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有问必答|票!票!全!|旅游曝黑台|旅行社交流|导游天地|说吧聊吧|时尚生活|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 [转贴]走过美国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本帖属于:美国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被推荐到:纽约(New York)简介 第90楼
完美 离线
发帖:146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682
注册:2006/8/17
  朗派镇阿拉巴马山口树林中的第一个早晨是在帐外林间不绝于耳的鸟鸣声中,还有朗派镇东边高耸的白山山脉顶端照射下来的第一缕阳光里开始的。
  
  早早起来吃完饭,把东西都收拾好,塞进包里,然后就背着我的全部家当小心翼翼,尽量不被别人察觉地潜出树林来到大路上。
  
   我先到位于朗派镇的美国森林管理局朗派管理站(Range Station)申请入山许可。惠特尼峰以及整个内华达山脉都由美国森林管理局负责管理。惠特尼峰是美国非常著名的一条登山路线,访客众多,为了保护这一带的自然环境,美国森林管理局特别制定法规限制人数。入山费虽然只有十五美元,但限制每天入山人数不能超过160人。从每年五月到十月底,气候和登山路径状况最适宜登顶的这一段时间里,申请人数如此之多,以致从二月初就需要提前申请,而且还不能保证申请得到。
  
  但我现在来得时候正是淡季,很少有人来登山,所以也就不用提前预约。进了395公路旁朗派森林管理站的平房,发现里面居然没人值班,大概现在还是大雪封山,这里也就没什么事可做,不需要专人守候。无人的森林管理站柜台上放着一叠入山申请表,还有一张说明书,我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将入山日期,预定逗留天数,姓名住址电话,紧急联络人等一一填好,放入管理站门口的一个木盒子里就算手续完成了。
  
  投申请表时,看到在木盒子上方的墙上贴着张告示;告示上印着一个身材魁梧,笑容灿烂,背着登山包正在攀岩的登山者的照片。这位叫史蒂文的登山者在一个多月前独自攀登惠特尼峰时在山里失踪,森林管理站组织的搜救活动一无所获,因为大雪,森林管理站的搜救活动无法继续,经推测史蒂文估计已经丧生,告示上特地要求任何发现史蒂文遗骸遗物的登山者立即向管理站报告。
  
  这么看来我现在填的表格,与其说是为了让森林管理站便于管理入山人数的入山证,倒不如说更像是在出了意外时的身份表。


完美,我所追求;过程多痛,我都承担。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3/26 9:43: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第91楼
完美 离线
发帖:146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682
注册:2006/8/17
  办理完入山证,我坐在森林管理站门口的长椅上开始等待。我是想看看能不能在这遇到别的登山者。从朗派到开始攀登惠特尼峰的山脚处大约还有二十多公里路程,步行的话够我走上大半天的,如果能遇到别的登山者,一路上可以结个伴不说,至少可以搭个顺风车,节省不少时间和体力。
  
  等了大半天,中午已过依旧一无所获,看来今天是没什么希望了,于是我决定还是先走过去再说。
  
  我又来到昨天去过的麦当劳吃中午饭。在麦当劳时,一个当地人看到我的装束就问:“你是来爬惠特尼峰的吗?”,我点点头说是,那个人看着我说:“你怎么选现在?现在是爬这座山最糟糕的时候。”
  
  我透过麦当劳西面整面的落地窗,远远眺望着如参差犬牙刺向乌云低沉天空的惠特尼峰群,顶峰一带倒也看不到多少雪,不过这不说明什么,那一片坡度陡峭,狂风肆虐,根本就存不住什么积雪,在到达顶峰之前我先得在山坳斜坡上行进很长一段路程,那里现在的积雪状况我坐在这里是一无所知。
  
  吃完饭再到朗派镇上的一家商店补充了些食品。本来还想看看能不能换双靴子,可是一条街问下来依旧是一无所获。唯一一家有靴子卖的地方架子上放着几双筒长过膝,表面皮革上雕满琳琅花纹的牛仔靴。这些花里胡梢的牛仔靴穿上拍电影是足够了,可要是用来登山却实在是差得太远。这家店的老板好不容易才在一处角落里找到两双还象会事的登山靴,不过都尺寸不对不说,还贵得离谱。在这种偏远小地方也是没办法的事,无奈中只好还是穿着我那双就快磨穿鞋底的靴子上路了。
  
