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投稿]
[转贴]
图 标:
[CODE]引用被你感动于2006/11/7 11:01:00说道: 二 “昨晚你跟谁住在一起?”同行的友人问我。 “抗战时期日本鬼子对中国的政策的平方。”我没头没脑的说。 哈哈哈哈哈哈……大家都习惯了我的脑筋急转弯,知道我指的是“卢六光”老师。7点钟开始就有服务员“叫早”,7点半吃完饭,8点准时从乌鲁木齐出发。 早餐有奶茶、馕、馒头、包子、各类凉拌菜。今天早上我闹了个大笑话。因吃的是自助餐,我把人家的豆腐皮当成了面条大块朵颐,越吃越生气,还批评厨师放的盐太多。同桌的老师笑得花枝乱颤。这样,我就带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恶名上路了。 汽车行使在217国道上,两旁的庄稼盛装以待,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一大片的向日葵开得黄灿灿的,比起番禺的“百万大葵园”更能激起我们内心的汹涌之情。那么笔直的田垄,迅捷地在我们眼皮底下划过,惊起我们“哇塞”的尖叫。司机马师傅悄悄对我说:“你们广东人见到什么都喜欢哇塞的叫,忒夸张。”我对他扮一个鬼脸,然后也故意大叫一声“哇塞”! 从乌鲁木齐到布尔津有东西两条线,我们走的是西线,大概600多公里,一直往前走,就是昌吉、呼图壁、石河子、奎屯、克拉玛依、禾木、布尔津。因为路上限速——不能超过40公里/时,所以要开12个小时。车子离市区越来越远,我们见到一个个不规则的大坑,导游说那是修路时取土后留下的后遗症。再后来就是戈壁滩,黛色的沙砾、骆驼刺、红柳是我们旅途最好的伙伴。极少的车辆,硬如磐石的路面告诉我们这里的降水量非常少。车上几个刚考过车牌的“准司机”都想在这里试开一下——连我都想开开呢,到哪里找那么好的练车场? “我要唱歌了!”一呼百应。许多人都要下来唱歌了,男左女右。这是出门旅游的习惯,大家把上厕所叫“唱歌”。 吃午饭的地方叫做白碱滩,酒店里刚好有对新人结婚。我们分享着这对新人的快乐,一踏进大厅,见到一双慈眉善目的老人,他们脸上都有红色印章的痕迹,至于盖上的字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问司机,他说这是新郎的父母,脸上的印痕是来喝酒的亲友给盖的。老人图个吉利,一般不会生气的。 我们的饭席在二楼,房间很气派,跟“皇朝酒店”这个名称很般配。在克拉玛依的这个白碱滩,住的都是石油工人,他们都比较富有。因为富有,才让这相对豪华的酒店有了市场罢。沿途经过的油田上,有许多正在钻油的“磕头机”。这机子磕头一次,可以钻出8美元的石油。裸露在外的输油管道让人担心,当地政府的措施就是——沿途车辆不准在油田停车唱歌、照相。旅行社说“沿途参观新疆百里大油田”原来是注水的猪肉。 这顿饭我们喝了广东喝不到的乌苏啤酒,吃到了“阳春面”。读过日本作家的《一碗阳春面》,却从来没有机会真正品尝过。现在听到服务员报出这个名来,才发现“不过如此”,就是一般的汤面啊!那么好听的一个名字,让人浮想联翩,揭开了红盖头的新娘远不是“颜如玉”。 吃饭赶路唱歌尖叫,是我们一路上的真实写照。参观了“百里大油田”,还“参观”了农恳风光。天那么蓝,庄稼那么绿,想象一下在这样的不毛之地,靠天山融雪的浇灌、靠农恳战士们种的白杨树防风固沙、靠先人一锄头一锄头开挖出来的坎儿井水才有了这么一片绿色。此时此刻,一种叫感动的东西渐渐在心头升起。 克拉玛依是维语“黑油”的意思。这个新兴的城市让我们敬仰,这里的人们让我们崇敬。 7点多的时候,我们到了有额尔齐斯河流的布尔津。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