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投稿]
[转贴]
图 标:
[CODE]引用梦在远方于2010/3/12 9:08:00说道: ------[44]---- 板门店-----[二]------- 我们又来到了金日成手迹碑,这是金日成生前最后的手迹,上面是金日成的朝文签名和1994,7,7的阿拉伯数字日期。据外国媒体透露,94年7月7日白天,金日成到一集体农庄视察,听取了州郡道里各级干部的汇报,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生产蒸蒸日上。夏粮大丰收,亩产多少多少。金日成很高兴,后来在半路上,他心血来潮,突叫停车,信步走进一户普通农家。但见一老农脸色腊黄,奄奄一息躺在床上,细问之,才知己断粮数天。又进一农家,亦是皮包骨的农民,呆呆地望着金太阳,连喊万岁的气力也没有。金日成大为震惊,当即叫来基层洞领导,厉声问之,叫其据实汇报。才知村里粮食极度匮乏,己饿死多人。才知刚才那帮领导乃一派胡言,欺上瞒下邀功请赏也。金日成雷霆怒发,斥责有关人员一通后,一言不发。是啊,在宵小众人包围下,只知莺歌燕舞,那知全国己有300万人成了饿死野鬼! 按原计划,金日成乘车到妙香山别墅休息。晚上,在一份文件上签下以上字迹后,又接获一革命老战友赵明选大将因病身亡的噩耗,乃悲上心头。悲怒交加,毕竟年纪大了,以至头一歪,倒在沙发上昏迷不醒。手下随从见状,慌了手脚,妙香山乃山中,抢救医疔设备全无。随行医生估为心脏病突发,不能车行簸菠。于是急电平壤中央,急调一架直升机半夜施救,不料忙中添乱,直升机一头撞在山上,平添几个陪葬冤魂。又再调直升机,始抢运出来,至平壤烽火医院,但回天乏术,终至长眠不起,于7月8日凌晨2点溘然长逝! 真是阎王要你半夜去,断然不会到天亮!假如有急救医药设备,假如第一架飞机不出问题,假如------,现在已没有假如。过后,随行医生,医院院长,空军首长均判刑入狱! 慈父般的金将军猝然辞世的晴天霹雳传出,震惊世界!朝鲜全国顿成泪的海洋!全国人民悲痛欲绝,呼天抢地者有之,捶胸顿足者有之,彻夜哀嚎者有之,几天不食者有之。总之,比死了亲爹妈还伤心百倍!这一幕我们中国也发生过,1976年毛泽东逝世,就是同一模式。不过朝鲜更厉害一些罢了。金日成遗体经防腐处理,亦放在水晶棺内,安放在金日成纪念堂。不过和中国不同的是,不公开对外开放,故我们无缘相见。 金日成最后的手迹就放大刻在这巨大的横卧的碑石上,镏金凹形的字迹很是醒目,四周浮雕着以金日成名字命名的金日成花盛开的模样,底下一行小字,老梦不懂朝鲜文,不知是什么内容。手迹碑的后面是一片苍翠的松林,前面是一块小广场,傍边没有别的建筑。 瞻仰过手迹碑,转过一弯,不远处就是真正的板门店了。老金和朴小姐再次警告我们,非常地区,千万不要乱闯,千万不能跨过三八线! 我们跟着老金小心翼翼走向那横跨在三八线上的一排木屋。原来这里就是当年美军参谋随手一点而定的地方,就是志愿军参谋随意一标而名的板门店。七幢当年谈判的木屋,三幢天蓝色,四幢灰色,一字排开蹲在军事分界线上,一半在朝鲜领土,一半在韩国领土。其中间分隔带为一道高五厘米的水泥埂,就是军事分界线,就是三八线,就南北双方的边境线。 三八线北面有人民军站岗,南面有美韩军放哨。水泥埂傍边,没有铁丝网,没有障碍物,可轻松一步跨过。我慢慢走到离水泥埂,,即三八线约一米的地方,我不敢往前走了,曾经恐怖的一幕浮现在我面前。1986年的一天,一个俄罗斯女游客象我一样走到军事分界线边,好奇心或不知什么原因她没有停步,反而一步跨了过去,还想招呼同伴给她拍照留念呢。南边美军一声断喝,当然这一声后来南北双方就各执一词了。女游客没有反应,于是手起枪响,女游客应声倒地,横卧在军事分界线南侧。一朝鲜士兵见状,奋不顾身越界抢救,被一阵乱枪打断双腿,亦倒在血泊之中。该事件造成俄游客当场死亡,朝士兵重伤致残的严重后果。你想,我还敢往前走吗?万一头发昏,眼发花,腿发软,一个跟斗倒在水泥埂上,岂不要命丧三八线,魂游板门店了,悲哉! 当然这军事分界线有人越过,谁?战俘。说到战俘,老梦索性再乱嚼它一回。 朝鲜战争停战谈判最难解决的是战俘问题,当时的情况是中方被俘二万多,而美韩远少于此数,若对等交换,则有大量中方战俘无法回归。