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有问必答|票!票!全!|旅游曝黑台|旅行社交流|导游天地|说吧聊吧|时尚生活|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 [转贴]走过美国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本帖属于:美国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被推荐到:纽约(New York)简介 第280楼
驻马江南 离线
发帖:255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75
注册:2006/6/14
新奥尔良市中心办公商业区的楼群。许多窗户都碎了用木板在挡住,这些楼大都依旧处于关闭状态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方向错了的单行道(oneway)标识。不过我很喜欢这个美丽的错误,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释,看了令人遐想不已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驻马江南看桃花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8/15 11:07: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第281楼
驻马江南 离线
发帖:255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75
注册:2006/6/14
新奥尔良的灰狗巴士站,我在正驶离新奥尔良的巴士上拍的。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驻马江南看桃花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8/15 11:08: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第282楼
驻马江南 离线
发帖:255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75
注册:2006/6/14
以下非正文

-----------------------------------------------------------------------------------


  刚好因故滞留途中,上来看大家都催更新,实在是没有写什么,就汇报一下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9号傍晚在浦东机场接哈妮和乔伊,相见如旧,都很开心。
  
  第二天上午至他俩下榻酒店带他俩去办些诸如换币之类琐事时,才得知他们早早就起来在附近街道转了半天了。看得出第一次来中国的他们对一切都很新奇。
  
  下午,即需赶往火车站出发。但出发前发生一点意外,带乔伊去南方商城星巴克买咖啡,在路边乔伊下出租车开门时,将路边窜出另一出租车后视镜刮掉一点漆,那出租车司机却一口咬定其车门上一撞痕也为乔伊所为,周围目击众人及赶来的警察经现场勘测后都认定其所言有诈,但那出租车司机抵死耍赖,警察无法,按程序只能将双方都带回警局再作处理。但是我们火车发车时间将至,实在无法拖延,最后只能付给那出租车司机两百块钱才得以脱身。出师不利。
  
  上火车一路西行,乔伊对路旁景色风光兴趣盎然,他将我们床头的车窗玻璃里外擦拭一新,特别是火车一路停站时间极短,每次车一停,乔伊就拿瓶水和纸巾下车到我们窗口外分几次才将车窗外侧擦完。
  
  半途又节外生枝,哈妮水土不服,得肠胃病,我们不得不临时取消原定行程,滞留在成都。真可谓一波三折。
  
  对于这些意外我倒没有觉得什么意外和麻烦,路途就是这样,所以我总还会安排第二,第三选择,告诉哈妮尽管安心养病,不用担心。就在我考虑下步计划时,哈妮和乔伊却都已经喜欢上了成都。他俩早上都会在成都大街上散步良久,晚上乔伊甚至一人走进附近居民区,看那些在街头巷尾纳凉的普通成都居民们。他很高兴地告诉我很多人都会大方地向他打招呼,没有一点做作和冷漠。
  
  在成都的一些亲友得知我来,都来看我。一起到一家叫做“钦善哉”的餐厅吃中饭。各色菜肴上桌时,哈妮和乔伊惊奇不已,他们说原来中国菜可以这么好吃又好看。哈妮是富家女出身,对饮食很挑剔,我在她家时从来看她饭量很小,可这次她却吃了不少,每道菜都必尝试,反正我是从来没见哈妮食量这么大过。而乔伊吃完心满意足地告诉我,他回了美国是再也不会去那里的中餐馆。
  
  乔伊喜欢吃肉,今天中午我带他去一家叫“金汉斯”的烤肉自助餐厅吃午饭。这家餐厅有自酿黑啤,乔伊一喝大喜过望,他说在美国都没喝过这么好的黑啤酒,可以和正宗德国黑啤媲美了,最后我俩一共喝了六扎。
  
  乔伊和哈妮现在很高兴能在成都逗留。乔伊告诉我一个细节;当他在街头漫步时,看到不少街头商人把坏了的水果蔬菜丢在一边。乔伊说这在墨西哥,南美还有许多其它国家马上就会被人捡走,可是在成都的街头却没人理睬,“这说明这个城市没有贫民,我可以看得出来,也许他们并不富有,但没人缺衣少食,这真是太好了。”
  
  乔伊喜欢一大早就独自溜达到路边的小店里买包子吃,晚上去街坊游荡,他告诉我,这个城市洋溢着一股轻松自然的气氛,路上的行人也显得悠闲从容。成都的食物美味又廉价,女人们漂亮又自然,他要是独身又年轻十岁的话就留下不走了。
  
  路上我们聊起了各种事情,当然有好有坏,比如在火车上,一次乔伊站在车厢连接处抽烟时,旁边一老妇居然就让她带的小孩就地小便,而且还尿到了乔伊鞋子上也不说什么。乔伊当然有些恼火,想不明白她为什么那么做。事后我听了乔伊的抱怨当然也想不明白,于是告诉他:“也许那个老妇人没有受过教育,没有什么卫生观念吧?不过我不会去责难她,因为这就是中国。就像是你出机场时看到了世界上最新的磁悬浮列车,但现在也看到了这些在落后国家才见得到情景。我是个中国人,这对于我来说是无法选择的,所以我只能接受这一切。不管是好还是坏,他们都是我的人民,如果觉得不好那就去做些什么改变他们,而不是坐在一边指着他们批评和抱怨,我个人很讨厌这样。”乔伊听了也赞同道:“就是你这么说的,我去很多国家,也是听到他们很多人跟我说;你们美国如何先进如何好,但他们就只会说却什么都不做。如果他们真这么想那就去做点什么,那是你的国家,你不在乎谁还会在乎?”
  
