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有问必答|票!票!全!|旅游曝黑台|旅行社交流|导游天地|说吧聊吧|时尚生活|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 [投稿]眷念西湖之六 宝石流霞春常在(下)

[1]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本帖属于:浙江、杭州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主题:[投稿]眷念西湖之六 宝石流霞春常在(下) 楼主
在山泉 离线
发帖:43
等级:青山茗客
积分:129
注册:2006/7/7
抱朴院旁有炼丹古井,岭上有初阳台,都是葛仙翁炼丹的遗迹。初阳台是一座用石块砌造的亭台,相传为葛洪炼丹所置。平面宽广,视野开阔,风光非凡,是杭城少有的观赏日出的好地方。早在元代,“葛岭朝暾”即被列为钱塘十景之一。清《西湖志》记载:“十月之朔,海日初出,炯然可观。”致有“葛岭朝暾”之称。每当清晨,四山皆晦,台上已明,瞬息间,海际微露一痕,随即霞光万道,半天俱赤,湖水似锦,且光景迷离倏忽,瞬息万变,景色极为壮观秀丽。明人高得旸在《葛岭朝暾》记下了这壮观的一幕:“一道长虹接海门,扶桑影动浴朝暾。铜盘迥立仙人掌,金柱中撑玉女盆。出水赤乌衔火跃,随潮白马扶雷奔。负暄亦有矶头老,欲效微芹献至尊。”旧志称每年的十月初一,在初阳台观日出,还可见到日月同辉的壮丽景观。因为来的人多了,台内留下了许多古往今来凭吊登临的楹联引人驻足。有咏风光的:“江痕斜界东西浙;山色都收里外湖”、“对此好湖山,再休提世外沧桑,人间营逐; 无多新结构,且领略稚川丹诀,孤屿清风”;有慕修道成仙的:“蓝桥咫尺神仙路;丹诀流传道士家”、“松声雨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感慨归感慨,有几个能真正看透想通?

栖霞岭下有黄龙
栖霞岭位于西湖北山葛岭以西,一名履泰山,元人称它为赤岸岭。旧时岭上桃花烂熳,灿若云霞,故名。岭后有白沙泉,岭下有桃溪,经过西湖山神庙而流入西湖。岭上林木萧森,泉壑清幽,尤以洞景著称,岭下有黄龙洞,山腰尚有紫云、栖霞、金鼓、蝙蝠诸洞,都是避暑纳凉的胜地。
黄龙洞名列新西湖十景之一,景名就叫黄龙吐翠,历史却是久长漫远。宋代淳佑五年(公元1245年),南宋抗金名将孟珙在钱塘门外掃帚坞买地兴建护国仁王禅寺,从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黄龙寺请来了名僧慧开法师来杭主持。慧开,字无门,钱塘良渚(今属于余杭)人,自幼出家,道行高深,尤以祈雨通灵而远近闻名。淳佑八年,杭州遇大旱,宰相郑清之亲率文武百官在护国仁王禅寺祈雨,慧开法师登坛跌伽而坐,口吐真言,心持灵念,时见一条黄龙在慧开法师的头顶盘旋游弋,万里晴空顿时乌云翻滚,旋而大雨倾盆而暑气全消。云开雨歇时,黄龙便游进了慧开法师身后的山洞里,人们便把那洞称作黄龙洞、飞龙洞,同时为了纪念慧开法师的高行盛德,人们又把黄龙洞称为无门洞。对于黄龙洞洞名的来历,出生杭州的明代文学家田汝城另有考证,他在《<西湖游览志》中作了记载:黄龙洞“深杳莫测,水泉甘凛 ,旱不缩而潦不盈,有龙踞焉。故老相传,向夏雨初霁时,常有神物蜿蜒卧松上,其气弗然而黄,盖其龙焉,故世号黄龙洞”,此说虽然与祈雨无关,但黄龙洞“有龙则灵”似成定论。黄龙洞在宋、元、明、清时均为佛教胜地,儒、道诸家也相机而入,后来竟成喧宾夺主,到民国初年遂改为道观,成为道教的一大门户。1995年又在山门前建造起以“缘”为主题的贺缘民俗园,在宽容博厚的道家文化基础上溶入中国的“缘”文化内容,由此形成了投缘、问缘、禧园、圆缘等一系列富有特色、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项目,使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深入浅出,开辟出道家文化与民结缘的新渠道。