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灌水]
[分享]
[贴图]
[视频]
[讨论]
[搞笑]
[小说连载]
图 标:
[CODE]引用馒头于2010/12/26 23:18:00说道: 【第二章:常德保卫战】 【2-1】 鄂西会战结束后,胡琏在黄埔军校的同班同学、国民革命军73军暂5师师长彭士量奉命从鄂西开往湘西,暂5师席不暇暖,衣不解带,又赶往参加常德会战。 那时候,中国战场上,无日不战。 常德会战中,暂5师师长彭士量和6000大好男儿,再也没有回来。 和黄埔军校的很多人不同,彭士量考上黄埔军校之前,是湖北明德大学的大二学生,属于文化水平较高的一类学生。如果当时没有投考黄埔军校,彭士量可能以后会是一名教师或者政府职员。 报考黄埔军校,改变了他的一生。 后来,彭士量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排长,参加了南昌起义,那时候,以后叱咤风云的林彪也在这支队伍里任代理连长,共产党军队里另一位最能征惯战的人物粟裕还是警卫团一名战士,陈赓大将那时候是一名营长,这支队伍真是人才济济,群英荟萃,不过,这些中下层军官那时候不显山不露水,尚未崭露头角。 南昌起义失败后,彭士量所在的部队脱离了南下的队伍,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彭士量只能跟从。如果他所在的部队那时候跟着朱德上了井冈山,他能够活到解放后,也一定会是一名开国将军。 从南昌起义中走出来的共和国元帅和将军,据不完全统计,有25名。元帅计有朱德、刘伯承、陈毅、林彪、贺龙、聂荣臻五名,大将有粟裕、陈赓、许光达三名。而与彭士量同为排长,以后成为共和国将军的有:萧克、聂鹤亭、唐天际、彭明治等人,而上将赵尔陆、中将谭甫仁、张树才等那时候还是战士。 离开了南下队伍,改变了他的一生。 人一生的命运,其实都是由偶然因素决定的。 抗战爆发,彭士量先后参加了淞沪、山西忻口、台儿庄、武汉、长沙等战役,几乎是每战必从。在武汉保卫战中,他因为作战勇敢,受到嘉奖,宋庆龄女士还赠送彭士量将军一床苏联毛毯、一架德国造望远镜和一把缴获的日本指挥刀。 1943年11月,日军为迫使国民政府屈服,牵制缅甸远征,并夺取洞庭湖米粮川,日军先向鄂西佯动,接着突然挥师南下,直扑常德。常德会战就这样仓促打响。 湖南省石门县是常德的门户,彭士量的暂5师守卫石门。 彭士量的暂5师,和《石牌保卫战》中写到的傅正模的预4师一样,从名字上就能够看出属于装备低劣的杂牌部队。 抗战开始时,全国有师200个,其中共产党领导下的师有三个:115师、120师、129师。番号最小的是1师,因为由伤愈归队的抗战老兵组成,所以又称为荣誉一师,师长先后有名将宋希濂、郑洞国、李弥;番号最大的200师,师长是抗日名将戴安澜,后分别为高吉人、周朗,隶属于杜聿明的机械化军。 然而,抗战初期,日军不断增兵,200个师的番号远远不够,国民政府再增加新的部队,就以新编某师称谓,比如著名的新编38师,师长是孙立人;著名的新编22师,师长是廖耀湘,那都是一等一的部队。滇缅战役中,新编38师发展为新一军,新编22师发展为新六军,那可是与胡琏的整编十一师、张灵甫的整编74师、包括200师的第五军,通称五大主力。日本投降后,东北战役的时候,东北军里还有两句口诀在说这两支新编军:“只要不碰新一军,不怕蒋军百万军。”“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六军”。前一句口诀是真话,后一句口诀是为了增强信心。 抗战胜利后,200师的番号开始增加,这就是青年军。青年军初期一共设置10个师,师长都是身经百战的抗日名将。而士兵都来自于当时的大学和高中。这样高的文化程度,在当时历经战乱死伤惨重的国军中,实在属于凤毛麟角。 整编师、新编师和青年军各师都属于国民政府的战斗序列。 而暂编师和预备师,则是各大战区自主招募的队伍。暂编师,就是临时番号,战后会予以撤销;预备师,就是从事训练的新兵师,战事紧急,就被派上战场。 抗战老兵方风林说,虽然他们这些杂牌部队装备低劣,食不果腹,有的排连一挺轻机枪也没有,有的士兵甚至连一双草鞋都穿不上,但是这些暂编师和预备师照样打得非常顽强壮烈。只要一上战场,就不想什么杂牌军什么正规军了,想的是打死日本鬼子,保卫自己的国家。 为了在石门阻击日军进犯,彭士量与6000子弟兵全部壮烈牺牲。 暂5师6000人,预4师5000人,他们都属于不满员的杂牌师,而一个满员师,是8000-10000人。 后来,彭士量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排长,参加了南昌起义,那时候,以后叱咤风云的林彪也在这支队伍里任代理连长,共产党军队里另一位最能征惯战的人物粟裕还是警卫团一名战士,陈赓大将那时候是一名营长,这支队伍真是人才济济,群英荟萃,不过,这些中下层军官那时候不显山不露水,尚未崭露头角。 ———————————————————————————————————— 这一句可能有错吧,陈赓在南昌起义前,已经有了名气,著名的黄埔三杰之一,还在北伐中救了蒋介石,这样说不妥帖。当发现的时候,已发上去了。抱歉。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