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有问必答|票!票!全!|旅游曝黑台|旅行社交流|导游天地|说吧聊吧|时尚生活|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 [投稿]眷念西湖之三 六桥烟柳藏春深(上)

[1]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本帖属于:浙江、杭州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主题:[投稿]眷念西湖之三 六桥烟柳藏春深(上) 楼主
在山泉 离线
发帖:43
等级:青山茗客
积分:129
注册:2006/7/7
太山秋毫两无穷,钜细本出相形中。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急昌丰。
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
朅来颍尾弄秋色,一水萦带昭灵宫。
坐思吴越不可到,借君月斧修朣胧。
二十四桥亦何有,换此十顷玻璃风。
雷塘水干禾黍满,宝钗耕出余鸾龙。
明年诗客来吊古,伴我霜夜号秋虫。
——苏轼:《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韵》

在苏东坡的传奇一生中。西湖和他结下了不解的情缘。颖州西湖、惠州西湖、杭州西湖,处处传诵着他的不朽诗篇,苏东坡也自称“西湖长”。“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苏东坡之于杭州,如鱼得水;苏东坡的才华横溢,也只有在西湖胜景中才能挥洒得淋漓尽致。天下湖滨楼似星,苏东坡却只从西湖望水。西湖之于苏东坡,似遇知音,一句“欲将西湖比西子”,西湖从此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人说“西湖是杭州的明眸,苏堤是西湖的彩带”,那彩带便是苏东坡青睐西湖的妆奁。北宋元祐四年,苏东坡第二次到杭州并任太守,恰逢杭州大旱,西湖葑草淤塞,饥荒疫病流行,苏东坡奏请朝廷减免上供粮米,开他济赈,还多次上书要求朝廷拨款疏浚西湖,朝廷一一准奏,户部拨给“度牒”(宋时宫府卖给和尚或道士的一种出家免税的凭证)一百道作为治湖经费。遂发动民工开浚西湖,除葑草,挖淤泥,化工20万,筑成了一条跨湖长堤,北起栖霞岭下,南抵南屏山麓,纵贯西湖西部,全长2.8公里,宛如一条飘逸于湖上的翠绿锦带。堤上还架起了六座神彩俊逸的石桥,拱伏跨接,起伏腾越,酷似蛟龙戏水,为世人留下了千年的堤路和寓爱融情的艺术之作。堤成之日,苏东坡喜不自禁,题诗纪事,还兴致勃勃地为六桥题名:曰映波、曰锁澜、曰望山、曰压堤、曰东浦、曰跨虹,诗情画意写出六桥旖旎风光。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林希到杭州作知州,有感而发,欣然把长堤定名为“苏公堤”,从此苏堤作为苏东坡留给杭州黎庶的遗泽而著名西湖山水间。
苏堤之秀,概在春色无涯,“春风才绿江南岸”,别处的杨柳才见鹅黄嫩绿,苏堤上却已是桃英灼灼,岸柳依依,已然春晓。晓者,烂熳若锦也,盎然春意荡漾在桃红柳绿中。自南宋以来,苏堤春晓一直居西湖十景之首。有人赞道:“若往西湖游一遍,就是凡夫骨也仙。”明人李攀龙诗曰:“桃红柳绿竞春天,澹点烟波倚岸妍。画舫停桡观翠袖,长堤勒马踏晴烟。花朝曾问西冷浪,谷雨重登锦坞巅。纵目楼台穷眺望,万山争列酒杯前”。
远望苏堤,长堤卧波,六桥踊跃,使人感到一种宁静中的奔放和跳跃,走在堤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如诗若画,万种风情,任人领略,惹人眷恋。丽日下,细水微澜,波光粼粼,柳翻绿浪,莺啼燕舞,水鸟振翅,画船游移。而当细雨迷蒙,空悬银丝,珠溅湖面,烟缠雾绕,水天一色,景色更是奇幻诱人。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日沉西山,霞光辉映,满湖金碧,千山晕翠,烟水空蒙,轻风徐来,云舒云卷,柳絮飘忽,勾魂销魄。登临六桥更得步换景移之趣,苏东坡取下的桥名本来就发人遐思,到桥头一看,更觉姚黄魏紫,各领风骚:“跨虹桥”畔,东有油壁香车的西泠,西有荷香阵阵的曲院,古“色”古“香”,可亲可近。而当地传说雨后初晴时,常有彩虹垂落桥面,湖山沐晖,跨虹之称尤当传神。第二桥为“东浦桥”,东边隔湖可见楼阁参差的孤山,桥西可近睹玉带晴虹桥、亭之胜,又是湖上观日出的佳处。第三桥名“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东望阮公墩、湖心亭两座沉浸在烟水中的绿岛,西眺坐落在水杉林带中的湖上古典名园郭庄,天然山水如入图画。桥南则是内存堪称压堤之宝康熙御碑的“苏堤春晓”碑亭。第四桥是“望山桥”,东眺吴山,西观丁家(山),层峦叠嶂,岚翠可挹,望山之趣更在“双峰插云”,“不见庐山真面目”,“妙处难与人说”。第五桥桥名“锁澜桥”,但见印月三塔沉浮湖中,映波锁澜,雍容自在。俏如美女的保俶塔秀丽挺拔,倩影美姿,含情脉脉。第六桥为“映波桥”,与花港公园相邻,伫立桥上,眼望雷峰新塔,耳听南屏晚钟,顿起思古之幽情。青山作屏,绿树喧嚣,花港亭台倒影湖中,映波秀色,使人留连。长长的苏堤,渗透着的是身处喧闹中的静谧和安逸,置身其中,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心境,沉醉在这一尘不染的空灵之中。
苏堤四时景色不同,晨昏各异,晴雨明晦,特以春景最为妩媚。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醉人心魄,惬人胸怀。宋时陆游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苏堤春晓离不开烟柳、艳桃和流莺,苏堤“杨柳多昌丰”,柳色如烟,烟水空濛,滉漾于赤栏桥畔,望之如图画。六桥看柳,独有奇趣:天色晴和看柳,丝绦低垂,轻拂湖面,波泛涟漪;轻风吹拂,万枝婀娜,舒卷娇柔;雨中看柳,柳丝杂入雨丝,如烟似雾,难舍难分;更有薄霭微云之时,水浸云吞,柳披纱缦,莫辨云色、水色、柳色,游人如坠物我两忘之境。故元时又把“苏堤春晓”取名“六桥烟柳”,列入钱塘十景。元人尹廷高有诗云:“翰苑诗人去不还,长留遗迹重湖山。一钩残月莺呼梦,诗在烟光柳色间”,明人王世贞《泛湖度六桥堤》诗曰“拂幰莺啼出谷频,长堤夭矫跨苍旻。六桥天阔争虹影,五马飆开散曲尘。碧水乍摇如转盼,青山初沐竞舒颦。莫轻杨柳无情思,谁是风流白舍人?”