  虽然滞留成都完全是个意外,但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很为这个意外而惊喜。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发现和感受,每天的喜悦也在不断增长。中午吃完饭回酒店路上,我说打从哈妮生病,行程改变那一刻,我就一直是用正面积极的态度对待这一切。乔伊说他也是,学会享受一切,甚至这些意外和波折,所以从来就不会有失望,而最初的挫折也会像现在这样最终转变成美好。
  


驻马江南看桃花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8/15 11:17: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第283楼
驻马江南 离线
发帖:255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75
注册:2006/6/14
  哈妮的病好了,我们又要上路了,出发前上来和大家交待一下。
  
  诸位的关心和问候我都转达给了哈妮和乔伊,他们都很高兴。
  
  “Easy”在英语里还有“轻松,悠闲,自在,平易,从容”等等意思,所以新奥尔良的一个别称就是“Big Easy”。而现在,我们三人一直认为成都就是中国的“Big Easy”,而且在某些方面成都要远较新奥尔良更Easy。哈妮两口子游历广泛,虽然他们的中国之旅还只是个开头,但已经很确定地告诉我,象成都这样的城市在全世界也是少有,虽然奇怪的是它在海外却没设么名声。
  
  这些天我们去了金沙和三星堆遗址,他俩得到的震撼难以形容,乔伊看到陈列柜里的那些古蜀国文物时,连声大呼:“这是玛雅!这是印加!”,参观完后,他们如此兴奋,回到酒店还谈了一晚。
  
  乔伊有腿忌,一个人去药店买止疼药。这几天成都天热,虽然没买到他要的药,但那家小药店的人看到乔伊满头大汗,以为他病了,尽管语言不通,却拉着他到药店的空调前,给他纸巾擦汗,让他尽量舒服些。乔伊事后开心,也很感动地告诉了我这些。我去锦里的星巴克买咖啡时,店里小女孩的服务认真而又体贴,不输于我在美国日本等地星巴克所领教过的,甚至更好。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成都人们的大气和从容,他们态度友好又不卑不亢,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城市,或许,虽然有不少问题,许多麻烦,但我们依旧还是个不错的国度。
  
  哈妮和乔伊简直已经深爱上了这个城市,他们决定了中途还要重新回到成都,下次再来时一定要待长一些。
  
  我收到了许多朋友短信和电邮的问候,也尽量回复,但因为路途不便和繁忙,多少会有遗漏,还请见谅。
  
  经历了一开始的各种波折,我期望坏运气就此为止,下面悬照在我们头顶的将只是幸运之星,如果没有,那也不在乎,因为我们一定能在各种境遇里找到自己的快乐。
  
  riverfront


驻马江南看桃花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8/20 14:14: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第284楼
驻马江南 离线
发帖:255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75
注册:2006/6/14
  九点半离开新奥尔良,三十多分钟后灰狗巴士就已经越过了横亘在蓬恰群湖浩瀚水面上的大桥抵达了斯莱德尔。
  
  在巴士驶过横亘整个新奥尔良的高速公路高架桥时,透过车窗,从市区到市郊,可以见到大片大片的居民区依旧是满目疮痍,空无一人。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的新奥尔良人口减少了一半,失去家财住所的许多新奥尔良居民不得不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到现在也依然无法返回家园。
  
  在斯莱德尔小镇公路边一个简易的停车站下了车,我向当地人打听了一下,得知附近就有家沃尔玛,按照指示走去那家沃尔玛看看能不能补齐在圣路易被偷掉的旅行用品。
  
  结果这家沃尔玛依旧是让我大失所望。不象在西部,南方这些大卖场的野营货架都单调乏味,毫无选择可言。我的购物单上第一项是一个大旅行背包,可是翻遍整个商场,就只找到几个小学生用的色彩鲜艳,印着花花绿绿卡通人物的双肩书包。同时我还迫切需要一个轻小便携的单人帐篷,可货架上却尽是些又大又沉的家庭用多人帐篷,调了半天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拿了个儿童用帐篷凑合,因为那是货架上我唯一能够背在身上旅行的野营帐篷。最后还买了个一个野营防水垫,一个绒布薄睡袋,一个单肩背大号马桶包,再加上两瓶水,一袋干面包圈。我就在沃尔玛门口把这些东西一股脑儿塞进新买的马桶包,然后斜背着这个鼓鼓囊囊的黑色马桶包重新上了路。
  
  我现在的路线是搭车沿着10号州际公路一直向东穿越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马州,到佛罗里达北部,然后从那里转向南,纵贯整个细长的佛罗里达州,直插到美国本土的最南端,深处于加勒比海上的小岛“基维斯特(Key West)”。
  
  在斯莱德尔镇外的10号高速公路入口处站了会儿,一辆破旧的小皮卡停了下来。司机是个套着件满是破洞的旧汗衫,又老又瘦的白人老头。这个白人老头脑袋全秃了,门牙也掉了个精光,再加上本来就瘦,整个脸都瘪成了一团。
  
  不过这个白人老头倒是自始至终一副乐呵呵的样子,我告诉他我要上10号公路往东,问他是不是去那个方向。这个白人老头自顾自地吱吱呀呀说了半天,我使劲听了半天也没弄懂一句,可看着他那副开心样子,又寻思着大概不会有错,就上了他的车,由着他去了。
  
  在白人老头的车上,我试着和他聊了下天。这个白人老头倒是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可是具体说的是些什么却一个词都没明白,唯一能确定的是;他说的大概是某种口音极重的英语方言,每一个元音都夸张地拖得很长。这让我颇有挫折感,于是换了个方式,尽量聊一些简单的话题。当我问他做什么工作时,我大致听懂了他是靠养殖某种东西维生,可是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却又没听明白。当我不解地向他请教时,这个白人老者以一副“你怎么可能会连这个都不知道?!”的神情大声向我重复着一个单词。我满腹疑惑地听了半天,正在辛苦地绞尽脑汁琢磨着那到底是什么时,脑袋中突然电光一闪;在佩吉时,莉兹向我聊起她在阿拉巴马的经历时不是曾经学说过这个单词吗?那就是“狗”嘛!
  
