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投稿]
[转贴]
图 标:
[CODE]引用梦在远方于2010/2/12 14:17:00说道: ----------[33]-------别了,开罗-----------[上]-------- 开罗是非洲最大的城市,埃及的首都。远古时期埃及分上埃及和下埃及两部分,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国王统一下埃及,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建立首都孟菲斯。公元696年,法蒂玛王征服埃及,在孟菲斯附近重新建立新城,命名为开罗,意谓征服者,胜利者之城。从此,开罗作为埃及首都延续至今。 来去匆匆,东奔西走,在埃及好多天了。晚上住在开罗的酒店里,望着窗外灯红酒绿的夜色,心里老涌动着独自出去走走的念头,但一想到马克的告诫,就又缩住了。马克说,开罗虽为首都,白天治安没有问题,但到晚上就难说了。若一二个人出去,万一碰到抢劫什么的,就倒霉了,不但失财,有可能伤身失命呢。还有伊斯兰极端恐怖分子人体炸弹之类,他们的袭击目标就是平民,尤其是外国游客。在性命和好奇心之间,还是先保命吧。于是只好猫在房间里,电视又看不懂,便漫无主题和少将老王聊天打发时光。 今天是在开罗的最后一天了,早上起床后,我踱出酒店,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二个阿拉伯人端坐在地上,前面摆着二把铁锤和卷着的什么东西,,后来才知是阿拉伯石匠在等人雇佣呢。埃及下层百姓蛮奇怪的,他们一般不愿长期工作,挣了够吃一星期的钱,马上不干了,游闲浪荡一星期吃完了再去挣,如此重复不己。干干玩玩,玩玩干干,我看他们倒也挺快乐的。而我们这里呢,我的感觉是太辛苦了一点,勤劳节俭是美德,但太过头了就有点变味。大人要为后辈准备好一切,儿女辈不算,还要孙辈呢,大人一世劳作辛苦,到头来还不一定得到小辈的孝敬呢,想想真有点不值得。 早饭后,马克领我们漫游开罗了。在大巴上,我向马克提了一个要求,我说我是一个中国普通平民百姓,我想看看埃及一般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感受一下异国下层民众的生活情调。团友们都说不错,于是马克首先领我们来到开罗有名的死人城。 何谓死人城?原来就是死人的墓地啊。过去开罗有钱人死后,在城郊一高地上修墓安葬,并在墓傍盖几间房子,雇个看墓人照看。这一点倒和我们中国过去相似,古时候父母仙逝后,儿子要在墓傍结庐而居,入住陪伴三年,以示孝心。若儿子做官,则要辞官三年以奉,谓之丁忧。且守孝期间,不能住好房子,故搭草庐仅遮风雨。不能穿好衣服,要披破麻袋片,即披麻戴孝。还要闭门谢客,不能有饮洒作乐之事,如今天国殇期间停止一切娱乐活动。这些开罗城郊的墓地随着岁月流逝,死人埋得越来越多,房子也盖得越来越多,夜晚只有胆大的看墓人才敢住在里面。 星移斗转,,时至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败得一塌糊涂,整个西奈半岛被以色列占领,大批埃及难民涌往开罗,无处安身。发现有这么个好地方,这么多房子空着,于是管他坟场坟地,成千上万难民纷纷入住。人多了,房不够,搭棚,棚不够,拔披,成了难民营。埃及政府和联合国也没有办法,只好在其中修些简易道路,通水通电,五六平方公里坟场变成了难民贫民窟,直至现在。 我们车停在死人城傍边,只是远远望望,马克关照我们不能进去,里面治安不好,容易出事,故一般旅游团是不来的。死人城到处是密密麻麻的矮小破旧的房子,一片灰黄色,树都没有一棵。这死人城,也算是开罗一大人文景观。 有朋友说,这些人就住在坟墓傍,甚至就在坟墓扒平后的棺材上面,不害怕吗?嘿,这就是有趣的民间习俗了。我先说我们这里,过去若有人家出宅造房,地基中发现棺木尸骨等,不用怕,棺木拣出即可。