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king |
 |
 |
 |
发帖:33 |
等级:版主 |
积分:53 |
注册:2007/5/1 |
|
来源:搜狐旅游频道 去年,山西省旅行社行业亏损额超过1200万元,九成以上的旅行社毛利润还不足5%。收入增加了,但利润并未相应增加。恶性竞争的价格战,让省内旅行社跌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境地。旅游局今日公布的2006年度全省旅行社业务年检报告显示,去年,全省旅行社行业亏损额超过1200万元。
山西2006年度旅行社业务年检报告表明,截至2006年年底,山西共有618家旅行社。其中,国际旅行社43家,占全省旅行社总数的7%。2006年,全省旅行社旅游业务收入超过16亿元,但利润总额呈现出亏损状态,为1234.6万元,其中,国际旅行社亏损78.2万元,国内旅行社亏损1156.4万元。
“竞争激烈,使得旅行社利润被人为摊薄,目前,九成以上的旅行社毛利润还不足5%。此外,小规模旅行社太多,一些旅行社甚至在家里办公,成本支出非常少,而大的旅行社则不同,不仅需要较大规模的办公场所,有的还有许多老员工,在经营成本上的支出较大。”谈及亏损的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旅行社负责人表示,作为老牌旅行社企业,他们虽然在品牌上得到了游客的认可,却无法在报价上与一些中小旅行社竞争。由于成本支出的不同,一些小旅行社在微利的前提下,还能挣到一些钱,而大旅行社可能就要亏损。在这种情况下,大社、老社要实现盈利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山西省旅游局行业管理处负责人对此持同样的看法———旅行社之间互相削价竞争,发生了零团费、负团费现象。这样的结果是虽然旅行社的业务量提升了,但利润并没有增加。而长期的削价竞争也形成了恶性循环,旅行社没有一定的资本积累,导致“小、弱、散、差”等问题的普遍存在。
业内人士认为,要改变削价竞争这一局面,就要通过市场整顿,建立以价论质的价格体系,实现明白消费。同时,通过合同的规范,让消费者清楚地知道,花多少钱可以享受什么样的服务。而旅游主管部门要在实现调控和行业自律上下足工夫,对零负团费、虚假广告诱导游客等现象进行整治。一些旅行社负责人也呼吁,旅游作为一种无形的商品,其购买过程就是消费过程。游客在出行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质价比,更加理性地进行旅游消费。
[本贴被作者于2007-6-14 17:30:56编辑] |
|

人生,总是充满了挑战,要练就从娃娃练起,让砖头和瓦片来得更猛烈些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