  这么个最简单的英语单词却花了我半天时间才明白过了,顿时我也没了脾气,看来这地道的南方口音还真不是我想像的那么容易对付。
  
  公路两旁的亚热带雨林越开越密,可我心中的疑虑也是越积越多。从地图上看10号公路一直都是沿着靠墨西哥湾的海岸线修建的,那么至少在右侧应该或多或少看得到路旁的大海,但是我们在路上走了半天,路边上不要说海湾,就连个水塘也没有。我和这个白人老头又难以沟通,不管说什么他都是乐呵呵地,而我却是越来越乐不起来了。
  
  终于,搭我的白人老头在一处岔口停下车来,看样子他要拐上旁边的支路,所以打算在岔口放我下去。我迟疑地最后一遍向他打听到:“这里还是在10号公路上吗?”这个白人老头令我绝望的依然是乐呵呵地说了一大堆我一个字都不明白话。这时也已经毫无办法,我只好拿上包下了车,走到附近的加油站一问;果然,走错路了。我要去的是东边,却被这个好心的白人老头带到了北边的59号公路上。
  
  翻出地图一查,我现在要么再原路返回斯莱德尔的10号公路边,要么继续北上,接49号公路再向南折回到10号公路,这样走要比重返斯莱德尔远上许多,不过我一向不喜欢走回头路,而且在地图上看到,49号公路恰好是从“德索托国家森林(De Soto National Forest)”中间穿过,看上去风景应该不错,而且也是个近距离接触墨西哥湾岸这一带亚热带雨林的好机会,于是我最终决定拐个大弯,继续北上,经由49 号公路再回南边。
  
  当我斜背着马桶包,手里拿着自制的一块路牌刚来到公路旁,还没找好搭车的地点,一辆皮卡就已经在我身旁停了下来。这回是个中年白人,穿件黄色T恤衫,戴付墨镜,留着长长的浅黄色络腮胡,但脑袋却没有一根头发,光秃秃地反射着闪亮的光泽,再加上他的阔鼻高额,整个人看上去活脱脱就像个寿星佬。
  
  这个中年白人是到看我手里拿着块路牌在马路边走,想我大概是要搭车,就主动停了下来。我忙点头称谢,上了他的车。路上这个白人告诉我他是在去丈母娘家的路上,在去年卡特里娜飓风中,他的房子和所有财产全都给毁了,现在是一无所有,只有和老婆住在丈母娘家。途中这个中年男子还指着窗外,让我看公路两旁一大片一大片东倒西歪,甚至被拦腰截断的林木,他告诉我说这些全都是上次飓风造成的。看到这些横七竖八倒伏在路边的树木,我再次对卡特里娜飓风的可怕威力有了清晰地认识。
  
  在59号公路上向北又走了一程,在另一个岔路口我和这个长得象寿星佬的白人分了手,接着站在车来车往的59号公路旁开始搭车。
  
  等了大约一个小时,一辆纽约牌照的重型货车慢慢停在了我的前面。我连忙上了这辆卡车,司机是个约五六十多岁,胡子拉碴的白人老司机。我连声向这个老司机表示感谢,他却说到:“我老早就知道你在这里搭车了。”我一愣,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说。那个老司机才接着说到,“刚才在前面就从无线电中听到路上别的卡车司机说这里有个亚洲人站在路边搭车,我就想;深南州到处都是些无聊的红脖子,这些红脖子是不会让这个亚洲人搭他们车的,而且搞不好还会找他麻烦。所以就开始留意起路边的你来。”
  
  “红脖子(Redneck)”是美式英语中的一个俚语,泛指生活在美国那些保守落后的乡村地带,贫穷粗鲁,没有文化,具有强烈种族主义和排外倾向的白人劳动阶层。美国南部,尤其是深南各州更是被外界深深打上了这个烙印,在很多时候红脖子这个词就是专指深南州的白人。
  
  从西部过来,一路上我听到了各种关于深南州的,耸人听闻的传说。不少人甚至劝说我尽量避开这块地方。可是当我来到这片土地,独自穿行在南方各州的乡野间时,我一路的经历和遭遇却带给我与那些可怕传闻完全相反的感受。在深南州我根本没有遇到任何麻烦,没有任何人来骚扰我,搭车也还算顺利。甚至当我大摇大摆地走在高速公路上时,过往巡逻的警察对我也完全是熟视无睹。
  
  在南方州里,唯一不断来找我麻烦的就只有这里凶猛异常的蚊子了。离开中部,越往南走草木越茂盛,等到了湿润高温的深南州时,这里更是蚊子们的天堂,它们个个食欲旺盛,胆大妄为,大白天里居然也敢明目张胆地追着我咬。
  
  这个来自纽约的老司机一路把我带到59号公路与49号公路的交叉口。下了车,已近黄昏,四周都是茂盛的雨林。看着天色已不早,决定今天到此为止,到公路旁的树林里找个地方先宿营再说。
  
  正当我挎着包沿着公路边走边留意路旁合适的宿营地时,又是一辆白色的皮卡主动在我身旁停了下来。司机叫“托德(Todd)”,是一个白人建筑工,他听说我要沿着49号公路一直往南到一百公里外的10号州际公路上时,就让我上了他的车,托德说他可以搭我往南再走三十多公里。
  