山门外有一块高四米的缘石,上书斗大“缘”字,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缘”,使人未见其景,先闻其“缘”。中国人对“缘”情有独钟,尽管缘不可理喻,始终如雾中花,扑朔迷离,不可捉摸,不可思议,但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缘的存在,“命运唯所遇,循环不可寻”是缘的神秘,“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是缘的奇妙,“心有灵犀一点通”更是缘的天成。缘是什么?缘是机遇,缘是命运,缘是心底的安慰,缘是未来的期盼,人们往往把无法解释的事物归结于缘,万事随缘才能水到渠成。民俗园内有标明财缘、情缘、姻缘、文缘、仕缘、子缘的投缘池、圆缘台和月老祠,既管心想事成,又“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不可不谓博大精深。
黄龙洞保存着原先道观的山门入口处。山门重檐翘角,造型古朴,两侧楹柱悬挂着蓝底金字楹联:“黄泽不竭;老子其犹”,此联在西湖众多楹联中妙手独著。联文初读似欠完整,其意难解,其实是用了省略的修辞手法,一字多关,蕴意无穷:一个“黄”字,实指黄龙的黄,含义却是道家崇尚的黄,也是华夏先祖黄帝的黄;一个“泽”字,既是黄龙洞中水泽,又是黄帝恩泽,又是道统遗泽,包容万千。而对中“老子其犹”则是“老子其犹龙耶?”(孔子赞老子语)的省略,使联语更为含蓄生动,使人感受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韵。
黄龙洞山门到二门之间,有一段长而曲折的游步道,若从空中俯看,犹如一条游龙。一路的古木修篁,花草清池,二边矮墙漏窗,藤蔓攀援,无边景色相拥而来。转过粉墙,步入二门,眼前豁然开朗,只见曲槛画廊环绕之中,涵藏着一泓碧玉似的清波。池畔假山重叠,山石蔓挂,在斑驳的苔藓里露出一个头角峥嵘、威武苍劲的黄龙头,龙嘴中一股清泉如珠帘倒挂倾泻而下,铿铿锵锵,声如鸣琴。清泉入池处,一块峥嵘巨石兀立水中,两面分别镌刻唐代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名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渲染出此地此景的空灵神秀。临池建有鹤止、香雪诸亭,“常倚曲栏贪看水”夏日消暑更见游客如云。池西山麓有假山洞壑,长约百米,盘山蹊径蜿蜒山谷,竹径通幽自成一绝。刚劲挺秀的大毛竹高达十多米,汇林成海;小巧的菲白竹却又矮至二、三十厘米,茸茸可爱;竿细色深的紫竹,据说早先引种自普陀山;别具风韵的罗汉竹、笔杆竹、黄金嵌碧玉竹则遍布假山、庭园。最值得一看的是山前的方竹园,“体方有如削成,劲挺堪为柱杖”,昔人有诗赞曰:“行方知园,虚怀若谷,劲节可风,潇洒不俗”,写出了竹的风格和气节。竹多,笋也多。每年清明前后,小雨初霁,暖风拂面,这里的墙边、路旁、山脚、庭后,随处有春笋破土而出,有的一枝独秀,伟岸挺拔;有的并蒂丛生,互为依傍,旺盛的生命力甚至掀翻压在土上的石块,那样的坚靱不拔,那样的势不可挡,宁静的黄龙洞里,洋溢着充盈天地的勃勃生机。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6/7/9 15:40: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共1个,每页10个,1/1页 [1]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论坛跳转: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 密    码:
  • 主题标题:
  • 图    标:
  • 注意 音乐 强 弱 心 蛋糕
  •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  
  •  
  • 预览帖子 清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