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有问必答|票!票!全!|旅游曝黑台|旅行社交流|导游天地|说吧聊吧|时尚生活|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 [原创]突然远行——长江三峡

[1] [2] [3] [4] [5] [6] [7] [8] [9] [10]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本帖属于:重庆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主题:回复:[原创]突然远行——长江三峡 第40楼
跳来跳去 离线
发帖:1363
等级:初出茅庐
积分:1402
注册:2008/8/5
yes兄在陈麻花那段很经典。是那么回事儿


用户IP:*.*.*.*
发帖时间:2010/11/5 8:54: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原创]突然远行——长江三峡 第41楼
yesnono 离线
发帖:4249
等级:初出茅庐
积分:4451
注册:2008/6/3
今天继续为大家更新瓷器口的片片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老巷子。老巷中还挂着衣服,很显然还有人居住于此。没有电梯,还是瓦片搭建的屋顶,但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的古朴安详,在钢筋混凝土林立的城市之中,生活在这古镇之中,也是一种难得的坚守,一种难得的财富。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阳光、绿叶、古宅、红灯笼,石板路,这就是古镇之中最常见的景色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古镇中的酒吧。东方与西方,现代与古代,在这里达到了统一。在这样质朴的环境之中享受和咖啡的悠闲,别有情趣在其中啊。我想,这里的晚上应该会更热闹吧!夜晚,躲开都市的嘈杂与纷争,窝近古镇里的这个酒吧里,心也会安静许多吧?!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一对老夫老妻,依然生活在瓷器口之中,在自家门外摆个摊铺,做些小生意,无需太过奔波,也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


用户IP:*.*.*.*
发帖时间:2010/11/5 10:34: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原创]突然远行——长江三峡 第42楼
yesnono 离线
发帖:4249
等级:初出茅庐
积分:4451
注册:2008/6/3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明暗交错的阶梯,阶梯上还有星星点点的落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这么三十年三十年的过着,如同这明暗交错一般,人们就在这阶梯之上上上下下,品味人生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哥仨
吸引我拍摄这张照片的是这哥仨的说笑声。这三个应该是同学,而不是兄弟三个,一起相约上学。走在这样的巷子里,说说笑笑,似乎让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和院子里的小伙伴们一起说说笑笑,上学放学。那个时候,两小无猜,如今,大家偏各一方,见面时也无原来那种单纯。几十年后,这哥仨又是怎样的情况,还能如此说说笑笑嘛?还能记得起这个下午吗?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老人,见证者瓷器口的一段历史,而他们本身,也是瓷器口历史的一部分。面对着熙来攘往的游客,老者已能坦然处之,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坐在台阶上,或休息,或思索着什么。

之所以为大家展示这些照片,主要还是想让大家明白,古镇,还是有它古朴和值得挖掘的东西,在被商业气息笼罩的角落里,依然有那些足以让人为之感动的东西,人们之所以不去关注他,是被表面所蒙蔽。静下心来,用心去观察,你必然会发现很多不一样,很多值得人深思的哲理。瓷器口,就是一个这样一个去处。可惜,在这里的时间实在有限啊!


用户IP:*.*.*.*
发帖时间:2010/11/5 11:08: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原创]突然远行——长江三峡 第43楼
yesnono 离线
发帖:4249
等级:初出茅庐
积分:4451
注册:2008/6/3
离开瓷器口,我们前往重庆的第二站——红岩博物馆、渣滓洞。

当地人并不把这叫红岩博物馆,而叫做烈士陵园,毕竟,这里对于重庆来说,对于重庆的历史来说,显得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名气,确实是因为《红岩》这部小说。而这部小说的发生背景和人物,全部来自于这里。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也因此而闻名四海。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总的来说,像这种红色旅游景点并不是十分受欢迎,因为国人已经渐渐谈却这段曾经的历史。不是因为选择忘记,而是因为麻木。从小就这样教育,从小就在一种被动的填塞下成长,使得爱国这个词变得非常沉重。一提到爱国,往往提不起激情,因为总是愤懑,总是悲情,却毫无激情可言。

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不是应该换个角度,不是一味的去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和负重感,学生都是一拨富有朝气的青年,用这种颇为老成而厚重的方式来教育,难免不会适得其反,为什么不能进行些正向的积极的方式来表现爱国呢?我们的爱国太局限,太偏颇,也太单调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苦难,不适合年级太小的孩子去过早接触,等到他们开始成年,大脑和心智都成熟的时候,这些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这么多年,有什么成效吗?好像没有!在这些红色旅游景点中,能看到多少年轻人的身影?这段沉重而复杂的历史,他们能理解吗?不能理解,自然不感兴趣,不感兴趣自然不会有感同身受。再加之平时不停地在耳边说来说去,不产生逆反心理是不可能的。