曲院风荷
苏堤北端,跨虹桥西北,有一个小小的园林,名曰“曲院风荷”。庭院虽小,景致却佳,芭蕉冉冉,长袖善舞,花木扶竦,清香挹人,御碑高耸,小亭翼然。亭前一湖碧水,亭亭莲叶一直堆铺到玉带晴虹桥下。夏日观荷是曲院风荷观景的主题,秋夜听雨亦复为佳。“曲院”原作“麯院”,是南宋官办的酿酒作坊,当年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自醉,时称“麯院荷风”。南宋诗人王洧曾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至清初,麯院逐渐衰芜荒废,乃构亭跨虹桥西,环亭遍植荷花,风播荷摇,萏菡清芬,复见旧时风光。康熙南巡品题西湖十景,更名“曲院风荷”,并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麯院”改成“曲院”,后人颇以为康熙错题,众议纷纭。乾隆有憾于兹,乃于康熙景名碑后题诗,竭力为乃祖辩诬:“九里松旁曲院风,荷花开时映波红。莫惊笔误传新谤,恶旨崇情大禹同”。其实乾隆大可不必为康熙贴金衍圣,景观虽似,其地已迁,酒香已遁去,换顾以庭院幽深,盘曲有致,此“曲”非同那“麯院”,其中韵味非曲而何称?且把“荷风”改作“风荷”,着实写出了绿浪红花的袅袅婷婷,风韵旨趣更胜前朝。清人许承祖诗云:“绿盖红妆锦绣乡,虚亭面面纳湖光。白云一片忽酿雨,泻入波心水也香”虽不言荷而荷风如面,荷香沁心,谁个说不?
如今的曲院风荷已非当日的窄小庭院,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和滨湖密林五大景区别开生面。湖光花景,相映成辉,梅兰竹菊,君子可风,而水曲林深,更添雅趣。水面上架起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似晴虹起伏在荷香丛中。人从桥上过,胜如凌波仙,人面荷花相映红,绿荫起清歌。莲叶枝梧,娇艳红花愈见绚烂,扩大后的景区佳景迭现,风采无限,但人们最钟情的还是依然浓积着当日动人风韵的小院。园中绿荫丛丛,矮墙漏窗关不住春色满园,“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湖面上也春意流淌:田田莲叶,紧镶密缀,清波荡漾,把沁心的绿意送往四面八方,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拥卫递接,有的烂熳妖娆,有的才伸出了粉嫩的菡萏,白白红红,妩媚娇娜,交织出万千风情,读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才能领略其中的春色无涯。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碧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惊叹,写的是闹红一湖的热烈,而李商隐的“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感慨,描绘的则是秋残的余韵,其中的缠绵动人崭现出一种情景难忘的悠然自得。世人爱荷,有的因为她出污泥而不染,高风可则;有的则因为她藕断丝连的缠绵绻缱,情意相许。尽管情境不同,心绪难一,“月有阴晴园缺,人有悲欢离合”,但沐浴在淡淡的荷风中,一样地感受到沁人的温磬、可人的慰藉。曲院虽小,但以其豁然大度和善解人意却容纳了万千思绪、百结愁肠,到曲院风荷赏荷,自是历久而不衰。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6/7/9 15:18: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 沙发
包子 离线
发帖:1493
等级:神州独行
积分:1635
注册:2006/5/29
时间长河流到了宋朝,苏东坡,呵呵,最像李太白但是比较让人的亲切的大家


胃口的好坏代表你对生活的热爱程度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6/7/12 10:17: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共2个,每页10个,1/1页 [1]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论坛跳转: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 密    码:
  • 主题标题:
  • 图    标:
  • 注意 音乐 强 弱 心 蛋糕
  •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  
  •  
  • 预览帖子 清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