  四点钟左右,我离开朗派,顺着惠特尼入山路开始往山脚处走去。
  
  出了镇子还没走多久,一辆老旧得车体油漆都已经快脱落光的面包车在我身边停下,驾驶座上一个褐色头发,声音低沉,面容和善的白人中年男子问我需不需要搭车。我喜出望外,连声道谢。那中年男子让我把背包放到车子后面,我打开面包车侧门,里面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种机械修理工具,我小心翼翼地把背包放在那些工具上面,尽量不要沾染到地板上四布的油污。
  
  放好包,坐进驾驶室里。这位中年男子叫里奇(Rich),职业是机修工,家住阿拉巴马山后的一处小牧场里,现在就正是在回家的路上。里奇知道我是要去登惠特尼峰后就不假思索地再次对我说:“现在可不是爬惠特尼峰的好时候,你知道为什么吗?”
  “大概是因为太多积雪的缘故。”我回答到。
  “不完全是,”里奇开始耐心向我解释到,“今年冬天下的雪要比往年多,最近天气也不稳定,时冷时热,山上整个冬天的积雪层很不稳定,雪崩很多。而且现在积雪开始融化,山上的岩石土层都很松软,落石也很多,非常危险。说起来,你就算十二月,一月天气最冷雪最大的时候来爬惠特尼峰也要比现在安全。”
  “我知道,不过既然已经到了这里,我还是想试下再说。”
  里奇见我并不为他的言语所动,显得有些失望地问我,“你带了无线电对讲机吗?”
  我摇摇头,于是他很认真地说到:“那么如果你在上面遇到了意外怎么办?这可不是座好对付的山。我在这里住了将近二十年了,对这座山知道得一清二楚,你应该相信我的话。”
  “里奇,谢谢你的关心,我知道你是对的,只是我走了很远到这里就是为了爬这座山,既然想了要去做,却连试都不试一下就放弃,这不是我的性格。不过你也不用为我担心,我并不是要来这里冒险,如果上面的情况确实是超越了我的能力的话,我知道如何去放弃的。”
  里奇听了点点头。他把我送到离山脚还有一段距离的一处岔路口,告诉我右边是进山的道路,一直能到山腰处。但从左边的岔路走进去有一处公共宿营地,我晚上可以在那里宿营。里奇临分手时告诉我,晚上这里会很冷,如果实在是受不了尽管到他的住处去“来我家喝杯热咖啡暖和暖和也不错。”我笑着和他约定,不管成不成功,从山上下来都要去他家坐坐。
  
  和里奇道完别,他开车转了个头回家去了。而正当我准备往里奇说的宿营地走时,一辆轻型越野车迎面驶来,我连忙拦住车,想打听一下宿营地的情况。
  
  车里坐着两个从洛杉矶来的白人女孩-米歇尔和艾雯勒。她们告诉我那处宿营地还得走一段才能到,而且那里也没有什么设施,她们本来打算去那里宿营,可是刚去看了下觉得不满意,最后决定还是回朗派镇住旅馆。听她们这么一说,我想与其如此那不如直接往山里去,今晚就在入山道路边上找块地方宿营算了。
  
  我背着包顺着公路往山脚走没多久,刚才遇到的那两个女孩又开车追了上来。她们说上山的公路已经封了,从这里到封山口还有一点距离,她们刚才商量了下愿意捎我到封山口。我连声道谢,上了她们的车,没多久就来到山脚处,通往惠特尼峰的入山口。入山口的公路正中立着块“道路封闭”的标识板,边上是处简易停车场,散停着几辆汽车,想必是其他登山者留在这里的。
  
  下车挥别米歇尔和艾雯勒,我在路边坡下的一片松林中找到处还算隐秘的宿营地。
  
  刚才离开朗派时还天空晴朗,可是在向着惠特尼峰进发的路上就看到道路前方的山中云雾密布,平日可以清晰见到的惠特尼峰踪迹全无,等到了山脚时天空已是乌云笼罩,寒风嗖嗖,在宿营地用汽油炉烧水下面条时,天空中竟然洋洋洒洒飘起雪花来。我在细雪中躲在一颗松树下赶快吃完热乎乎的面条,就早早钻进了帐篷里,躺在睡袋中考虑着下面的计划。


