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投稿]
[转贴]
图 标:
[CODE]引用上厕所忘带纸于2006/11/20 17:17:00说道: [b]段誉的大理城[/b] 你倒是大理从何得来?除了《五朵金花》,想必就是《天龙八部》了吧? 其实金庸在写《天》之前,并未到过大理,却从重点出发,把个大理写的活色生香。 记得1998年的大理三月街民族节,金庸应邀出游大理,受到盛大款待,毕竟他的小说为大理的旅游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金庸在那期间被授予州门“金钥匙”和“大理市荣誉市民”的称号。老头高兴地说道:“如果能早来大理,《天龙八部》可能会写得更好一些。”“我没来过大理时写大理,大概前世是大理人。”也许吧。 《天》如其他金庸武侠一样,融贯了历史的厚重风味和宗教真实,不单纯地写江湖。 金老在《天》书前还专门陈列了一篇《释名》:“小说以‘天龙八部’为名,写的是北宋时云南大理国的故事….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祜、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而天龙八部,则出于佛经。许多大乘佛教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就在这样的历史叙述当中,我们从“青衫磊落险峰行”慢慢地沉陷到那段民族矛盾最为跌宕的时期。 小说里,段誉原来专心佛学,不事武功,却又要行走江湖到处强出头硬与人“说理”,是一介痴得可爱的书生,毫无王子风度;以后偶然间获得神功,成了武功盖世的好人。但据史书记载,段誉并非如此。他又名段和誉或段正严。宋徽宋大观二年(公元1107年),段誉接替其父段正淳为大理国(实际上是高氏篡权之后的后理国)第16代国王,直至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禅位为僧,在位长达39年,是后理国诸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死后谥号宣仁皇帝。段誉是个“勤于政事”有所作为的君主,他很清楚,与宋朝建立友好关系是大理国立国之本。尽管宋朝与大理国的关系由于宋太祖的“不暇远略”方针而有所疏离,然而大理国仍然一直向宋朝称臣进贡。段誉向宋朝人贡大理马、麝香、牛黄、细毡等土特产,还派幻戏乐人(魔术师)到宋朝表演,深得宋徽宗的礼遇,册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同时,他还与周边民族“私相贸易”,处好关系。 段正淳是段誉的父亲。《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是一个秉性风流,又用情不专,到处拈花惹草,不务正业的“镇南王”(非大理国王),其最终是为情而死。然而历史上的段正淳却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大理国权臣高氏篡国不久,迫于形势还位段氏,从此进入后理国时期。段正淳受命于危难,力图通过改革振兴王室。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6年)即位后,他在国内“赦差役”,减轻国民负担;外交上,“使高太连入宋,求经书69家,药书62本”,与周边国家友好相处,“缅人、昆仑、波斯三夷同进白象、香物”。可惜,在这个时候,大理国已经气数将尽(即史书所记载的迷信征兆“彗星出西”),国内“大疫”流行,段正淳回天乏术,最终走上了“禅位为僧”的道路,让位给儿子段誉,结果段誉与他一般别无二致。 段正明是段正淳的胞兄,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继位,是大理国第14代国王。此人为君不振,在位仅13年,就轻易地被权臣高升泰所篡位,去崇圣寺出家当了落浪和尚,大理国在他的手上划了一个不光彩的分号,在暮鼓晨钟里流过了他的残生,谥号保定皇帝。显然,《天龙八部》里所描写的,所谓此时大理国“四境宁静,国泰民安”的盛世和段正明是武功盖世、清政廉洁的明君,纯属虚构。 金老在书中用寥寥数笔就将天龙寺(崇圣寺)、大理古城、无量山、澜沧江、剑湖,以及歌舞、茶花等景物风情的描绘地绘声绘色,烘托出了一个鲜活的大理世界。 崇圣寺三塔是一座典型的皇家寺院,也就是小说中的天龙寺。 朱红的高墙逶迤于苍山脚下,由远及近,渐入眼帘,显现了霸道的皇家气势。 站在高高的门庭前向内观望,古木参天,幽静森严,素净之感油然而生。 走近三塔,塔基前刻着四个苍劲雄浑的大字“永镇三川”,每字径粗1.7米,为明代国公后裔沐世阶所书。大塔居前,两座小塔分南北而立,呈三足鼎立之势,小塔因地震断裂后又重新复合,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倾斜,但依然气势磅礴。 反复在石缝中搜索,墙壁上触摸,也许我找不到的《六脉神剑》剑谱就会为你所获。 更多大理介绍可以参看网站内的内容——[url=http://www.youabc.com/dali/][b]大理[/b][/url]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