  最后托德在德索托国家森林的正中,49号公路上的一座桥梁边放我下来,他要在这里换上另外一条往东的路。临别时托德告诉我,这座桥下面有平地,我可以到桥下面宿营。临分别时我突然想起美国南方沿岸的沼泽地带以盛产美洲鳄鱼闻名,于是便问托德到:“这边的林子里没有鳄鱼什么的吧?”他听了也是一愣,想了下才不是很肯定地说:“大概没有吧,反正我没看到过。”
  
  等挥手告别了远去的托德,我环视了一下四周。这里是德索托国家森林的深处,周围没有任何人烟,只有我身旁这条空荡的国道和两旁广袤浓密的亚热带雨林。我按照托德所指点的,探视了一下身边这座桥梁下面的平地;桥并不高,一条小河在长满各种植被的桥下缓缓淌过。桥面下,小河岸边上倒是有一些杂草密集的平地,可是我抬头看了一眼天空中正在聚集的云层就决定还是换个地方。夏天的亚热带雨林暴雨频发,这座桥下的空地地势又不是很高,别看现在那条小河还是一副涓涓细流,小鸟依人状,可是若一遇暴雨,瞬间就可能豹变成狂涛洪流,席卷四周一切,显然在这种地方宿营绝非明智之举。
  
  踩着茂密过膝的杂草,我走进了路旁阴暗闷热的雨林,打算到林间找处地方过夜。可是雨林里遍地都是潮湿松软的腐质土层,而且还散发着难闻的气息。地面表层覆盖着厚厚的黑色腐烂落叶,在这些落叶间可以看到各种各种各样的昆虫在爬行蠕动着。我没有停下脚步,又继续在茂密的丛林中穿行了会儿,最后终于在林间找到一条人工砍伐出来的防火带。这条窄长防火带上的泥土虽然潮湿依然,但比起落满腐烂枯枝败叶,终年不见的阳光的雨林里却又要好上许多。
  
  等在闷热的林间空地上设好今天上午才买的那个儿童帐篷,身上的衣服也已经湿透了。我脱下不知道是被汗水还是林间的露水打湿的T恤衫和牛仔裤,全身赤裸只穿了条短裤。把打湿的衣服摊开晾在了身旁的灌木丛上,这时已经是晚上七八点,夜幕象一个沉重的黑色锅盖把四周严实地罩了起来,密不透风的雨林更是把森林深处的这一小块岌岌可危的空地牢牢地围在了当中。
  
  钻进帐篷,这个廉价的儿童帐篷不象在圣路易斯被偷掉的那个专业单人帐篷,没有可以分开的纱帐和防水罩,只是在帐篷一侧的塑料布上开了一个小小的窗口通气。半佝着腰坐在这样一个又小又不透气的塑料帐篷里,没一会儿里面就像桑拿房一样闷热的令人无法忍受,身上的汗水象泉涌一样从身体里向外流淌着,看得不由心想;要是照这样地流下去,等熬到明天早上起来大概我也成木乃伊了。


驻马江南看桃花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9/3 15:53: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第285楼
驻马江南 离线
发帖:255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75
注册:2006/6/14
  无奈中只好又把帐篷入口的拉链全部拉下来,让帐篷的一面完全敞开。帐篷里稍微透了些气,但是蚊子们也跟着蜂拥而来。
  
  我光着膀子静静地坐在帐篷里,任凭这些蚊子在身上叮咬,并不去费力驱赶它们。倒不是我不怕蚊子咬,只是一路上在与这些就像革命志士一样个个视死如归,前仆后继且又数量庞大的蚊子们的战斗中我早就领悟到;任何打算将它们驱除消灭的尝试都将是徒劳无谓的。我当然也可以坐在雨林深处这个长满杂草的空地上拍上一夜蚊子,但最终除了留下满身血迹斑斑的蚊子尸体和一夜辛劳不眠的疲惫之外,身上的包一个也不会少。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早已发觉蚊子们似乎也有自己的领地,只要把这片领地上的蚊子们给喂得心满意足了,自然就会清静上许多。而如果只是一味想着要把身边的蚊子们除尽,那只不过是在为周围其它领地上更多饥肠辘辘的蚊子们义务扫清道路而已。所以对这些喜出望外,津津有味地安驻在我身上享受丰盛大餐的蚊子们我都是听之任之,反正它们也吃得不多。
  
  坐在蚊子和汗水中根本无法躺下睡觉,夜色中亚热带雨林的土地开始蒸腾而起的湿热气息也令人窒息难耐,有时真恨不得用手拨开面前悬布着密密水珠,沉重厚闷的空气,能够吸上一口清新的气息。
  
  坐在黑暗中我慢慢调整着呼吸,努力让自己从内心开始沉静下来,把注意力从各种难耐的感觉上移开,使自己能够适应周围的这一切。渐渐地,我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身心开始渐渐安寂下来,不再似刚才那么烦躁。
  
  在漆黑如墨的雨林中,随着夜幕的降临,丛林中各种昆虫动物的鸣叫声也渐之而起。刚开始还只是四下草丛林木间偶尔传来的几声蛙鸣虫吟,但这些鸣叫越来越响,越来越连贯,最后汇成一片,竟然就如整个森林都在引吭高歌一般,成为一股宏伟而不间断的轰鸣,撼动着我的耳膜和神经。
  
  在密西西比亚热带雨林深处无尽的黑夜和轰鸣中,我一直安坐在帐篷中,静听着整个森林的合唱,直至午夜来临。
  
  不知什么时候,一只闪烁着晶莹绿光的萤火虫飞进了帐篷中。这是一只我从未见过的种类,个大要比一般的萤火虫大些,奇特的是,它的萤光不像其它萤火虫来自尾部,而是从头部发出。
  
