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投稿]
[转贴]
图 标:
[CODE]引用一个人的旅行于2009/11/9 17:29:00说道: [B]西行漫记--把梦想的种子撒向远方--(11)初识拉萨[/B] [U]行车路线:Day 10 拉萨调整。 中午去预约第二天下午布宫的参观门票,因游客不算很多,我们30分钟就拿到了预约券。下午游罗布林卡,是一个达赖的夏宫。晚上布达拉宫拍摄夜景。[/U] 和罗布林卡是有缘的。因昨晚找的宾馆不理想,一早起来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换家宾馆。拉萨的宾馆和我们预计差不多,这个季节出游的人挺多的,合适的宾馆(合适的价位、合适的条件)并不好找,几乎把拉萨城翻了个遍,才在罗布林卡路找到一家商务酒店,金河宾馆。干净、条件不错,价格也还可以,180元。后来,这儿成了我们在拉萨的固定据点,在返程时,又再次落脚此处,这是此次我们旅行途中的最多天数的宾馆。罗布林卡路本来就不长,是一条断头路,一头到底就是罗布林卡,另一头就通往布达拉宫,我们住的宾馆距布宫步行仅10来分钟的样子,走上大街,就能直接肉眼看到布宫,这也是我们特别钟情于此的一大原因。布达拉宫――拉萨的象征,西藏的象征。住在它的脚下,感觉就更拉萨、更西藏了。 在宾馆安顿下来时,已近正午,早餐还没有吃的我们,把早、中两餐并到了一起,就在宾馆街对面的小餐馆解决了。吃的酸菜鱼印象挺深,鱼是在我们点完菜后老板娘提着袋子到菜市场去买来的,现杀的,炉子是现生的。这顿饭吃的,味道还可以,就是时间够长的。鱼端上桌时,已饿的眼冒金星的我们,只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与等待的时间相比,非常不成比例。当然,除了饿,心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今天的重要任务:到布宫门前去排队领取明日参观布宫的预约券,每天参观的人数有限制,所以得趁早去排队预约。吃完饭,开车前往布宫,车停布宫停车场,有人看护,才2元/次,不计时间长短。匆匆赶往布宫一侧,顺路,老公已急不可待地拍起了布宫四周的人流。因为赶时间,只能蜻蜓点水而已,迅速加入预约等待的队伍中,安排还挺人性化,有凉棚,有座位,且今天无需付钱,只需登记领号,行进速度不慢。大约半小时的光景,我们取到了预约券,是明天下午3时的,参观时间时90分钟,提前30分钟购票进入。放下了心,转向布宫的正面,细细品味和欣赏起来。 天公作美,阳光灿烂,红、白相间的布达拉宫是顺着山势而建的,山有多高,布宫就有多高,须仰视才能一睹其气貌。布宫挺拔的身躯盘踞着整座山头,巍巍耸立,直插云霄,顿觉威严的神圣。湛蓝的天际,飘来朵朵祥云,不偏不倚驾在了布宫的顶端,给整座建筑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布宫门前宽阔的人行道旁,多的是往来的游客,忙不迭地拍照、留念,更多的是三五成群转着手中的转经筒,虔诚的朝圣者,走几步,便伏地膜拜,起身,再走几步,又如出一辙,从他们的脸上我读出了一个词语――安详。此时此刻此地,他们的心定是平和的,他们灵魂定是纯净的。安详的神情是从他们的心底散发出来的。布宫的马路对面,是一座纪念西藏和平解放的广场,于此处拍摄布宫的正面角度正好,游客便达部分聚集于此留念。广场上不时有身披大红色藏纱的喇嘛穿行而过,袈裟色彩艳丽,在开阔的广场上显得格外醒目,抢夺了游客不少的镜头,毕竟有了他们的出现,镜头中的布宫,画面中的拉萨才是完整的,他们是布宫的一部分,是拉萨的一部分。 