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投稿]
[转贴]
图 标:
[CODE]引用yesnono于2010/11/15 11:17:00说道: [IMG]http://tupian.youabc.com/photo/yesnono/8afs/24i7.jpg[/IMG] 芦苇 忘记让大家看看现在的纤夫拉纤是什么样子的了。有图为证。 [IMG]http://tupian.youabc.com/photo/yesnono/8afs/zzla.jpg[/IMG] 不过导游土家阿妹说了,真正的拉纤还是有的,只不过要再等几个月。 和九曲溪漂流还有个不同也就在这里,九曲溪是顺溪流而下,盘过九曲。神农溪的漂流则是打一个来回,所以景色在去的时候欣赏了,返程时就重复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导游土家阿妹就在出发后的前半段呢主要让大家赏景,回来的时候,更多地是讲解巴东土家习俗,甚至还给我们唱了山歌,而且还教我们如何和她对唱。返程的这段时间, 反而有了更多的互动和乐趣。 前面说完了裸体纤夫的话题,现在就要说很多土家民俗的东西了。土家人天生一副好嗓子,唱起山歌来用陕西话讲叫“聊咋咧”!听了土家阿妹的山歌,还跟着学了几句对了对歌,不行,人家这嗓音,起调就高,我根本唱不上去。还跟着学了几句土家话,比如朋友叫“伙计”。就是这个词,导致游客在乘观光船返回游轮时,在甲板上只要看到江中泛舟的土家人就开始高呼“伙计”,而土家人们也很友好的回应。还要说说这土家的民俗。比如这个重男轻女的状况那是依然存在且依然严重。这些导游土家阿妹年龄都不大,比如我们这条舟上的才刚刚17岁。她说,他有一个哥,她自己在上完初中之后就不上学出来工作了,因为家里也不会让她继续上,而她的哥哥现在正在重庆读大学。如果村里有人家办喜事,她是去不了的,家里人一般都会带上他的哥哥去,因为家里有个男孩子是件很有面子的事儿。看看这重男轻女的劲啊!土家人恋爱成亲都要靠说媒。而且,在18岁成人以前是不让谈恋爱的。18岁以后,就可以说媒结婚了。她说她长这么大,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巴东县城,而他们基本上都住在山里。因为土家女孩在结婚前必须呆在巴东,呆在她们生活的村子里,是绝对不可以出去的。这土家女孩嫁人还有一个习俗叫“哭嫁”,从开始准备嫁人时就哭,一直哭到嫁完。而且男方家里人还会派人来监视着未来的儿媳妇哭不哭,哭的厉害不厉害。呵呵。中间我问了个问题,如果有男孩子看上你们土家阿妹了,后面应该怎么办。导游说,结婚之后就可以把土家女孩带出去了,不过,在这之前,被相中的男孩,娶了土家女孩头三年也必须留在村里,因为要当三年的纤夫。哈哈,我当这些是玩笑话的。 不过,玩笑归玩笑,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听到这些真的感觉生活的不是同一个世界。看着“豌豆角”扁舟两旁郁郁葱葱的山峰,舟下碧绿的溪流,此时,耳边又响起了阿妹和纤夫美妙的山歌,忽然觉得此时此刻,有种脱离尘世的异样感觉,有些向往,又有些因陌生而恐惧。这也让我想起了陕北民歌。记得当时去陕北,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叠叠黄土山头之上,顿时有想吼上两嗓子的感觉,当时忽然明白了陕北民歌的产生,那是一种人类的本能。而此时,面对着这样的环境,我想,这些巴东土家人的民歌,其产生的原因也应该大致相同,毕竟这歌词里所透露的情感是如此的相近。 [IMG]http://tupian.youabc.com/photo/yesnono/8afs/3e4l.jpg[/IMG] 为我们献歌的纤夫,更准确地说是船夫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