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转贴]
[讨论]
[分享]
[求助]
图 标:
[CODE]引用程纲于2006/12/25 13:18:00说道: 昆山印象二 ——吃在昆山 弥散江南风韵的古城——昆山,在声声昆曲中,还有独具特色的苏菜文化,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客人。苏菜一脉,源自淮扬。其历史可上溯至先秦,在南北朝、隋唐五代时声名始壮,于明清两代达到鼎盛。清人有《望江南》词:“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干丝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 在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我们临窗而坐,同行的几人争着点菜,仿佛几天没有吃似的。“三虾豆腐”、“清烩鲈片”、“虾火莼菜汤”、“松鼠桂鱼”等入口尝来,配色和谐,清新多姿,时令菜应时迭出,烹制河鲜、湖蚧、蔬菜,让你久久回味,满目清香。 用今天的话来讲,苏菜好比是最“小资”的菜系,从选料、刀工、火工到装盘,无一不精,食客们所享受到的不仅仅是各色佳肴时蔬,更是数百年中华饮食精粹,是一份难得的格调韵致,一束悠远的怀旧情结。而以大闸蟹、奥灶面为代表的昆山本土饮食文化,更是让人垂涎三尺。拍摄的电视片《蟹道》,以艺术的手段展现养蟹、捕蟹、吃蟹、赏蟹、品蟹的生动景象。独特的阳澄湖大闸蟹,青壳白肚,金爪黄毛,细细品尝,便有一种淡淡的甜味。而奥灶面,从水乡美食中萃取精华,提炼出红油、汤料以及爆鱼、卤鸭,在炉灶上组合成为一种既普通又奇特的面食,成为昆山招待宾客的一道美食。奥灶面,孕育着百年饮食文化的精髓,光一个牌子,便足可以让你品茗出悠远的姑苏文化气息来。《百年奥灶面》一书,全面系统地阐述奥灶面的发展历史和奥灶馆的百年沧桑,成为昆山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 随着昆山外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投资置业者的纷纷涌入,也带来了五湖四海的饮食文化资源。淡爽且偏于甜酸的闽菜,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声誉的川菜,以清、鲜、脆、嫩著称的鲁菜,新颖奇异、选料广博的粤菜,酸辣、咸香、清香、浓鲜的湘菜、以海味鱼类为主的浙菜以及以烹制山珍野味而著称的徽菜。与本地菜相映成趣,演绎出一曲曲香飘四溢、雅俗共赏的饮食名段。 而今,除了代表民俗风情的各地名菜,时尚人士钟情的餐饮模式,也已入驻鹿城,意大利的风情、法国的浪漫、巴西的奔放洋溢其中,一个只属于温饱的生活节拍,早已演变成休闲享受体验的时光。于是,昆山的餐饮赫然形成了一个具有国际时尚特色的前沿领地,在昆山的林立高楼间,在昆山的大街小巷间一起点燃城市最亮丽的色彩。 从此,在昆山,餐饮体现一种身份象征,餐饮成就一种生活品质。但还其本真,无论是天香国色还是异国情调,无论是本地特产还是海外快餐,集聚着的是一种相融的情谊,在昆山,这些各异的口味就是一条条纽带,连接着宾朋的相聚友情,家人的相守亲情,恋人的相依浓情。也正是这片片情谊,连同这独特的饮食文化,点缀着魅力昆山,使昆山的文化愈久弥香。正如一首诗中所说 ——“邀客鹿城品风情,眼鼻口心满香飘。” 一定的饮食文化代表着一定的生活质量、生活情趣和乡土风尚。在游览昆山的同时,能领略一下昆山的美味,更是一种雅趣!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