  这只萤火虫不疾不慢地在帐篷中围绕着坐在黑暗中的我上下前后慢慢飞舞着;在湿热如蒸锅的丛林和震耳虫鸣声中,它清冷翠绿的萤光,在黑暗中显得晶莹曼妙,它的舞姿也是优雅而又神秘。我象禅师一般盘腿坐着,一动不动,生怕惊扰了它,只是用双眼追逐捕捉着这只孤独从容的访客。
  
  午夜过后,暑气稍退,疲惫感却也急袭而来。躺下身子,却发现帐篷太小,腿根本无法伸直,只好蜷缩着双腿。前半夜在湿热的空气中似睡非睡地在躺在汗水中迷糊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入了梦乡,可是等到天色微明时,却居然又被冻醒了。半睡半醒间坐起身,拿过毛巾将湿漉漉的全身擦了一遍,然后扯过晾在帐篷外灌木丛上的T恤衫套上,将薄睡袋摊开盖在身上,又倒头睡去。
  
  早上六点二十就再也睡不下去了。起来发现帐篷内外,衣服袜子,靴子挎包,所有的东西都湿漉漉地布满了水珠。收拾了半天,等到七点钟,寻着昨天的原路出了密林,重新来到49号公路边开始搭车。
  
  公路上第一辆停下来的却是警车。开车的是个白人警察,不过他连声让我不用紧张,这个警察甚至都没下车例行公事般地做个简单的询问。他告诉我,看我这样子他就能肯定我昨晚是在森林里露宿了一夜,“我只是很好奇,你怎么有本事能在那林子里待上一夜,那里面晚上湿度超过华氏九十度(摄氏三十度),湿度也超过百分之九十,要是换了我绝对不可能做到。”
  
  这个警察又向我打听了一些与我的旅行有关的问题,在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后,他对我说了声:“对不起啦,我现在是在值勤,没法搭你一程,祝你好运,能很快搭到车。”然后就一踩油门走了。
  
  等这个好奇的警察走了没多久,就有一辆雪佛兰皮卡停了下来。车上坐着三个墨西哥裔男人,他们是去南边49号公路与10号州际公路交汇处的海边城市“波利克斯(Bolix)”打工,刚好顺路。
  
  很快到了波利克斯,下了三个墨西哥男人的车,我终于又上了10号州际公路。果然如在古兰德遇到的那个老牌搭车客詹姆斯所言,10公路上车流多,也好搭车。没花什么力气我就轻易搭到了车,在10高速上沿着墨西哥湾岸,一路向东,跨过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马州,日暮时抵达了佛罗里达州和阿拉巴马州边界的休息站。
  
  一天都很顺利,路边搭车基本上都没遇到什么问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午在阿拉巴马的“莫泊尔(Mobile)”,一个开着辆七人座商务车,又高又胖的白人男子在高速公路上停下搭上了我。他也叫詹姆斯,在一家面包连锁店当经理。上午时他在莫泊尔的一家分店上班,下午则去东边,位于10公路边上的另一个城市“达芙妮(Daphne)”的另一家分店指导工作。
  
  詹姆斯戴着副金丝边眼睛,说话做事很是斯文和善。在路上当他听到我诉说昨晚在密西西比雨林中的不堪遭遇,抱怨我新买的帐篷时,特意开下高速公路带我到附近的一家沃尔玛,看看能不能换一个好一些的帐篷。结果莫泊尔边上的这家沃尔玛和斯莱德尔的那家完全是一个德行,宿营用品专柜根本就乏善可陈,毫无选择。看来南方人大概对野外旅行没什么兴趣,我本来还以为凡是美国人都和我一样喜欢这个爱好的。
  
  到了达芙妮时,当我下车时,詹姆斯告诉我;他工作的那家面包店就在高速公路边的一家购物中心里。詹姆斯让我如果到晚上还没能搭到车,就去面包店里去找他。他下班后可以带我去他家,在他家住上一晚,“你可以到我家吃点热的东西,洗个澡,也不用住在树林子里头让蚊子咬了。”
  
  当我终于来到阿拉巴马和佛罗里达的边界线,进入边界线上佛罗里达一侧的休息站时,天已经要黑了,晚上不好搭车,于是我决定就在这个休息站住上一晚,等明早再走。
  
  进入佛罗里达的那一刻,我心中不禁有些激动,经过长途跋涉之后,我终于抵达了美国东部!但我的旅程还远远没有走完,充其量这里只是整个路途上的一个中折点,前路还长,我没有空闲精力去细细品味这一路走来的辛酸苦乐。
  
  佛罗里达边界的这个高速公路休息站里有24小时警卫看守,禁止任何人在休息站里宿营过夜,所以我只好在院子里远远找了处有石桌椅的亭子坐着,打算等熬到夜深,警卫放松警惕了再悄悄到附近找处隐秘的地方歇息。可是这个休息站那个敬业的警卫从我进入休息站的第一刻起就注意上了我,在我独自坐在亭子里的当会儿,每隔二三十分钟,那个警卫就会有意无意地挎着****从我边上晃过,而我也沉住气,坐在桌子边若无其事地翻着几本在休息站书架上拿的免费杂志慢慢翻着,和那个警卫暗暗叫着劲;反正只要不让他抓到我在休息站里躺着睡觉,那个警卫就拿我没办法。
  
  一直坚持到午夜,那个警卫终于熬不住了,不再跑我边上来游荡。我也早就看好了地形,趁没人注意的时候悄然潜入夜幕里,来到亭子后面的一簇茂密灌木丛后,在修剪得干净整齐的草地上摊开防水垫,也不打开那个实在是不好用的沃尔玛儿童帐篷,直接就露天躺在了草地上。
  
  虽然比起昨晚在密西西比雨林中多少要好一些,但整个晚上湿热的空气和肆虐的蚊子一如既往地没有停止过对我的考验。不过连日折腾,昨晚又实在是没睡好的缘故,很快我就在这个佛罗里达西北角边界,高速公路上的第一个休息站的灌木丛后熟睡了过去。
  
