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有问必答|票!票!全!|旅游曝黑台|旅行社交流|导游天地|说吧聊吧|时尚生活|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 [投稿]眷念西湖之三 六桥烟柳藏春深(下)

[1]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本帖属于:浙江、杭州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主题:[投稿]眷念西湖之三 六桥烟柳藏春深(下) 楼主
在山泉 离线
发帖:43
等级:青山茗客
积分:129
注册:2006/7/7
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原名西山公园,位于苏堤映波桥和锁澜桥之间的绿洲上,原是西山伸入西湖的一个半岛。南宋时,苏堤的第三桥与西岸的第四桥相对,从西山大麦岭后花家山麓流下的小溪缓缓注入其间,沿溪花木繁茂,时有落英飘落溪中,满溪花瓣,残红留香,遂名“花港”。南宋理宗时,内侍高官卢允升曾在此建宅卜居,莳花养鱼,构筑园林,渐成规模。花港观鱼的名称,最早出自南宋宫廷画师马远所作西湖山水画。清代,康熙南巡至杭,御书花港观鱼景名,并在赏鱼池畔立碑建亭,风景之胜自此声名远播,招引游人如织。当年张矩曾有一阙《应天长-花港观鱼》词云:“岸容浣锦,波影堕红,行鳞巧避凫唼。禹浪示成头角,吞舟胆犹层。湖山外,江海匝。怕自有、暗泉流接。楚天远,尽素无期,枉误停楫。 四望涌金楼,带草奕烟,缥缈际城堞。渐是暮榔敲月,轻舫乱叶。濠梁兴,归未惬。记旧伴,袖携留摺。指鱼水,总是心期,休怨三叠。”建国以后,花港公园历经历多次修复扩建,现今的花港公园占地达二十一公顷,相当于旧时的一百多倍。景观也由原有的一池、一亭,逐步扩建成为拥有鱼池古迹、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丛林区、芍药圃等七大景区。一湾绿水萦绕,两三拱桥飞架,港汊勾通了西里湖和小南湖,东、西二水丰富了全公园的水景,花港不再有湖无港,源源活水更使千年花港生机盎然。“亭台到处皆临水”,花廊水榭疏密相间,竹树繁茂,绿荫宜人,林间枝头,鸟雀相呼,山情野趣呼唤着人们返朴归真。动静幽闲巧妙结合,花、树、鱼、石自然构称,花港观鱼素来以“赏花”、“观鱼”著胜,现时更增添了灵动、活泼的自然谐趣。
“花港”以花名港,固然有“一溪花瓣,残红留香”的出典,更因园中的牡丹而卓称杭城。洛阳人习惯把牡丹直称为花,在他们的眼中,“天下真花独牡丹”。无独有偶,杭州人也有同样的嗜好,每年春天杭州人都要赶到西山看花,品赏的也只是花港的牡丹。牡丹人称“国色天香”,历来被誉为“花中之王”。唐人白居易说“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李山甫赞扬“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数苞红艳火中出,一片异得天上来”,皮日休则写下了“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杭州种植牡丹的历史始于唐朝中叶,相传唐代长庆年间(公元821-824年),开元寺僧惠澄自长安携回栽种,至今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杭城的牡丹向以花港观鱼最为著名,花港的牡丹园面积约1万平方米,纵横交错的鹅卵石小路把全园分割成18个小区。大小花坛间红夹绿,那灿若云锦的牡丹花千姿百态,斗奇竞妍,眼前呈现的便是一个缤纷世界。杭州的牡丹妩媚而不妖冶,华贵而不骄奢,丰腴里透出园润,雍容中自见端庄,国色天香也好,花中君子也好,说不尽人见人爱的皆大欢喜。人说牡丹好颜色,名贵的品种数以百计。论颜色有红、黄、紫、白、墨、粉、蓝、绿五彩纷呈,论花型则重瓣迭枝,环肥燕瘦,各领风骚。有些花花色富于变幻,同株异花或同花异色屡见不鲜。以三国东吴美女大小二乔命名的牡丹,一株上可开出粉、白两色花,甚至在一朵花上也可分出粉、白二色,而“醉杨妃”由因花色如唐代贵妃醉酒酲红嫩朱而著称。珍贵异常的还有魏紫、姚黄、绿玉、胭脂点玉、娇容三色,来自安徽宁国的“玉楼春”恰似小家碧玉,“藏在深闺人未识”,一旦移栽杭城,便让人大跌眼镜,其花色绚丽,花容惊艳,妩媚可爱令人驻足留连。赏花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陶冶。旧时有人写过一首牡丹诗,说是“国色天香绝世姿,开逢谷雨得春迟。从来富贵人称羡,未见名花结果时”,颇有点对“华而不实”的指责,读了着实令人沮丧。其实,花的功用很多,有食用、药用,交际之用,但更多的是作为美的象征,供人观赏,予人陶冶,未必一定要结出果实来充人饥腹才算功德园满。譬之于人,如果每个来到世间的人都有大作为,都得上证果,则世界将不成其为五彩缤纷的世界。李太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举双手拥护。被称之为“单程旅行”的人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只要多少做过一点有益社会、泽惠苍生的事,就算“不虚此行”,大可问心无愧,更何况牡丹还有不媚权贵、不移操守的千古传奇令人崇敬呢。
花港公园有三个入口处,东大门位于苏堤,西大门在西山路,梯接明代所筑的杨公堤;南大门在南山路,与太子湾遥遥相对。从苏堤映波桥边的园门进入,迎面就是一片绿茵茵的大草坪,中有叠石假山,其上为藏宝阁,可以登临俯瞰。观鱼佳处就在草坪北边的小方池,池前有碑亭,亭中的石碑正面镌刻着康熙皇帝手书的“花港观鱼”四个大字,碑的背面则为乾隆皇帝题诗:“花家山下流花港, 花着鱼身鱼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乃祖乃孙,二代皇帝对花港观鱼都情有独钟。草地南面是新建的红鱼池,池边有一座山石,外型极像一条跃上水面的金鱼,其上镌刻“花港观鱼”四字,游客多在此摄影留念。红鱼池里畜养着上千条红色金鲤,或潜或浮,或游或弋,悠哉游哉,悠然自得。或许是习以为常的缘故,这里的鱼处惊不乱,不管人多人少,水中的鱼儿总是我行我素,旁若无人。但游人凭栏投饵,金鱼也会追逐争食,或摇头摆尾,“唧唧”有声,或仰首沉身,守株待食,清彻的池水中涌动着快乐和欢欣。鱼池上建有曲桥,临池观鱼更相亲,一番鱼乐人亦乐的景象。过曲桥向左,有一竹制长廊,名“濠上乐”,名字取自《庄子》濠水垂钓怡然自乐之意。明人吴从先有《花港观鱼》诗:“余红水面惜残春,不辨桃花与锦鳞。莫向东风吹细浪,鸳鸯惊起冷香茵”,更把春日花港观鱼的佳趣欢乐铺陈得淋漓尽致。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6/7/9 15:20: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共1个,每页10个,1/1页 [1]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论坛跳转: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 密    码:
  • 主题标题:
  • 图    标:
  • 注意 音乐 强 弱 心 蛋糕
  •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  
  •  
  • 预览帖子 清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