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灌水]
[分享]
[贴图]
[视频]
[讨论]
[搞笑]
[小说连载]
图 标:
[CODE]引用馒头于2011/1/21 14:08:00说道: 【3-22】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第10军的那些伤兵,他们的命运如何? 衡阳保卫战的枪炮声停歇,已经到了8月8日的傍晚。 傍晚时分,中日双方的军队都放下了刀枪,日军停止了进攻,国军的伤兵们互相掺扶着,集中在铁炉门、汽车西站和船山中学等一些略微能够遮蔽风雨的地方。伤兵们坐了一地,谁也不愿说话,气氛非常凝重,衡阳城里响彻了47天的枪炮声停止了,这个世界突然变得非常寂静。 那天晚上,残月如钩,愁云惨淡,已成废墟的衡阳城里,一片死寂。伤兵们就这样坐了一晚,饥肠辘辘,遍体疼痛,直到天亮。 天亮后,日本人来了,却并没有按照《停战协议》来救治伤兵,他们将那些轻伤的国军带走了,编成几个小队,或者割马草,或者割稻谷,而其余的重伤员被丢弃在广场,不闻不问。衡阳市里上了年纪的人都说,这些重伤员最后都死了。 轻伤员每天从事繁重的劳动,却吃不饱饭。那时候,日军的后勤补给也很紧张,陈纳德的航空队切断了衡阳和长沙的运输线,数万日军嗷嗷待哺。日军每天只给从事体力劳动的国军提供很少的食物,仅仅能够维持生命,然后强迫他们劳动。 所以,国军一有机会就赶快逃跑。逃出衡阳城的国军,一部分被附近山中的国军游击队收留,在敌后牵制和抗击日军;一部分历尽艰辛,辗转来到桂林,寻找第10军留守处。 而更多的国军没有逃出日军的牢笼,只能忍受着日军的残酷压榨和迫害,在颠沛流离和超负荷的劳作中逐渐死亡。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几日后,日军撤离衡阳,将仅剩的300多名第10军战士全部活埋了。那一年,我去衡阳的时候,当地人指着衡阳铁路工程学校旁边的一个大坑说,第10军仅剩的300名战士就全部被活埋在这里。 这就是第10军士兵们的命运。 而将军们的命运同样很悲惨。 预10师师长葛先才和第3师师长周庆祥、第10军参谋长孙鸣玉三位少将被关在衡阳城外的天主教堂里。日军让他们生活自理,他们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常德保卫战的时候,满城唯一完整的建筑物是有天主教堂了,衡阳保卫战还是这样,因为天主教堂是西方人建造的,目的在于普渡众生,脱离苦海,按照国际公约是不能轰炸的,而轰炸则会引起西方社会的抗议,所以残暴的日军在进攻每一地的时候,都会对教堂比较“仁慈”。 9月上旬的某一天,周庆祥和孙鸣玉约请葛先才一起从天主教堂逃出,葛先才考虑到人数太多,目标过大,容易引起日军注意,再说,方先觉还没有消息,不知生死,如果逃跑太多,容易激怒日军,会对方先觉和第10军战士不利,葛先才就让周庆祥和孙鸣玉先走,自己待机而动。 周庆祥和孙鸣玉“以窗架为梯,翻围墙而去”,终于逃脱了日军的魔爪。 11月,方先觉被戴笠手下的人员接走。 现在,衡阳城里只剩下了葛先才、容有略、潘质、彭问津、张定国五位少将了。 日军为了防止这五位少将再逃走,就转移关押地点,从天主教堂转移到了联湖书院。联湖书院四面都是水,只有一条木板铺就的通道与外界连接。联湖书院里,还有日军一个排在把守看护。 要从这里逃走,千难万难。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