我现在来渣滓洞,看到这些实物展示,结合脑海中对于江姐和红岩故事的记忆,当现实与想象可以合而为一的时候,感触颇深。我开始能够静静地,慢慢地在博物馆中仔细看其中的文字介绍,这种感觉和小时候去烈士陵园完全不一样。这是心理产生的感情是真挚的。我只知道,小时候去烈士陵园就相当于一次春游,回去让家长做好小白花,去的当天别在胸前,到了烈士陵园低头默哀,但这一切,更像走形式,大家走完这些形势之后,依然在烈士陵园里打打闹闹。这让其他年长的人看来,是多么的大不敬,多么的不可教也。也许,这也是后来出现“80后是垮掉的一代”这样的言论中的一个证据吧。可是,对于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这些是不是有些太大太早了呢,毕竟,我们现在生活的是和平年代。

我们选择渣滓洞参观,就是为了能进行一次教育,因为这个年龄,我们已经懂了,已经明白了很多。


用户IP:*.*.*.*
发帖时间:2010/11/5 11:34: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原创]突然远行——长江三峡 第44楼
yesnono 离线
发帖:4249
等级:初出茅庐
积分:4451
注册:2008/6/3
红岩博物馆目前是免费开放的,包括右面的渣滓洞、白公馆等都是如此。不过这地方面积真的很大,所以博物馆方面提供了旅游车,票价是10元,可以游览包括渣滓洞、白公馆在内的所有景点,是来回车票10元哦,很划算的。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博物馆和后面的渣滓洞下班很早,所以要注意时间,一般在17:30之前最好能全部游玩完。

因为我们是离开磁器口后才来的,在博物馆内又转了不少时间,再加上实在很疲劳,在博物馆内的凳子上小睡了一会儿,这时间也就给耽误了。

博物馆内不能拍照,所以这里面我就没有一张可给大家展示的了,具体博物馆内的介绍,大家可以在网上找红岩博物馆的介绍,一搜一大堆,而且肯定也是有照片的,所以这里就不过介绍了。

既然来了,那渣滓洞是一定要去的。不过因为我们出来的晚,已经没有博物馆发出的旅游车辆,于是我们只得乘坐私人小面包车,10元,我们是三个人,一共10元,还是比较划算的。坐上车前往渣滓洞,途中会路过白公馆,不过,一坐车才知道,这后面的景点和景点之间离得实在是太远了,要是走路,估计还没走到渣滓洞就已经累趴下了。

这里的路也是S套S,S接S,的确很需要驾车技术。不简单啊。

不一会儿,我们终于到了渣滓洞的入口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10/11/5 17:17: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原创]突然远行——长江三峡 第45楼
有来有去 离线
发帖:1124
等级:版主
积分:1212
注册:2008/9/3
yes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你真的很厉害!照片和文字描述搭配的相当精彩,对于教育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相当了得啊


用户IP:*.*.*.*
发帖时间:2010/11/7 8:42: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引用回复:[原创]突然远行——长江三峡 第46楼
yesnono 离线
发帖:4249
等级:初出茅庐
积分:4451
注册:2008/6/3
引用有来有去于2010-11-7 8:42:00说道:

yes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你真的很厉害!照片和文字描述搭配的相当精彩,对于教育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相当了得啊

不敢当啊!都是些牢骚话,都是些个人看法,多有偏颇啊


用户IP:*.*.*.*
发帖时间:2010/11/7 8:52: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原创]突然远行——长江三峡 第47楼
yesnono 离线
发帖:4249
等级:初出茅庐
积分:4451
注册:2008/6/3
继续更新渣滓洞的见闻。

到了渣滓洞的入口,其实还并没有真正进入渣滓洞核心地带——囚房。要走到当时关押我党份子,不对,不应该说是我党,我不是党员,应该说关押***党员的牢房,也就是关押江姐、小萝卜头等烈士的二层囚房。