完美,我所追求;过程多痛,我都承担。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3/26 9:43: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第92楼
完美 离线
发帖:146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682
注册:2006/8/17
接近山脚时的情形,惠特尼峰就在图片正中的云雾中。


完美,我所追求;过程多痛,我都承担。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3/26 10:01: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第93楼
完美 离线
发帖:146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682
注册:2006/8/17
入山口,路面山放置着道路封闭的标识
入山口,路面山放置着道路封闭的标识


完美,我所追求;过程多痛,我都承担。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3/26 10:15: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第94楼
完美 离线
发帖:146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682
注册:2006/8/17
  其实我所谓的计划一路上早已在心里重复过无数遍。惠特尼入山公路(Whitney Portal Road)从山脚一直盘旋着深入到山腰处约海拔2,250米处,然后从公路尽头开始有一条17公里长的登山道指向海拔4,417米的惠特尼峰顶。有公路一段应该没什么大问题,顺着往上走就是了,现在的问题是从山腰开始的这段路程。
  
  山上的积雪以及登山道的状况依目前得到的各种消息来看不容乐观。我的计划是先抵达公路尽头的登山道起点,在那宿营半宿,于凌晨出发,争取于中午前登顶,然后立即返回山腰宿营地。这样算来,单程17公里,也就是说往返全程需要走34公里。按照以前的经验,我在山地徒步行进的速度约为每小时三公里,甚至还能更快些。一天34公里的山路对我倒不是个问题,我以前最好的记录是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半,用14个小时走了五十公里山路。不过那是在毫无积雪困扰的夏季,我雪地徒步行进的经历虽然不是很多,但以前那些有限的经验已经足够让我明白雪地行进的艰难和缓慢。
  
  不过此时此刻,我也不去想些无用的事情来自寻烦恼。反正在山脚什么也不知道,这些天气温都开始回升,或许山道上的积雪已经化了不少也说不定,明天先上去看看再说。
  
  第二天是四月十一日农历二月十四,早上六点起来,七点半就已背着大包沿着入山公路开始进山。
  
  入山公路紧紧贴着峭壁,路面上布满了山崖上滚落下来的大小石块。内华达山脉的地质构造非常脆弱,地震频发,二百五十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更是将山体表面的岩石层耕梨得支离破碎。冬天山体表面的积雪到了气温转暖的春季,白天化成水渗入岩层的缝隙处,到晚上温度降低后又重新结冰,膨胀的体积一点点将岩石缝隙撑大。第二天被撑大的缝隙渗入更多的水,晚上再结冰将裂缝撑得更大,就这样周而复始最终竟能将巨大的岩层峭壁肢解成大小碎石,四处滚落。看着道路上的遍地碎石,还有一旁山崖石壁上纵横交错的裂缝,不得不感慨起老子所说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
  
在上山途中


完美,我所追求;过程多痛,我都承担。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3/26 10:16: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第95楼
完美 离线
发帖:146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682
注册:2006/8/17
盘山公路上布满了落石
布满裂缝的山壁
被当中截断的石柱


完美,我所追求;过程多痛,我都承担。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3/26 10:18: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第96楼
完美 离线
发帖:146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682
注册:2006/8/17
  走了一个多小时后,开始进入深山。本来从早上开始一路上山外还是蓝天白云,阳光明媚,可是走着走着,在近山腰处,公路一拐角,沿着一条深峡折进山中时,迎面立刻浓密云雾一片,头顶的天空整个一下子阴了下来,旁边近在咫尺,堆满积雪山峰的顶端都被遮掩着若隐若现。
  
  继续前行,进入云雾中,四周又渐渐开始飘起鹅毛雪花,公路上也开始出现积冰,随着高度的增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厚。最后路上的积冰变成厚厚的积雪,快走到公路尽头时,路上的积雪竟然厚约半人多高,埋掉路旁的道路指示牌的大部分杆子,只露出最上面的牌子在外面。
  
  道路上的积雪中间有一条被前面的那些登山者踩出来的,布满各种脚印,在一片雪白中略现肮脏的狭窄路径。我小心翼翼地踩着别人的脚印往前走,有时一不小心踩到还没被踩实的积雪处,腿一下子就会陷下去大半截,连忙拔出来时,靴子里已经灌满了积雪。
积雪公路