  清晨五点,在微茫的晨曦中我早早地醒来。睁开眼睛,看到四下是一层乳白色的薄雾缭绕。伸手在大腿上一模,牛仔裤上都是露水。
  
  早早的,六点钟的时候我就来到了休息站的出口处开始搭车。我现在身处佛罗里达的西北角,而下面的目的地则是约一千公里之外,佛罗里达最东南,加勒比海上的小岛基维斯特。我是第一次来佛罗里达,对这一带一无所知,自己心里也没底,不知道到底要多久才能抵达基维斯特,不过这时候想这些也毫无用处,能搭一程算一程,就看自己的运气如何了。


驻马江南看桃花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9/3 15:54: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第286楼
驻马江南 离线
发帖:255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75
注册:2006/6/14
这一段的路线图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驻马江南看桃花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9/3 15:56: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第287楼
驻马江南 离线
发帖:255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75
注册:2006/6/14
  在路边等到六点四十五分,一辆半新的SUV慢慢地迎面开过来,然后停在了我的身边。车主又是个墨西哥裔男人,叫“伊格纳西奥(Ignacio)”,从德克萨斯的最大城市休斯顿来。当他听我说是要去基维斯特时就说到:“你很幸运,我正是去佛罗里达南边的“克鲁韦斯顿(Clewiston),那里离基维斯特已经不远了。”
  
  我一听当然是非常高兴,刚才还在想着这一千公里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走完,现在却轻松搞定了整个行程的大半,谢天谢地,看来不管是上帝还是真主或者佛陀还是随便其他什么都对我是眷顾有加。
  
  上了车,兴奋的我和这个看上去朴实憨厚的墨西哥男人一路聊了起来。
  
  伊格纳西奥以前在克鲁韦斯顿的一家农场打工,那家农场拖欠了他的工资,这次是专门去讨钱。“我得尽快赶到那里,”伊格纳西奥对我说到,“我身上已经一分钱都没有了,不拿到他们欠我的工资,我这次连家都回不了,所以今天就一定得尽早赶到克鲁韦斯顿。”
  
  在美国,以墨西哥移民为主的中南美洲移民人数超过三千万,早就超过了黑人成为美国最大的少数民族族群。因为中南美洲各国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受到西班牙殖民影响,拥有许多共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西班牙语又是这片地域的主要语言,所以在美国,习惯上将这些中南美洲移民统称为“西班牙语裔”。
  
  在美国的西班牙语裔人数庞大,在美国这个新教徒的国家却信奉的是与新教格格不入的天主教。
  
  美国号称种族大杂烩,一代又一代,全世界各地来的移民从母国带来的传统特征在这个国家里都逐渐淡化消磨掉,最终融入这个社会的主流,称为一体。但我就所知,西班牙语裔族群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和语言却非常执着。我在美国遇到过不少西班牙语裔家庭出来的年轻人,虽然都是在美国出生长大,从小接受的完全是美式教育,但他们大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不少二代,三代的西班牙语裔家庭的后代依然带有浓厚的西裔独特风格,很容易就能让人分辨出来。这些特征在其它族群中不容易见到,至少我见过的不少华裔家庭,父母一辈才移民到美国,而他们在这里长大出生的孩子的中文能力就已经捉襟见肘,在家里父母与子女间多以英语交流,有些华人父母甚至还以此为荣。
  
  西班牙语裔在美国人数众多,又很抱团,所以他们在美国的影响力也非常强大。西班牙语电台电视台多如牛毛。政府,银行等几乎所有的服务机构里也都实行英语,西班牙语双语体系,专门有懂西班牙语的雇员处理西域裔客户的事宜,所以在美国很多地方办事生活,即使不懂英语,只要会西班牙语照样畅行无阻。
  
  在美多年,我结识的西班牙语裔朋友们开朗乐天的性格,重视家庭价值的传统观念,还有勤劳苦干的工作态度令我对他们充满敬意。当然他们也不是一点问题没有;轻视教育和及时行乐,缺少前瞻的生活态度和处世方式也使得尽管在美国的西班牙语裔族群人数庞大,历史悠久,但是他们不少人在美国奋斗许多年后依然是在底层挣扎,难以向上提升。
  
  伊格纳西奥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西班牙语裔移民。他今年三十八岁,还是独身。伊格纳西奥很小就随家人从墨西哥到了美国。他告诉我自从十多岁到了美国他就一直在各地打工维生,主要是做些农工,从俄勒冈的苹果园,到加利福尼亚的草莓地,再到佛罗里达的橘子农场,这么些年里他在美国大陆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追寻着季节的变化和打零工的机会到处漂泊着。
  
  伊格纳西奥现在定居在休斯顿,他昨天才离开德克萨斯。伊格纳西奥在休斯顿有一个古巴籍的女友,本来打算这次也带上她一起去,可是昨天临出发前伊格纳西奥才发现他的古巴女友居然有了别的男人,两人大吵一架然后伊格纳西奥就一个人出发了。说到这里他摇着头神情沮丧地对我说: “你真的是非常非常幸运,如果今天我是带着女朋友,肯定就不可能停下来搭你了。”
  
  听到这里,我在心里不得不因为自己的这个幸运而替伊格纳西奥感到遗憾。
  
  我们在纵贯佛罗里达南北内陆的75号公路上向南奔驰,但很快我却发现尽管伊格纳西奥一副急着要抵达克鲁韦斯顿的样子。可是在高速公路上他却开得很慢,严守一百公里的最高限速,不肯超过那怕一公里,而且他边开车还边频繁地用眼睛扫视着汽车的后视镜,小心注意周围有没有警车跟着。如此一来,毫不奇怪在繁忙的 75号公路上我们成了开得最慢的汽车,不停地被后面车辆超车,最后甚至连笨重缓慢的重型大卡也来凑热闹超我们的SUV。在旁边助手席上的我最后也终于按耐不住开始替伊格纳西奥着急,心想大概他是犯了什么事,所以现在不得不小心翼翼不要招来警察。
  