穿过渣滓洞入口,要走好一阵子,沿着曲形的道路慢慢深入。沿途发现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比如每隔几十米就会出现的岗楼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这显然是当时用于监视出入渣滓洞以及渣滓洞周边情况的哨兵岗楼。
另外也不难看出,渣滓洞周边的环境是四面围山,基本上就是在山坳里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在如此自然环境和当时国民党设置的多个人工监视环境下来看,被关押在这里***员即便是从渣滓洞牢房中逃出,也很难逃脱哨兵的监视,就算是逃脱了哨兵监视,但是在四面环山的自然环境中,想要真正地逃离这篇区域,实在是太难了。当看到这样的情形是,基本上你也就可以了解当时被囚禁于此的江姐和诸多烈士们的处境,也能看得出国民党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而绞尽脑汁做的努力。

另外我意外的是这里看到的一个正在洗衣服的老妇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这附近的水的确非常清澈,无论是饮用还是洗衣服都没有任何问题。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老妇洗衣服的旁边还有一所屋子,我在想,这个老妇是住在这里吗?还有没有其他人与她一起?她为什么会住在这里,是这里的工作人员还是什么?总之,我脑子里全是疑问,直到现在也没有解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10/11/7 11:04: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原创]突然远行——长江三峡 第48楼
yesnono 离线
发帖:4249
等级:初出茅庐
积分:4451
注册:2008/6/3
进入渣滓洞核心区,在已经修复后的建筑上又可以看到当年在墙上留下的口号,甚至是国民党党员守则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在面对国民党党员守则上的条条框框时,我一直在想,任何好的规则,如果遵守者的思想指导方向是错误的,那么,这些好的规则也就会成为侩子手们最好的理由。在不同的语境和环境下,同一句话与可以做出截然相反的解释,或是出现截然相反的表现。为什么世界上的自杀式袭击依然屡屡发生,我想,对于信仰的错误解读便是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在当时的中国解放战场上,国民党党员守则和他们的做为,也是如此。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看看这句口号,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喊口号的确是我们国人的最爱,不论你是哪个党派,中国人、华人中,还是有绝大部分人爱以这样的方式来表态,但是背地里却做着和口号喊得截然不同的事情。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这是刑讯室。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刑具,而极具讽刺意味的就是刑讯室中心悬挂的一身戎装的蒋中正半身像。


用户IP:*.*.*.*
发帖时间:2010/11/7 11:25: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原创]突然远行——长江三峡 第49楼
yesnono 离线
发帖:4249
等级:初出茅庐
积分:4451
注册:2008/6/3
江竹筠,她就是小说《红岩》中江姐的原型。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江竹筠:(1920—1949),原名江竹君,被捕后化名为江竹筠,四川自贡人。1928年因家乡大旱,随母亲到重庆外婆家寄居。10岁时,进南岸大同长袜厂当童工,1932年进孤儿院免费读书。1936年考入重庆南岸中学,1939年春考入中国公学附中读高中,加入中国***。1940年秋,考入中华职业学校会计班学习,任该校中共党组织负责人。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与31名难友一道壮烈牺牲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年仅29岁。

1948年4月,中共重庆市委正副书记刘国定、冉益智被捕叛变,由于他们告密,1948年6月,江竹筠等在万县的一批同志被特务逮捕,并被押往重庆,并押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当敌人从叛徒口中得知江竹筠是彭咏梧的妻子和助手,并掌握着川东云阳、奉节、巫溪、巫山等县党组织和游击队的情况时,妄图把她当作突破口。但江竹筠在敌人一个多月的酷刊审讯中,守口如瓶,后来特务们竟丧心病狂地在她的指尖上钉进一根根竹签,致使她一次次痛昏过去,但敌人依然一无所获。重庆行辕二处处长、特务头子徐远举只得感叹地说:“***厉害就厉害在这些地方,彭咏梧死了,看来江竹筠也死心了。”从此结束了对江竹筠的审讯。

在江竹筠受刊最惨烈的日子里,渣滓洞牢房里的难友们出现了慰问“江姐”的动人情景,有的替她包扎伤口,有的写慰问信,她们用竹签当笔,蘸红药水把赠言写在草纸上。其中何雪松代表全体难友献给江竹筠的诗这样赞颂道:“你是丹娘的化身,你是苏菲娅的精灵,不,你就是你,你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



用户IP:*.*.*.*
发帖时间:2010/11/7 11:32: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共216个,每页10个,5/22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论坛跳转: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 密    码:
  • 主题标题:
  • 图    标:
  • 注意 音乐 强 弱 心 蛋糕
  •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  
  •  
  • 预览帖子 清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