完美,我所追求;过程多痛,我都承担。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3/26 10:20: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第97楼
完美 离线
发帖:146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682
注册:2006/8/17
公路尽头的山中景象


完美,我所追求;过程多痛,我都承担。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3/26 10:21: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第98楼
完美 离线
发帖:146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682
注册:2006/8/17
  我花了约两个多小时终于在中午时冒雪抵达了惠特尼入山公路尽头,登顶山路的起点。
  
  我到达后做的第一桩事就是赶快设营。明天拂晓前就预定出发,所以今天得早早睡觉,为明天的行动做好准备。
  
  在洋洋大雪中,我在雪地中的一棵枝冠繁盛的松树下找到了小小一片没有积雪,倒是铺满了柔软松针的平地,紧靠着松树支好帐篷。帐篷旁边立着块注明附近有狗熊出没的警示牌,不过这样的大雪天想必狗熊们还在冬眠,反正它睡它的,我睡我的,大家互不干扰就是了。
  
  帐篷设好,弄了点面条吃,时光尚早,决定先顺着登山道试着走一段,熟悉下环境,顺带侦察下雪情路况。
  
  没想到走没多久就发现一切要远糟于我当初的预计。山道狭窄陡峭,没有什么明显标志,经过一冬雪雨破坏后,不少路段难以辨认,有的被不断飘下的积雪覆盖住,有的又被山上积雪融成的小溪冲成一截一截 。在可视度极差的夜晚很难看清。虽然我也曾经考虑到这点,特别把登山的日子挑到农历十五月圆之夜。可是现在看来这山里的云雾不像会很快散去的样子,而且有很长一段路途在山的背阴处,即使有月亮光也帮不上什么忙不说,不用多想也知道那些地方的积雪一定更加严重。
  
  对于登山道简短的考察一下子让我真正开始踌躇起来,觉得看情况我大概得更改计划了。但前面的实际情况到底怎样也还不是很清楚 ,就这么放弃毕竟不甘心,心里寻思着管他的,明天先上去再说,实在不行再撤。
  
  当我正蹲在营帐边的一条小溪旁,边洗着炊具边考虑着现在的状况时,前面的山道上突然传来人声,有人从山上下来!我心中一喜,这下可以搞清楚前面状况了。
  
  我赶着跑到路边,看到前方的积雪山路上下来一男一女两个全副武装的登山者。他俩那套行头装备绝对专业;全套高级防寒登山服,雪地专业靴,比我的背包还要大的专用登山包外面挂满了登山绳,冰镐和其它装备,这架势就算去等比惠特尼峰还要高一倍的珠穆朗玛峰都绰绰有余了。
  
  我大声地向他俩打了招呼,问他们:“你们上到山顶了吗!?”他俩都显得幸福而自豪的点头称是。
  
  我祝贺完他俩后再问:“你们一共几个人结伴?”他俩告诉我他们一共六人,后面还有四个人马上下来。
  
  我最后问到:“你们一共花了多长时间?”这次我得到的回答是:路况很糟,他们一共用了四天;三天上,一天下。
  
  听到这里我就什么都不用再问了,唯一做的就是立刻收帐打包下山,登顶计划就此放弃。
  
  原因很简单,我根本不可能在雪山上待上四天三夜。且不说我没有带那么多食物,我的帐篷睡袋也不能应付高寒强风的环境。要在雪深路陡的山路上走这么久,光我脚上那双眼看着就要磨穿的靴子就有可能随时要我的命。
  
  背着包又重新走回到早上来得路上。遗憾,心中有一些,但却并不懊悔,因为我至少已经尽力而为了。
被积雪掩埋了大半截的登山道起点指示牌


完美,我所追求;过程多痛,我都承担。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3/26 10:22: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第99楼
完美 离线
发帖:1464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682
注册:2006/8/17
雪雾迷山


完美,我所追求;过程多痛,我都承担。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3/26 10:23: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共292个,每页10个,10/30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论坛跳转: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 密    码:
  • 主题标题:
  • 图    标:
  • 注意 音乐 强 弱 心 蛋糕
  •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  
  •  
  • 预览帖子 清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