网、老三届论坛的网友热烈响应,仅上海网友就一
次捐赠图书2900多册。去年4月,天津网友李远洲在网上得知张俊杰
创办的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缺少图书,就将自己珍藏的156本世界名
著、图书杂志寄了过来,后来还专门寄来了一批崭新的农科图书。今
年5月5日,李远洲在天津海河为搭救落水女青年不幸牺牲,被天津市
政府授予“见义勇为模范”称号,可7月19日,张俊杰又收到了来自
天津的数百册图书,原来李远洲烈士的妻子为实现丈夫的遗愿,将他
生前特地给汉中科技扶贫服务社准备的图书以丈夫的名义寄了过来。
还有一位瑞典华裔李博士在网上得知情况后,去年9月利用来中国参
加研讨会的机会给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寄来了近百册图书。
  正是在无数热心网友的支持下,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目前已募集
了4000余册图书,为纪念烈士李远洲,筹建的图书馆就以他的网名命
名,叫“圆周图书馆”,图书馆在3个村下设农村阅览室,各阅览室
之间定期、轮流交换图书,现在各阅览室每天看书的群众络绎不绝。
  科技扶贫服务社成立近两年来,在为群众提供科技培训的同时,
也积极投身救急和救穷、助学捐物。他们调查当地贫困生家庭学习状
况,联系各地爱心网友结对资助,将捐赠衣被发放给贫困户,上海和
杭州爱心人士去年就捐赠了80多包衣服,在南郑各乡镇发放。
  张俊杰在今年初上网时认识了在北京的汉中老乡陈进宏,在交流
中,陈进宏得知张俊杰所从事的科教扶贫事业,倍受感动。经过一段
时间的考虑,今年五一期间,陈进宏在北京汉中老乡聚会上发出了《
在京老乡群体为汉中山区捐献图书》的倡议,这个倡议在聚会现场就
得到一致拥护,许多汉中老乡纷纷想办法出主意。
  7月20日,记者联系上了远在北京的老乡陈进宏,说起汉中老乡
为家乡捐书的事情,他感慨万千。
  他说聚会结束后没几天,好多老乡就有回音了,有人联系了一家
杂志社,一位在报社工作的渭南籍老乡李先生愿意捐献工具书,在北
京农学院团委的王建利老乡愿意找部分农村种养殖业方面的书,做出
版的老乡徐彦明可以联系到学校用书。
  目前,北京的汉中老乡给科教扶贫服务社捐赠的图书已经在7月1
4日安全送达汉中,而张进宏则表示,这次捐赠只是在京老乡小范围
中的一次尝试,以后还要在更大范围内继续进行募捐,为家乡发展尽
最大的努力。
  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在协税镇成立以来,通过一系列的科技培训,
已经使当地农村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南郑县协税镇是传统的生姜出产
地。当地群众世代相传总结出了一整套生姜栽培、储存技术。高峰种
植年份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总产达2000余吨,亩均纯收入3500元,
是当地百姓致富创收的特色产业。
  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爆发漫延开来的姜瘟病,使这一产业严
重受挫,成片的生姜因染病而枯萎、腐烂,姜农损失惨重。一个时期
当地群众谈姜色变,发誓永不再种这种“赔钱货”,当地生姜产量锐
减。尽管价格由当初的每公斤2元,曾暴涨到每公斤15元,还是没人
种。当地生姜种殖面临生死存亡的痛苦抉择。
  2006年春,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在协税镇筹建村阅览室,根据村
民需要,张俊杰在网上查找姜瘟病防治信息,编辑整理成《生姜种殖
技术操作规程》,打印30多份科技资料发给种姜村民,并在《协税科
技》上刊载分发给各村群众。
  在科教扶贫服务社的配合下,协税镇农技站技术干部还相继在南
路村、张坪村、吴坝村、茨坝村等进行了科技培训,现在姜瘟病在协
税镇初步得到了控制,加之市场需求旺盛,群众种姜的积极性被重新
激发,生姜种殖在协税出现恢复性增长。今年该镇生姜种植面积已达
1013亩,长势喜人,预计产量达2000余吨。
  看到自己所倡导的科教扶贫,的的确确为山区群众带来了实惠,
张俊杰深感欣慰,但圆周图书馆所募集的图书依然十分有限,而且迫
切希望增加种植养殖加工类农村实用图书杂志,特别是需要年轻人的
参与,为科教扶贫事业的长久发展储备人才。
(陕西日报记者 杨建平 通讯员 孙崇政)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8/22 22:34: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科教扶贫寄托未来的美好希望 沙发
zili 离线
发帖:257
等级:初出茅庐
积分:494
注册:2007/3/15

科教扶贫包括物质救助和智力扶持两个方面,智力扶持又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和非正规(业余)教育。乡镇图书馆和村阅览室为村民和师生学习服务,借鉴瑞典学习圈百年经验建设农村学习社区。
乡镇图书馆和村阅览室,要充分发挥学校师生管理、咨询和辅导作用,可以利用退休教师当义务管理员,或公共场所经营者义务兼管。义务管理员应与科技干部和专业农户联系,适时为农民生产科技培训和学习辅导,利用网络提供生产和市场信息服务。这样有利学校教学联系社会实际,也及时解决村民学习和生产存在问题。
“ 产学研”结合是现代教育发展方向,农村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为农村服务公益活动,积极培养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人才。青少年劳动生产教育,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实践教育,尤其是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校师生公益活动的开展,不仅是科教扶贫的需要,尤其是学校德育“知行合一”原则的体现,是社会心灵净化和公民责任感养成教育不可缺少环节。
救助失学青少年和普及职业技术教育,是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的基础工程。各行各业各界爱心朋友,都要积极携手行动起来,广泛联络朋友开展“东西连手,城乡互动,企校合作”活动,“敦促每一个人都来参加这场斗争”,坚持不懈传承爱心,才能逐步实现科教扶贫繁荣家乡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希望,惟寄托有爱心青少年一代身上!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9/12/5 21:47: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共2个,每页10个,1/1页 [1]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论坛跳转: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爱心互助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 密    码:
  • 主题标题:
  • 图    标:
  • 注意 音乐 强 弱 心 蛋糕
  •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  
  •  
  • 预览帖子 清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