布宫的建筑着实有特色,每个角落都有不同的欣赏价值,那是老公进藏后认为最好看的去处。他不停地拍着,看不完的布宫,拍不够的布宫,然而我和儿子却是累了。拉萨海拔3700米,过多活动后,还是会感觉疲劳和乏力的,回宾馆休息、调整。老公坚定地说,晚上再来拍布宫!的确,如此凸显历史,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又岂是我等能一眼尽窥其精髓的!那就晚上再见了,布宫。 下午我们去罗布林卡参观,门票60元,儿童免票。罗布林卡门前乱哄哄的,车随意地上了台阶,在一堆乱石头旁停了车,有收停车费的上前。在来罗布林卡之前,做得功课不多,来后,才得知,原来罗布林卡是达赖的夏宫,有些类似颐和园的意思,总之是一座园林的设计,占地面积颇具,我们失策的是入园时没有乘坐园内电平车(10元一人,不算贵),而是选择了走走看看,结果因体力原因,未能尽数浏览全部景点,得不尝失了。“宫殿”称“颇章”,这是我看了英文的指示牌“palace”后得出的结论。园中每两座“颇章”间距较大,要步行十来分钟到二十分钟不等,消耗了我们不少的体力,每座“颇章”归属一位达赖,风格多有雷同,具有典型的寺庙特点,明黄的外墙,金灿灿的尖顶,屋内燃烛焚香,墙面饰以色彩艳丽的唐卡,只是各世达赖的居所在豪华程度上,铺张程度上则各不相同,有趋于俭朴、内敛一点的,有趋于隆重、张扬一点的,大致也能反映各世达赖性情及处世态度,心生颇多感慨。总得说来,罗布林卡是一座幽静之所,是达赖们修身养性的去处,而今成了游人们沉淀浮躁心灵的去处。 疲惫不堪,拖着沉重的双腿离开了罗布林卡,我们都知道那还是因为“高反”的缘故,容易疲劳。晚饭,我们就在拉萨最热闹的街区找吃的,在一家名为“奎英砂锅鲢鱼庄”的酒店前泊车。店是成都人开的,以经营高原湖泊中的鱼类为主,想像着在无比纯净、透凉的水中畅游的鱼儿,味道定然不会让我们失望。于是点了鲢鱼砂锅,此鲢鱼非我们江南的鲢鱼,珍贵、肉质细嫩而鲜美异常,餐厅的服务也一流,有服务员小姐不停地为我们一一盛汤、加料,又在锅中下了我们爱吃的肥牛,两种味道叠加,汤汁更为浓郁、淳厚,三个人都不知喝了几碗好汤,直至肚皮撑破,锅底朝天,仍觉意犹未尽。 因布宫的灯是在规定时间内才开放的,观灯需等上一段时间,我们选择回宾馆休整,晚上还有艰巨的拍摄任务呢! 夜幕降临,我们先去超市购物,补充一路以来消耗掉的“枪支弹药”(干粮、饮用水之类)。拉萨的购物袋留给我们很深的印象,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型超市用的是环保的纸质的袋子,这是一种韧性十足的绵纸,装好几大瓶水都提得起来,可反复使用,既环保又节约,至今我仍留着好几个拉萨带回来的纸袋子,时常用着呢。拉萨在环保这点上,走到了我们所谓国际化大都市的前头,真是值得好好借鉴的。 此时,天却不适时宜地下起了雨。暴雨,不见停的样子,但仍未能改变我们夜游布宫的计划,旋即驱车前往。果然,雨雾笼罩下的布宫没有让我们失望,而且,待我们停好车,走向广场时,雨也渐渐停了,只是风很大。我们在白天穿的T恤上裹上了冲锋衣,防风、防雨又防寒。架起三脚架(老公平时里是很少用架子拍摄的,只有在“重大”场合才拿出来用的),儿子、老公齐上阵。阴雨天,暮色沉重,布宫广场游人稀少,却丝毫未印象我们一家三口的兴致。布达拉宫所有魔力,深深吸引着我们,暮色、雨雾中布达拉宫挺立着,凸现着刚毅与奇伟,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仪,令我们肃然起敬。抓紧着各个角度的拍摄,意犹未尽之时,雨却越下越大,我们只得依依不舍作别布宫。布宫,明天再见吧!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