故后来采取多换一的方法,即几个中方战俘换一个美俘,直到换完为止。另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是,当时联合国及美国承认的中国合法政府是台湾国民党政权,故美方坚持自愿遣返原则,即中方战俘中愿意到台湾的送到台湾,愿意回大陆的遣返大陆。中方开始坚不同意,坚持全部遣返大陆,但后来迫于形势及各方压力,只好默认。于是中方战俘先由中立国印度进行甄别,然后自愿遣返。最后二万多战俘中,一万四千多去了台湾,七千多回到大陆。这七千多回大陆的战俘,就是在中立国监察下,经由板门店跨过三八线回来的。当时国内有关方面对战俘的宣传是,回大陆的,就是好同志,爱国者,到台湾的就是叛国贼! 具有黑色幽默的是,这南下北上的志愿军战俘,从此各经历了人生二重天!老梦在这里讲一个听来的小故事。 大狗和二狗是堂房兄弟,从小一起在北方偏僻的农村长大。抗美援朝始,青年人热血沸腾,誓死保家卫国。于是双双报名参军,一同来到烽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一场血战中,双双被炮火震昏,再双双成了美军的战俘,押至济州岛战俘营。甄别开始,大狗想想家乡青梅竹马,参军离别时己初表情怀的阿芬,于是选择回国。二狗想想自已一腔热血,未有寸功,却落得个束手就擒的下场,感到无脸见家乡父老,于是选择到台湾。两兄弟在战俘营里泪眼相向,执手相握,依依相别,相约来世再会! 北上南下,人生又始。 大狗回国后,先到归管局,即归国战俘管理局集中学习。投降敌人的俘虏,你想有好果子吃?开除团籍军籍,不明不白押送回家,重扬牛鞭,重回耕田糊口的苦日脚。亏得阿芬有良心,才不致孤身一人。挨至文革,下场不须老梦多言,戴高帽坐飞机,被批斗受管制,,当年的一个热血青年爱国者成了五类分子一员,坏分子,落下一身伤病,吃足苦头! 二狗到台湾,这一万四千大陆战俘顿成反/共义士,又是欢迎大会,又是嘘寒问暖,成了人家的宣传品。其实二狗当时才十八岁,且未读过多少书,那知什么政治大道理,只是无脸见人才来台湾的。既来之,则安之。于是又参加国民党军队,后来退役,娶一台湾女子为妻,凭退役金做些小生意。正好赶上台湾经济起飞,加上本来头脑蛮灵活,渐成一个小业主,再成一位小富翁。 六十年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光转到八十年代,国民党开放老兵大陆探亲。二狗想回家乡看看,不知爹娘安在?大狗可好?但他不敢,叛国贼啊。况且那时台湾宣传中的大陆是蛮恐怖的,后又二三年,看别人去又回,回又去,平安无事。更有人在大陆投资办公司开厂,做起生意来,且获利颇丰。于是内心蠢蠢欲动。先试探性去信故乡,探问爹妈可在?岂知回信捷报平安,七八十岁两老双双健在,正泪眼盼儿早归呢。 二狗大喜过望,即刻踏上归途。父子相见,母子相拥,三十多年相思之情,化作一掬泪的清泉!昔日叛国贼,今朝台胞归来,乡里领导还来慰问致意呢。特别是听说二狗有意回乡投资办厂,造福桑梓,更是了得,头头脑脑连日不断。县里书记亲自登门拜访,接到县里好酒好肉相待。以国之理晓之,以乡之意动之,以人之情感之,只盼二狗早日投资,自已脸上早日贴金。 至于昔日爱国者呢,大狗窝在破草棚里,握着登门造访的二狗的手,泪如泉涌!只一句话,兄弟,好!好!不知他在说自已爱国好呢,还是说二狗叛国好。不知在说现在自已好呢,还是二狗好。 故事的后话是二狗真投资办了一个大工厂,请大狗到厂里说是做事,实是养老,但大狗没去。给他挂个名,在家,照发工资,大狗坚辞。二狗又登门请大狗儿子去,儿子去了。年终时,二狗说大狗儿子贡献大,该给他双份的工资,另加一个大红包。以后年年如此。 另需要说的是二狗还做了一件大好事,他自己讲是还良心债,此事还上了省报呢。二狗办了一个养老院,把县里凡是志愿军烈士的父母统统接到院里,由他养老送终。还郑重承诺,凡是县里的志愿军战士,以后年纪大了,也全部照此办理,一切由他负责,颐养天年。他怕自已恐有不测,还叫儿子从台湾过来,立下公证,若有万一,儿子接办。他说叫父债子还,父愿子偿,父情子报。 故事有点悲怆幽默的味道,但老梦知道是真的!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