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有问必答|票!票!全!|旅游曝黑台|旅行社交流|导游天地|说吧聊吧|时尚生活|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旅游新闻 > [转贴]圆明园西区明年开放 “九洲清晏”胜景再现

[1]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旅游新闻 本帖属于:北京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主题:[转贴]圆明园西区明年开放 “九洲清晏”胜景再现 楼主
冷树叶 离线
发帖:304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570
注册:2006/12/31
圆明园西区明年开放 “九洲清晏”胜景再现

时间:2007年11月08日 15:37  作者:  新闻来源:北京晨报

圆明园西区明年将向游人开放。其中,“九洲清晏”中的“坦坦荡荡”景区、碧澜桥(图)等6座桥涵在清理、修复与归安后,展现在世人面前。昨天(6日),记者从圆明园管理处了解到,上述景观的设计施工图已经完成,并已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审批。

“坦坦荡荡”遗址、碧澜桥等6桥将获“重生”

圆明园西区有哪些遗址

●关闭原因 景区破坏严重

圆明园西区,也就是广义圆明园三园(长春园、绮春园、圆明园)之中的位于西北方的圆明园。虽然圆明园遗址公园从1988年起已经开放至今近20年。但是以该园命名,也为世人所最熟知的圆明园,却只对外界开放了福海等局部范围。

据中国圆明园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介绍,该园当时之所以没有对外界开放,主要是因为破坏最为严重,除了遭受当年的兵火之灾外,之后一直到“文革”期间的盗砍树木,盗采古迹石料,填湖造田等破坏,以及当时大量的居民住户尚未拆迁,使最为经典的圆明园一隅已无“景观”可看。“这也是当时遗址公园逐步开放了长春园、绮春园、福海等景区,对外惟独没有开放圆明园全部的原因。”

●遗址清理 工作暂时搁浅

从2003年春,包括圆明园一园、长春园含经堂等遗址的考古勘探工作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作为为数不多的参与者之一,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肖金亮透露,从2003年8月起,圆明园“九洲清晏”中的“坦坦荡荡”景区、碧澜桥等6座桥涵已经开始正式挖掘。截止到2004年3月,通过对比历史资料,研究挖掘出的建筑构件,上述遗址已经清理挖掘完成。

原有建筑如何被复原

●科技手段 原建筑可虚拟重建

据修复的现场专家和技术人员介绍,在“坦坦荡荡”景区与碧澜桥的遗址清理复原中,运用到了大量的科技手段。郭黛姮表示,这些科技成分不但帮助了遗址的正确复原,也将使过去学者间的争议、分歧降到了最低点。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臧春雨称,在碧澜桥的修复中,运用了极为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该技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原有建筑的虚拟重建,大大提高了遗址残损构件复位研究的效率。

●桥面修复 栏板与望柱曾无法连接

臧春雨透露,在当初碧澜桥遗址出土后,其它施工单位也在遗址的出土构件基础上,进行了整修复原,“但由于难度较大,该设计方案与历史原貌出入较大,导致桥面建成后桥栏板与望柱无法继续安装。” 而正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该技术手段避免了过去手工对遗址构件反复的拼接过程。“通过在碧澜桥复原中的运用,已经证明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计算机虚拟归安方法能在不触及文物的条件下进行遗址的测绘研究。”臧春雨乐观地说,“这样,既减少了保护干预中的不必要破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复原方案的精确性,也使过去反对遗址复原者的担心彻底消除了。”

遗址复原并非“造假古董”

●“废墟也是经过整理出来的”

对于一些学者所表示出的反对圆明园复建,认为“废墟本事就是一种象征和美感”等观点,肖金亮、臧春雨等活跃在圆明园遗址修复第一线的研究人员称之为“直面废墟论”。

肖金亮称,“直面废墟派”其实是竖了一个“假靶子”。“废墟也是经过整理出来的,古希腊的很多世界闻名的遗址都是经过整理、修复与归安后才成为今天呈现在人们眼中的样子。事实上,包括西洋楼、大水法等有象征意义的圆明园现有遗址,也都是经过挖掘整理过的。否则,看到的只能是一堆瓦砾。没有任何美感可言。”

肖金亮举了个例子。2000年秋天,他跟随郭黛姮教授去现在的“九洲清晏”中的“坦坦荡荡”景区现场去做调查,“当时,进入视线的是一片荒草和满目的酸枣树。根本看不出任何的遗迹样子来。”肖金亮说,“相比之下,我们还是专业人员。我们都看不出来,更何况普通游人了。”

在他看来,“直面废墟派”反对异地重建,造假古董,其实,这一点,在建筑设计界已经形成了共识,并不存在争议。肖金亮说,“主要的争执点可能还是在于担忧恢复重建会破坏原有的遗迹。”