  虽然我什么都没说,但伊格纳西奥自己大概也觉得这样有些奇怪,于是就象自言自语般地对我说到:“我已经有太多罚单,现在又口袋空空,不敢再去招惹警察了。”
  
  听到这我顺势主动对他说到:“那要么我来替你开好了,我已经在美国开了很多年车,还一张罚单都没得过。我不怕警察,可以开快些,这样我们也好早点到克鲁韦斯顿。”我这话其实也不全对,虽然我在美国的这些年确实是开车去过不少地方,最多时一年开三万公里,但也并非从没有拿过罚单。在旧金山我曾经被警察开过一张交通罚单,不过后来又被我上法庭打赢官司给撤销了。
  
  伊格纳西奥听我这么一说似乎有些动心,但也没多说什么。过了会儿当我们在高速公路上的休息站停车上厕所时,他才问我:“你真得有驾照吗?”
  
  看样子伊格纳西奥原来一直是把我当成了个想搭顺风车的非法移民。当然他这么想也很自然;一路艰辛,我现在蓬头垢面,衣衫污旧,随身除了个廉价丑陋的尼龙马桶包就一无长物,这付悲惨的样子绝对要比那些最不幸的偷渡客还要显得倒霉一百倍。
  
  我连忙从钱包里抽出上路前才刚更新没多久的簇新加州驾照给他看,伊格纳西奥拿着我的驾照端详了半天,然后终于认可,在我们上车前将他车子的钥匙递给了我。
  
  在路上这么久,这还是我第一次坐在了方向盘后面。等我们再上了75号公路时,这回改成了我们一路狂超其它车辆,一路上我就没让车速低于一百三十公里以下过。刚开始时伊格纳西奥还有些迟疑担心,过了会儿,当他看到我技术娴熟,开得即快又稳时也就彻底放了心,甚至对我一路猛超其它车显得异常开心。
  
  佛罗里达的风景又和密西西比,阿拉巴马不同,越往南走,越是呈现出显著的热带风光;路旁到处都是高大的棕榈树和延绵的香蕉林,天空中也聚满了浓密耸动,变幻多端的典型热带云团。一路上时雨时晴,我们的汽车就不断在如帘雨水与湿热阳光中穿行着。


驻马江南看桃花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9/18 11:46: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第288楼
驻马江南 离线
发帖:255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75
注册:2006/6/14
  一路奔波,下午约四五点钟的时候我们终于赶到了克鲁韦斯顿。伊格纳西奥今晚是准备投靠他在当地的朋友,我们分手时他还略带歉意地说:“真不好意思,如果是我自己家的话,我一定会邀请你到我家过夜,但因为是我朋友的家,实在是不太方便。”
  
  克鲁韦斯顿是个小城,镇子外到处都是甘蔗田,难怪路过市政厅时我看到这个小城的欢迎广告牌上写着“America’s Sweetest Town(美国最甜蜜之镇)”。
  
  在克鲁韦斯顿我总算有机会好好修整一下。先去镇上的一家中国自助餐厅美美地吃了一顿,再找了家小汽车旅馆,痛痛快快地洗了个热水澡,然后在冷气开足的房间里,躺在柔软宽敞的席梦思大床上一觉睡到了第二天早上十点。
  
  从克鲁韦斯顿起我的计划是先搭车去两百公里外,佛罗里达半岛最南端的城市“赫姆斯戴(Homestead)”。赫姆斯戴是去基维斯特的必经之地,从那里我再想办法跨过佛罗里达岛链,去位于加勒比海深处的小岛基维斯特。
  
  一个去上课的大学生把站在克鲁韦斯顿南郊路边的我搭了一小程到一处岔路口。然后当我在路边继续搭车时,看到一辆运载建筑材料的大卡车停在我前面不远的路边,司机下车去路边的小店里去买午餐。等那个卡车司机拎着装着可乐三明治的塑料袋返回时,我决定试试自己的运气,就走上去向他打听能不能搭上我走一程。这个卡车司机也是个西班牙语裔中年男人,他听我一说就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而且他正好就是去赫姆斯戴。
  
  看来佛罗里达也算是我的幸运之地。
  
  中午一点我们就到了赫姆斯戴。在市中心下了卡车,现在时间不早不晚的,所以我决定还是先在赫姆斯戴先待上一个晚上,等明天再继续赶路去基维斯特。
  
  我在赫姆斯戴的大街上闲逛了一个下午,顺便到沃尔玛把那个难看又难用的马桶包退掉,反正也早死了心能在南方买到什么专业旅行背包,找了半天换了个装不了多少东西,但还算凑合的双肩书包。
  
  等天黑后,我来到赫姆斯戴南郊外,在公路旁找到一处不引人注目的树林,趁四下无人的时候溜下公路,进到林子深处,在树林间的空地上搭好帐篷,打算就在这里住上一晚。
  
  可是没想到赫姆斯戴郊外比之密西西比的亚热带雨林要湿热上更多。坐在帐篷里熬了很久,最后发现我都快要在自己流出的汗水中漂了起来。忍到午夜十二点,状况毫无改观,于是当机立断,起来三下两下把帐篷拆了装回包里,背着包直接去了附近公路旁的一家印度人开的汽车旅馆(整个美国好像就没有不是印度人开的汽车旅馆)要了一个房间。
  
