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
|
|
|
发帖:12 |
等级:浪迹天涯 |
积分:36 |
注册:2006/7/28 |
|
漫步笔架山
笔架山是渤海湾的一个岛屿,它三峰并立,连绵起伏,峻峭挺拔之姿犹如笔架,故而得名。此山位于海中,距岸1.8公里。其间有一条潮汐冲击而成的连接海岛与陆地的天然卵石通道,俗称“天桥”。这座天桥,随着潮汐的涨落而时隐时现,堪称佳景奇观。每当落潮时,海水便慢慢地向两边退去,通道便像一条蜿蜒的蛟龙浮现海中;潮水落尽,“天桥”便完全显露出来,直通笔架山。潮涨隐,潮落观,神奇绝妙,堪称“天下一绝”。 那一日,我们几人慕名而往,晚上到锦州,第二天一大早,我们驱车前往笔架山,来到海边时,海潮还未退去,天桥还没有露出海面,海面仍旧雾气蒸腾,抬眼望去,笔架山就朦胧的飘在浩瀚的大海之上,迷蒙的雾气之中,飘渺轻柔的像浮在海天之间的一朵云。这一切犹如一幅美妙壮丽的山水画卷,缥缈虚幻,海天相依,清秀自然。 我们乘坐的快艇犁开海面,驶向笔架山。不到一刻钟,我们就踏上笔架山的地面,首先映于眼帘是石造的山门,一派肃穆之气。山门的正面是“光耀家国”,背面是“重道亲德”,据说是当年主持修山的道人贺保江所书。进得山门,小径曲折盘旋,两旁灌木扶疏,游人熙熙攘攘。那越走越高的台阶,仿佛引领人们走向仙境。山上最古老的建筑始于明代,称朝阳寺,今已无存,现有建筑全是清代以后修建的。真人观里,香烟渺渺;吕祖亭前,人声喧哗。五母宫,万佛堂,到处人头攒动,热闹拥挤。 山上最高的建筑就是清朝时修建的三清阁,为六层全石垒成,高26米,是岛上古建筑中的代表。6层石楼由纯一色的石墙、石廊、石门、石窗、石龛和石梯组成,就连飞檐挑角、门神壁画,也全都是用石头刻成。没有一点儿木器和铁料,实为人间稀有,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殿宇、阁楼的位置、布局和装饰,设计巧组合精美,在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相连接,堪称楼阁建筑之上乘。阁中供奉着道家、儒家、佛家三教的神像,为三教合一的寺庙。 尤其是三清阁的六层,供奉着神话中的开天辟地之神盘古氏,更是全国绝无仅有。它双眼为日月,口、鼻、双耳以及坐骑皆为神龙,雕刻线条流畅,造型优美典雅,形象栩栩如生。传说,原来天地一片浑沌,盘古诞生其中,盘古身高一尺,天地随之分开一尺,盘古长高一丈,天地随之分开一丈,直到天与地分离到今天这个样子,盘古终于不负重荷而死去。盘古死后他的左眼化日,右眼化月,毛发变森林,骨变山川,血液变河流,皮肤变泥土,因此,我们今天的美好世界都是由盘古化成的,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不足为据。 站在三清阁上纵目四望,海天一色,鸥鸟翔集,渔船往来,汽笛声声,好一派醉人的景象。此时更觉茫茫渤海渺无边际,无限深远。 从三清阁高高的螺旋式的石阶下来,向北折回,是笔架山的最高峰,也是传说中盘古开天的地方。两只石雕大斧交错立于石碑之上,石碑南侧是文采斐然的《笔架山赋》,北侧是盘古开天的神话传说。碑上的书法也是极美观的。 中午时分,海面渐渐落潮,原本深不可测的大海,此时一点一点的露出了一条小路。我们也从山上下来,和很多游客一起踏上了这刚刚显露的归途。走到一半路程,身后已是浩荡的海水,前面的一段路,还露着卵石。我们仿佛成了可以踏海前行的仙子,在海中踏波而行。当我们回到了岸边回首翘望时,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刚才走过的长堤,荡然无存,我们眼前只剩下茫茫的大海和天海之间云雾弥漫的笔架山。 啊,神界与凡间,就在咫尺间!这座由浪击涛涌自然形成的“天桥”,犹如具有人性一般,架起了与陆地相连的天桥,向人们述说着大海生生不息,代代轮回的生命故事。我想,这才是它的神奇之处。我们除了慨叹造物的神奇,更慨叹“人生就像大海”这句至理名言。不是吗?人生的美丽就在于曲折跌宕,这和大海的美丽就在于浪击涛涌是一样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