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投稿]
[转贴]
图 标:
[CODE]引用菜刀于2006/9/7 14:25:00说道: 卡车摇摇晃晃来到我们跟前,我站在路边一个大石头上挥舞着手臂雀跃着,大个子的脸色也阴转晴,站在路边挥着大手招呼说:“你们好!” 这是我们进入墨脱以来所见到的第一辆在山地里行驶着的汽车,多少唤回了些须我对现代社会的感觉。 汽车的后斗里,扶着驾驶室后面的栏杆站了6、7个人,车斗里放着很多大镐和铁锹。见我们招呼,车上的人朝山坡下指着说去修路,我非常积极地向他们报告下边的塌方情况,并问他们修完了是返回还是继续前行,他们说返回52K。 告别大卡车,我们继续前行,我的情绪更加高涨,频繁地和大个子找话说,但就是行进的速度更加缓慢下来。10分钟后,一阵响亮的炮声震荡在山谷,我们回转头,第二个塌方的位置清晰可见,一股白烟向雾霭中弥散。-----这是人类向大自然宣战的号角。 我问大个子:“你说这森林里如果有老虎或狐狸、熊什么的,这炮声会不会吓破了胆啊?” 他说:“就塌那么点土,为什么放这么多炮呢?恩,可能是树干太粗,得炸劈了才搬得动。” 也许是我提的问题太弱智,他没必要回答,嘻嘻,我索性坐在一块石头上看热闹。 眼看着修路工人们在那里忙碌,炸一阵,搬一会儿,铲一会儿,我说:“咱别走了,下去和他们一起干活吧,反正就两处塌方,干完了坐车一起去52K。” 他说:“你是来徒步的又不是来修路的,你以为你能干什么呀?快走吧,不给人家添麻烦就不错了。” 我哼哼唧唧很不情愿地跟着他继续上路,磨磨蹭蹭地走在后面几步一回头,半小时后我说:“咱吃大馒头吧,吃完了减轻背包负担。”因为早晨从80K带的6个大馒头和泡菜装在我的背包里。 他说:“才几点就吃午饭?赶紧走吧。” 也是哈,还不到11点呢:) 他持之以恒地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山上挺进,那辆卡车仿佛与他毫无关系,我却真没心思走了,从墨脱以后我觉得自己营养不良,每2小时就渴望吃点什么,不夸张地说,每当此时想起巧克力的味道,嘴里总会盈满了口水。 之后,尽管他频频回头监视我,但我还是成功地抄了几次近路,冷不丁地出现在他身后吓了他一大跳。但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有几次,我明明看见是新踩塌出来的脚印通往密林,当我满心欢喜地钻进去之后,却陷入荆棘,只好原路返回。 其中一次,他刚好走到之字路的转弯处,一回头,我也刚刚抓住一块石头正要往坡上的丛林里攀,我也一转头,四目相对,他大声问:“又要干吗?” 我说:“这有新鲜的脚印,你站在拐弯处往上望一眼,路是从这上面折回来的吗?” 他可能是压抑太久了,火气满大地说:“你已经走错了几次路自己不知道吗?这么宽的大路不走非往林子里钻,你到底走不走?” 我也大声地说:“让你往前看一眼不行啊?能费你多大劲?” 他说:“你爱走不走。”说完自己转身就走。 我非常扫兴地退到路上,快速跟上他,说:“明明知道那辆卡车修完路就回来,你非不愿等;明明知道这里有背夫走的近路,你非得要一步步丈量汽车道,知道狗熊是怎么死的吗?都是笨死的。” 我这话一出口,立刻激起他万丈怒火:“我告诉你,在这种原始的环境里,永远不要寄希望于外力,如果等到天黑那卡车也没回来你怎么办?虽然有近路,但你不是背夫不熟悉地形,在原始森林里走错了路甚至迷路,都是很危险的,你难道连这最基本常识都不知道吗?” 我不服气地说:“至于那么严重嘛。” 他情绪高亢着,说:“有车可搭当然是好事,但我们必须按自己的计划正常行走,在哪里能遇上就在哪里搭,如果遇不上也不耽误什么。照你这样边走边玩,天黑了也到不了。” 我说:“人家车上的人已经说了修完塌方就回来,你又不是没听见。” 他说:“你这叫投机取巧。” 我说:“那也比你老牛一样只低头拉车不看路强。” 我俩谁都不服谁,这是我们上路以来的第一次激烈争吵。之后,我俩沉默着走了很长一段,为避免口舌,我没再抄近路。他依然象侦察小偷一样时不时地回头扫一眼。 就在我俩沉默行走时,路边的丛林里不时地有人影,冷不丁地站起身冲我们大喊,吓我俩一大跳,又听不懂喊的是什么,看那蓬乱的头发和蓝缕的衣衫,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野人。后来距路边最近的一个人,冲我俩说了声“你好”,我和大个子赶紧搭讪说:“你好!”“你们在这么密的林子里干什么呀?” 那人说:“采药。” 大个子问:“林子里这么潮湿,没有蚂蝗吗?” 那人说:“这里冷,没有蚂蝗。” 看来这是土生土长的墨脱人了。在墨脱路上,虽然也接触到不少人,但客栈、卖铺、餐馆的经营者,以及沿路遇到的一些背夫,大多都是外来人,真正与当地人的接触并不多,尽管流传着门巴人下毒的说法,但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十分想近距离接触当地的村民,了解他们的风俗、文化、习惯,了解这个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 走出来后大个子对我说:“你也出一本书吧,如果需要进一步收集资料,我愿意再陪你走一次墨脱。”E:) 见过了采药人,我终于明白了那些新踩踏出来的脚印的来由,我也就彻底断了抄近路的念头。[/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