三四十年前木材紧张的时候,农村里专门有人收购棺材板,锯成椽子造在屋上,谓之翻身板。棺材板上屋顶,有升官[棺]之谐意,接着就会发财了。尸骨则重埋,烧一柱香即可。此宅基地即为旺地,能保一家平安兴旺呢。佛教对人死去是比较超脱的,人死后进入西方极乐世界,讲究来世轮回,所以是不可怕的。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借丧不借喜的做法。办丧事,可借别人家房子开丧席,甚至停尸别人家也无妨。但喜事就不行,喜席一定要设在自家屋里,隔壁邻居是只借家什不借屋的。我估计埃及阿拉伯人也和我们差不多吧,故心安理得住在坟地里,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几十年就过去了。 在死人城边白相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开罗许多居民住宅楼什么的,里面男女老少住着,看来不是一年半载了,但外墙都没有粉刷,水泥架构清清楚楚,甚至有的脚手架还歪斜在那里。马克说,这就牵涉到埃及一个奇怪的法律了。房子完工与否,以外墙面粉刷为标准。外墙面粉刷完毕,即工程为完工,居民入住要交税。反之,则是未了工程,即使入住也可逃掉一笔税金。故尔造成许多未了工程,远看就是烂尾楼,成一奇观。当然这些都在平民区,有钱人是用不着这样的。 想想埃及的法律真有趣,其实有些是充满了伊斯兰风格的。比如人走在路上,拾到一只皮夹子,内有一大笔钱。我们国家呢,提倡拾金不昧,归还失主。若私吞,叫不当得利,法律可叫你无偿归还,拒还,严重可吃官司。日本呢,可提取其中百分之二十叫保管费或劳务费,名正言顺归你所有。可埃及呢,只需你手握皮夹,高高举起,对着众人大声连喊三声,谁掉了皮夹?快来领去!三声过后,无人认领,则是你的了。呵呵,有趣吧。 我喜欢钻牛角尖,我对马克说,假如我看到一部奔驰停在路边,也这么大喊三声,谁丢了奔驰?快来领去!三声后无人应,我岂不可以开走了?马克呵呵笑道,你想得倒美,理论上说得过去,但要有一定条件;长时间遗弃,车门未锁,钥匙在。若你撬车门,配钥匙,则是偷了。 假如我偷了呢?我又打破砂锅纹[问]到底。嘿,那挺简单,捉住,剁掉一手!嗬,伊斯兰法律就这么简单,小偷捉住就是剁手,你敢吗?偷,在伊斯兰国家是犯大忌的。比如偷情,捉住,法律规定男女两人绑住,掷到场地中央,任由人们拿石块狠砸,非死即伤,谁还敢冒险? 不过这里我私下里悄悄告诉朋友们一声,老梦在埃及偷了一下,偷笑!在尼罗河游轮上看滑稽表演时我偷笑了一下,没事,看来只有偷笑是合法的。呵呵! 接下来我要透露一个重大秘密了,女同胞赶紧离开,别再看下去了。男同胞睁大眼睛,别眨! 这里男人可同时娶四个老婆!同时四个!厉害吧,男人的天堂!这就是伊斯兰法律!至此我才明白马路上看到的一辆驴车,上面挤着的三四个妇女五六个孩子,原来是一家子! 嘿,还有更厉害的呢。这里不但同时可讨多个老婆,而且离婚易如反掌!不,反掌也不消,只需对着某老婆连说三声,我休了你,我休------!即予生效。你想同时可拥有四个,又可随时离婚再娶,故边远部落里有钱人一生拥有过几十个老婆就毫不奇怪了。否则阿拉伯王子何来一百几十个子女! 如此好事,且合法合理,是男人有几个不动心?我拉着马克衣角,悄悄一本正经问他,我想要移民埃及,不知可否?马克捧腹大笑!不过马克告诉我,这些事现在埃及落后的部落里还有,大城市很少见了。马克说他就只娶了一个老婆。他说娶一个老婆要化很多很多钱呢。是啊,我有钱吗?假如我有很多钱,又何必到埃及呢,在中国也尽可以包三奶四奶,甚或五奶六奶乃至无穷呢,只不过没有名分罢了,这样的例子还少吗?于是我打消移民的念头,还是回国吧。今天当笑话说给大家听听。 呵呵!有趣吧?埃及有趣奇怪的事情多着呢,咱今天老梦有事,不说了,隔天再说!哈哈,隔天见!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