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投稿]
[转贴]
图 标:
[CODE]引用阿呆于2006/11/13 14:09:00说道: 7月23日 西安 中雨 雨一直下,对于一直缺水的西北部来说无疑是好事,对于游者来说或多或少的有些影响。西安之旅应该是文化之旅,只有用心观察,用心学习才能有所收获。1974年兵马俑的发现让西安名震世界。所谓“到西安不看兵马俑等于没有,去陕西不拜秦始皇等于白忙”,位于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是值得一去的,因为它是整个秦文化的代表。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只是秦始皇陵的一小部分,它是被当地农民在打井时候无意中发现的,到今天只开挖了三个坑。那庞大的地下军团在岁月的侵蚀下已经失去了它们本来的色彩,但是那巨大的阵容和巧夺天工的技艺无不让观者折服。看着那一排排整齐高大的士兵阵容你依然能感受到当年强大的秦军横扫六国的巍然气概。没有修整好的秦俑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更让你觉得悲壮,慨叹岁月之无情。昔日的惊功伟绩、昔日的辉煌强盛在岁月中渐渐的散去,是非功过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秦始皇陵可谓皇陵之冠,自始皇登极之始修建,直到他去世尚未完工,动用当时秦国70万劳力,约占当时人口的1/4。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我们无法想象秦始皇陵完全面世时的轰动效果,或许再没有人敢提什么奇迹了。“翻身全靠共产党,致富感谢秦始皇”,这是一句当地流传很广的对联,从中我们也许可以看出秦始皇陵在西安旅游业的中的地位,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看完秦文化的代表,当然要梦回唐朝。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十分兴盛的一个朝代,对于汉文化的形成延续并发扬光大,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传统艺术在唐代也达到了高峰,这方面后面再说。秦朝有秦始皇陵,唐朝又留给了西安什么呢?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一个唐明皇,一个杨贵妃,演绎了多少恩怨情仇,直到今天还有连篇累牍的电视剧在播放。皇帝已经化为尘土,美女已经东去,唯有华清池留于后人观赏想象。 洗澡的地方总是有很多的人,尤其是美女洗澡的地方。华清池景点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争相目睹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洗澡的地方。我擦亮眼镜,伸长脖子,在人群中挤出一道小缝,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华清池,失望加绝望。一个污秽不堪的小池子,根本无法与今天的城市中的很多什么海之恋、江之爱之类的浴室相比。在贵妃浴室对面有一块醒目的牌子,上书:“周恩来总理沐浴处,欢迎参观”。那一刻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希望能与伟人拉近距离,原来总理的浴室除了小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我不知道景区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块牌子?这让人觉得很有讽刺意味。吸引人眼球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人喜欢标新立异,有的人变性后出来吓人,有的人长的寒碜却硬说自己是天下第一美女,景区为什么这样选择我最终也没有找到原因。 7月24日 西安 阴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中国,有山的地方通常都有寺院道观,佛教修行的地方叫寺(伊斯兰教的是清真寺),道教修行的地方叫观。很多人进入这些场所很难分清楚,并使用错误的礼节,甚至有的人进入寺院在胸口划“十字”,这些都是大忌。所谓祸从口出,无论我们信奉何种宗教或者是无神论者,进入宗教场所时都要表示尊重,不要乱说一些不尊敬的话,这是最起码的礼貌。 西安最著名的寺院,也被称为皇家寺院的是法门寺。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因此被誉为“皇家寺庙”。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隋改称“成实道场”,唐初改名法门寺。 法门寺规模不大,但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舍利是梵语SARIRA的音译,译作身体、身、身骨、遗骨等,即死尸或遗骨的意思。通常指释尊的遗骨(即佛骨、佛舍利)。舍利又可分为三种,按照《法苑珠林》的说法:一是骨舍利,白色;二是发舍利,黑色;三是肉舍利,红色。但都是圆明皎洁,坚固不碎。菩萨、罗汉等也有舍利,佛家认为,只有虔诚奉佛,悟道得法的人才会自然结晶舍利,非常人可得。相传佛陀涅槃后,弟子们用香燃火焚化释迦牟尼遗体,在灰烬中发现了4颗牙齿,以及指骨、头盖骨、毛发等物,释迦牟尼的弟子将他的舍利分为八份保存。当佛教徒再也无法向佛祖本人顶礼膜拜的时候,便把其虔诚之心转向了佛祖遗存的舍利。这样,舍利便被赋予了神圣无比的涵义,扮演了至高无上的角色。因此法门寺因为安置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而名扬天下。 法门寺现有四枚舍利,其中只有一枚为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其他三枚仿制出来的是为了保护真身舍利的,是所谓的“影骨”。但是它们的价值同真身舍利是一样的,诚如赵朴初居士所谓:“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对于有佛缘的人和信佛之人,法门寺是必须要去的。 西安另外一个著名的陵墓是——乾陵。乾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墓因山为陵,气势雄伟壮观。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高宗和武则天两帝的合葬墓就在此峰中。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 站在乾陵脚下,俯瞰四周,背山面水,从风水上说此处是一块风水宝地。传说武则天登极后便找来全国两个最出名的风水先生为她寻找风水宝地作为以后修建陵墓之用,两个人一个朝南,一个朝北,历经三年全国上下苦苦寻找。三年后他们把找到的地方向武则天汇报,巧合的是两人同时说出今天乾陵所在地。两人不服,都努力表明此地是他自己先发现的。武则天问他们有没有留下什么记号?一个说在某地埋下一枚铜钱,一个说在某地埋下一颗钉子。武则天命人去挖掘,看见那颗钉子正好钉在铜钱的孔中,可谓巧中之巧。传说终归是传说,也反映了乾陵所在地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 唐朝皇室墓葬奉行明葬的风俗,也就是说唐朝皇室的墓葬不像其他朝代都要隐藏起来,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唐朝的鼎盛,皇帝们或许以为唐朝会世世代代延续下去,没有必要把墓葬隐藏起来。乾陵就是这样一个代表,几百年以来大家都知道这是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墓。近年来实地勘测证明,乾陵并没有像很多的帝王陵墓那样被盗,为什么呢?并不是因为武则天的威严还在,而是因为乾陵采用了非常严密的防盗手段。陵墓依山而建,墓道口铺上铁板,缝隙间填上铁浆,实际上陵墓完全与山融合成一个整体。所以千百年来有无数的盗墓人觊觎乾陵中的奇珍异宝,却没有办法进入其中。近年来乾陵是否开挖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初步估计乾陵中至少有文物500吨,专家猜测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找寻的无价之宝――《兰亭序》真迹也应该此陵墓中。 我们不用怀疑假如乾陵公开于世,世界上又会多一个奇迹,也许中国拥有这样的奇迹太多了,当科技手段连目前的奇迹也保护不了的时候,还是不要去打扰先人了。就像武则天留给后人的无字碑,尽管有后人在上面刻了很多字,但是它还是留给后人很多的猜想。是非功过都如过眼云烟,即使刻再多的字也将会被岁月一一抚平。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