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投稿]
[转贴]
图 标:
[CODE]引用菜刀于2006/9/7 14:26:00说道: 下午2:10分,我们到达62K,这是个小部落,才几户人家,只有一家是汉人经营,我和大个子卸包休息,要了两晚面,依然是10元/碗。这里还需插叙一段:我和大个子一路走来,都是由我点餐,量大小、饭菜好坏,他一概不问,我点什么他吃什么,我点多少只要我吃饱了,剩下的他都吃个精光,有时甚至把菜汤都泡在饭里,开始我以为是我点少了,就逐渐加大菜量,到了墨脱的第二天,我俩一顿饭花了92元,他实在撑不住了,问我为什么点那么多,我说:“怕你吃不饱啊。” 他说:“走一趟墨脱,不但没减体重,非被你把肚子搞大不可。” 我被逗得哈哈大笑,说:“我看你大有舔盘子的架势,都搞不懂你到底有多大饭量。” 他说是怕浪费,有几次被撑得很难受。 我说:“饭是人家的,肚子可是自己的,宁可剩下也不能把自己撑那样啊。” 后来得知,出身军人家庭的他,自幼养成了朴素的生活方式和严谨的处世风格。墨脱路上,尽管只有我俩孤男寡女同行同宿,但我依然敢于在他面前肆意放任自己,我敢在熄灯后假装做梦拍他胸脯,敢在清晨睁开眼时伸手捏他鼻子,因为我知道,在他心里知道什么是分寸和责任,他心里永远有一把尺子,我不用怕他。 现在话题又拉回来,这顿午餐只要了两碗面条,因为我俩在12点时,刚刚就着泉水和泡菜,吃了6个大馒头。按他的指示,饭量以吃饱为宜。 点完餐,我坐在外屋靠窗晒太阳,大个子在里屋烤鞋,这时,从门外匆匆走进两个男人,从装束看不象是旅行者,背包只有中学生书包那么大,其中一个人20出头岁,皮肤白皙,个头高挑,一副金属边近视镜愈发显其文静;另一个人则皮肤黝黑,高鼻梁,面部轮廓粗旷,也是高高的个子。进屋后坐定,要了一壶茶,两人细酌慢饮,言语也不多。我看那个书生象汉人,便和其交谈,得知他们是墨脱县某乡政府的工作人员,早晨7:30从96K出发,赶往波密办事,今天的目的地也是52K。 我诧异,问:“看你这相貌也不象当地人啊,怎么会在这里工作?是工作组的吗?” 他说不是,确实是在这里工作,大学毕业后带着弟弟一起来这里的,他是河南人,学农业水利工程的。 我问:“是来这里实习的吧?两年以后回去?” 他说:“不回去了,已经把户口迁到这里了。” 我惊骇,问:“你把户口牵到这里?迁出来容易,再想迁回去可就难了,是一时冲动还是深思熟虑了?” 他陷入了沉思,清亮的镜片后是一双略显忧郁的眼睛,我不知这个大男孩是怎样策划的人生之路,也不知他这一大跨步的迈越是否得到了新环境的接纳和认可。悬殊的生活条件、语言障碍、种族隔膜,他必定是经历了无数个碾转难眠之夜吧! 我诚恳的交谈,也拉开了他无数的话题:他的妈妈是墨脱人,有几个舅舅分别在墨脱县、乡政府部门工作,他深知户口迁移的不可逆转性,已经深思熟虑了,即来之则安之,自己所学的一技之长,在墨脱的建设中很适用。 我不禁由衷地景仰眼前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但愿这个陌生的环境,为这个有志青年提供一个展现才华的平台,为了墨脱的建设,也为了他无悔的人生。 见我们的面端上来了,他们也要了两碗面,老板娘说面条不多了,还只够煮一碗,我赶忙说:“我吃半碗就饱,不然我分半碗给你们吧。” 那个黝黑皮肤的人在我们交谈过程中一直没搭话,戴眼镜的小伙子说:“不要了,你吃吧,我有面包。” 老板娘问煮细挂面行不行,小伙子说行。 这是我第二次遇到墨脱路上的客栈断粮,如果不是正常通车的季节,徒步墨脱的侠客们还是要充分考虑食粮的问题的。 餐毕,我和大个子与他们挥手道别,说我们走的慢,要笨鸟先飞了,希望再次与他们相遇,一路同行。[/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