●科技手段复原不会破坏遗址

肖金亮认为,今天的科技手段已经可以解决圆明园遗址保护中的这些争议。“除了碧澜桥遗址的清理复原,我们还有很多做法可以消除这些争议,将建筑遗址利用展示。

“过去的做法有很多种,比如直接在原址上翻新,这种方式由于直接破坏了原有遗址已经被人们所渐渐抛弃;再一种方式就是在遗址上搭建一个遮阳避雨、类似工棚一样的‘工棚式’”。 肖金亮解释,但是对于圆明园,“这种方式也不是很适合。圆明园中类似遗址太多了,全是工棚即不美观,也不现实。”

●“不破坏景观式”可谓两全其美

据他介绍,在圆明园中目前已经使用的修复方式还体现在对含经堂的保护上。这也是一种传统的有效方法。就是用一些整理出的残余构件,把遗址的“台子”等基础搭建出来。不再做任何破坏人为景观的复建。

“在此基础上,就是利用现代化的钢结构。把遗址清理出来,并予以保护,而利用钢结构大跨度地跨过遗址,在遗址之上复原古貌。既保护了遗址,又恢复了古建的样式,让人们有一个直观的对照,可谓两全其美。”肖金亮说。

今后圆明园遗址如何保护

●遗址复原 整修工作“有法可依”

针对媒体以及外界所称的遗址复原的反对之声,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魏怀中昨天明确表示,有关媒体报道的圆明园在争议中重修的说法,“并不确切。”

事实上,作为圆明园的管理者们,一直都认为自己是在做应该做的事。遗址的挖掘、修复完全是在2000年国家相关部委、北京市政府等部门正式通过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范围内的应有之义。

李景奇,现任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的党委书记。作为圆明园管理处前任主任,当年的环评风波,曾经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事后,在一篇题为“《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是圆明园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基本依据和基本手段”的文章之中,李景奇表示,“圆明园遗址保护整修工作目前面临的人为困境,已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与遗址公园的建设搁置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并声称,“《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是圆明园遗址保护与遗址公园整修的纲领性文件。动摇《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将直接导致圆明园遗址保护与整修走向思路混乱、工作停滞,将给圆明园遗址的保护与整修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11/9 9:11: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圆明园西区明年开放 “九洲清晏”胜景再现 沙发
冷树叶 离线
发帖:304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570
注册:2006/12/31
●整修原则 须“体现历史的真实性”

被圆明园的历任管理者所奉为圭臬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通过于2000年。一直以来,“古建恢复10%”等一系列争议便渊源于对该规划的解读之中。

2000年3月9日,在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汪光焘等分管市领导的主持下,圆明园召开了由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院、清华大学等中央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以及20多位文物、规划、建筑、园林、绿化等专家、学者参加的专家评审会。在该会上,讨论并通过了《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通过了解,规划的初稿完成者是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通过查询该《规划》,圆明园规划的原则方针是“内外有别”。也就是指,“三园遗址内保护原有格局,不添新景,遗址的整修、恢复必须有利于体现圆明园历史的真实性。”三园外的规划绿地,按一般公园规划建设。

规划将遗址保护分为以下3类:遗址保护类。如西洋楼及其附近地区,是中国园林中中西合璧的范例;重点复建区保护类。除已复建者外,增加圆明园大宫门(正门)及其附近和长春园含经堂等处;其余为一般遗址保护分类。包括除上述两类外的三园内全部遗址。

在专家中存在“古建恢复10%”不同解释、争议的那一条,条款原文为:“古建的恢复。本着宜少不宜多的原则,恢复功能需要的少量建筑,恢复建筑面积控制在古建筑遗址面积的10%以内。”在圆明园的管理方看来,比起规划中的“古建筑遗址面积的10%”,目前所做的遗址修复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圆明园管理处的副研究员宗天亮告诉记者,“规划中所称的不超过遗址的10%,换算出来其实就是14000平方米的面积。截止到目前,圆明园已经恢复的遗址大概有2000平方米左右。占的面积还不到10%中的0.9%。”

对于围墙到底算入不算入10%的争议,宗天亮解释,认为围墙也包括进入10%,这是过去的一种误解。其实,正确的理解方法一直是“古建恢复10%”不包括围墙。

谈到一些生态学者、以及“直面废墟论”的某些观点,赵军表示,那也只是一种片面的看法而已。

如果圆明园里满是荒草和豹子、老虎等动物,也就失去了她遗址公园的意义。慎重论证并予以立法的《规划》明确要求的是,以保护遗址为纲,公园就要从属于遗址保护。 (特约记者 范睿平 本版图片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不幸的是,这一世界名园于1860年10月惨遭英法联军野蛮的劫掠焚毁,以后又经历了无数次毁灭和劫掠,一代名园最终沦为一片废墟。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积极抢救、妥善保护、科学整修和有效利用圆明园遗址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一直倍受关注。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公园,既具有重大的政治历史价值,又是一处难得的旅游胜地。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11/9 9:12: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共2个,每页10个,1/1页 [1]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论坛跳转: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旅游新闻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 密    码:
  • 主题标题:
  • 图    标:
  • 注意 音乐 强 弱 心 蛋糕
  •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  
  •  
  • 预览帖子 清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