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呆 |
 |
 |
 |
发帖:13 |
等级:浪迹天涯 |
积分:15 |
注册:2006/11/13 |
|
7月30日 敦 煌 晴 敦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丝绸之路河西道、羌中道(青海道)、西域南、北道交汇处的大边关要塞。从敦煌东北行过安西,为通向中原的河西大道;西出阳关,沿丝路西域南道与新疆的若羌县相连;西北行出玉门关,沿西域北道可通往哈密和罗布泊;敦煌南行经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逾阿尔金山,则直达青海省的格尔木。 敦煌历经了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景观。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尽管在来之前我们都有心理准备,但真正面对那些美仑美奂的壁画和雕塑的时候,我们还是被折服了。数千年前的中国人已经有如此高超的技艺,创造出这样精美的震惊世界的艺术宝库。可以说每一座石窟都是一个故事,同时它也反映了一段历史。墙上的壁画多来源于佛经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所以说一幅画就是一本书,每一个细节都有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专职讲解员是非常优秀的,他留给我们的印象同样深刻。他来到敦煌已经7年了,对敦煌的理解不像很多的讲解员那样死记硬背资料,他完全像一名学者在给一群学生讲授敦煌学。他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了解了莫高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他为我们选取的十个石窟是具有代表性的,有艺术最高峰的唐代石窟,有艺术风格粗犷的北魏石窟,也有艺术表现力相对较差的清代石窟。不知洞中一日,世上已十年,两个多小时的参观似白驹过隙,大家流连忘返,来时的辛苦与颠簸都随风而去。更有数人表示要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敦煌研究事业,足见它的魅力所在。从研究者的角度来说,敦煌确实是一个值得终生研究的课题。从1900年被发现到今天敦煌的经卷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称为各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喜也有忧。喜的是世界各国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了敦煌,了解了中国的佛教艺术,经卷也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忧的是原属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却由他人保存,何时才能让这些人类艺术瑰宝团圆回家。国家积贫积弱的时候,我们连祖宗留下来的资产都难以保全。今天,敦煌学在日本的研究水平超过中国,这无不让我们汗颜。 100多年的敦煌文化史也是中国文化的伤心史。1900年道士王元录无意中发现藏经洞,洞中藏有西晋到宋代的佛经、经、史、子、集和绘画作品4万多件,其中多为手抄本和孤本,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佛教的发展史、中国书法史、绘画史和对一些典籍的校对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但是其中精华部分已经被英、法、俄、美和日本等国的盗宝者窃取,中国目前只藏有8000件左右,且多为残本。西方人对敦煌的了解就源于这些被盗的经卷,今天我们还能在敦煌看到络绎不绝的外国人,他们更多的是以一种朝圣的心情来到敦煌,来到莫高窟。导游给我们讲述了一件真实的事情,有一批外国人来到敦煌参观,看到那些残缺不全的精美壁画时泪流满面,他们既是为艺术而感动也是为这样精美的壁画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伤心落泪。与此相对应的是很多国人来到敦煌,看到这些壁画却大呼花了100元门票不值,听到这样的事情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参观完以后我们每一个人都至少买了一本关于敦煌的书籍,同行的沈君买了若干(有书、DVD 、VCD…… )。因为我们觉得这么短的时间我们对敦煌莫高窟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莫高窟是一个文化遗产的集合地,在这里我们可以学习,可以思考,喜欢热闹无心学习、无心向佛之人还是不要去了,免得给当地导游留下笑柄,贻笑四方。不过提醒大家,敦煌的书是可以砍价的,我们大家买了好几种价位的同一本书。 敦煌的另外两个著名的景点是鸣沙山和月牙泉。鸣沙山距离敦煌市区不过5公里,此地的沙子多为中空的,有风吹过的时候会发出响声,因此得名。下午三点钟我们出发了,来到鸣沙山脚下还是很难想象这些山丘是由沙子堆积而成。骑上骆驼缓步上山,思绪随驼铃声在沙漠中越传越远,仿佛回到千年以前,我是那商队中一员,头顶烈日,辛苦奔忙于东土与西域之间。站在山顶,俯瞰两边,一边是绿树成荫,一边是无边沙海,大自然的奇观在此完美的结合,令人叹为观止。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的乐园。从那年我月牙泉边走过,从此以后魂儿绕梦牵。也许你们不懂得这种爱恋,除非也去那里看看。…………” 就是这首歌让我对月牙泉充满了期待,想象那沙海中千年不枯的一泓清泉,清澈见底,星星月亮印在泉中。骑骆驼大概15分钟就到了月牙泉,梦随之破灭了。现在的月牙泉比电视中说的还要小了,月牙儿也只能靠想象才能看得出。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月牙泉可能在未来的一段内永远的枯竭,这个自然界的奇观也将在人类的力量下渐渐的消失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月牙泉,今后她有可能只能存在我的梦中,存在那首歌里。从月牙泉回来我怅然若失。距离是一种美,人们往往要拉近这种距离,到头来留给自己太多的遗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