  这么折腾下来一直搞到凌晨才得以入睡,一觉直至日上三竿,第二天上午十点半我才出了汽车旅馆,走到赫姆斯戴南郊的一号公路旁开始搭车。
  
  赫姆斯戴位于佛罗里达半岛最南端,再往前就是斜斜地向着西南方向深入加勒比海,长约两百多公里,由一千七百多个大小岛屿组成的细长岛链。这串岛链被称为 “佛罗里达岛链(Florida Keys)”,而我要去的小岛基维斯特因为位于这串岛链的最西南边,所以也被命名为“Key West”中文意思就是“西岛”。
  
  现在我就举着写着“基维斯特”的纸牌子,站在入岛公路的起点处,再往前就离开佛罗里达半岛进入了加勒比海。
  
  佛罗里达岛链上的绝大多数小岛共同构成了“蒙罗县(Monroe County)”。佛罗里达岛链四季气候暖和,游客众多,自然而然也容易招来大量流浪汉和乞丐。因为整个岛链上最大,也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产业就是观光业,所以为了给观光客们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蒙罗县制定了算得上美国最严厉的禁止搭便车行为的法规,其目的当然无外乎是为了阻止那些不受欢迎的流浪汉和乞丐们的流入。
  
  我事前早已从网络上查到了这些信息,也不想无事生非,所以才将赫姆斯特作为了我去基维斯特的中转站,这里是上岛链的必经之地,大多游客也必去基维斯特,所以感觉应该不难搭到车。
  
  站在长满茂密香蕉树的入岛公路旁,正好是星期六早上,不是很宽的公路上几乎是一辆顶着一辆地挤满了汽车,不过虽然车多却没人为我停下来。当然我也早就习惯了,反正东部都是这样子。
  
  一直站到下午一点时,终于有一辆小型双门跑车停了下来,里面是一对从迈阿密来的年轻夫妇,男的是一个白人,女的却是黑人,这在美国也算是极其少见。
  
  上了车,挤在狭小的后座上,开车的白人先生友好地和我聊起天来。他叫“罗伯特(Robert)”,在迈阿密的一间语言学校教英语。罗伯特两口子并不去基维斯特,而是到佛罗里达岛链上的另一个岛“比格派岛(Big Pine Key)”去访问住在那里的朋友,不过这倒不要紧,比格派岛已经离基维斯特很近了,离着只有大约三十多公里的样子。
  
  罗伯特自己也曾经是个背包客,去许多国家边当英语老师边旅行,他的妻子“罗莎(Rosa)”就是他在哥伦比亚教书时的学生。罗莎是个很腼腆的女子,一路上都只是睁着大大的眼睛静静地听着我们交谈,并不怎么插话。
  
  岛链公路都是沿着主岛修建,在岛与岛之间则由跨海大桥连接。不过说是跨海大桥,其实大多都不高,许多甚至是贴着海面修建的。而那些有居民常住的所谓主岛其实也不大,这些珊瑚岛就比海平海高出几米的样子,坐在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里,很容易就能看到岛屿两侧的细窄海滩。
  
  岛小路平,风浪不兴。早上出来时天还有些阴,不过现在早已云开雾散,只是在遥远的天界线上远远环绕着一圈洁白耸动的热带积云。白灼的热带阳光照射着四周的清澈水波和低浅海床。不远处的碧蓝海面上星罗棋布般点布着长满低矮树丛的无人小岛。
  
  我们的汽车奔驰在平直的岛屿公路上,注视着两旁的碧海蓝天,不禁心想:路这么的平,天地景色又是如此美丽,假若有辆自行车向着大海就这么一直骑下去那该是件多美好的事啊。
  
  车行约一小时就到了比格派岛,下车向罗伯特和罗莎告别,目送着他们开去比格派岛另一侧,然后我就在公路旁打算继续搭车。
  
  可还没等我在路边站好,马路对面空地上一辆正笔直对着我的七人座商务车突然闪了几下大灯。我马上反应过来,连忙拎起包跨过马路走了上去,商务车上是一对二十多岁的白人姐妹,她们果然是正愿意搭我继续南行。
  
  上车一聊才知道,这对姐妹是新奥尔良人,从新奥尔良开车来基维斯特度假。其实早上她俩就已在赫姆斯戴郊外的路边看到了正举牌搭车的我,当时她俩还犹豫了一下是否要搭我,不过议论间就已经开过去了。后来途中她俩在别的岛上停下来吃饭,再上路时,正好见到并且认出了正在向罗伯特两口子告别的我,就立刻绕回到我对面的空地上向我闪灯。听了这些我非常高兴,也非常感动,庆幸自己总是能遇到好人。
  
  没一会儿我们就抵达了整条岛链公路尽头的基维斯特。
  
  基维斯特不是佛罗里达岛链上最大的岛屿但它却是整条岛链最著名也是人口最多的岛屿,整个小岛不到二十平方公里却有两万五千常住人口和众多观光客。一进基维斯特就是满目密集但别致的住宅和旅馆。
  
  搭我的新奥尔良两姐妹要直接去她们的酒店,所以我就在基维斯特的一条繁华的街道的路旁下了车,一路打听着,向基维斯特的最南端,也是整个美国大陆的最南端独自走去。


驻马江南看桃花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9/18 11:46: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转贴]走过美国 第289楼
阳关公仔 离线
发帖:717
等级:五湖信步
积分:863
注册:2007/5/22
好文好图


中午做饭,妈妈给我一盆胡萝卜:“去,把胡萝卜切成肉丁!”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7/9/19 8:40: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共292个,每页10个,29/30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论坛跳转: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 密    码:
  • 主题标题:
  • 图    标:
  • 注意 音乐 强 弱 心 蛋糕
  •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  
  •  
  • 预览帖子 清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