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投稿]
[转贴]
图 标:
[CODE]引用秋叶满地于2007/1/8 9:37:00说道: 扬州双博馆是指:“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和“扬州博物馆”,实际上那幢建筑物上并没有“双博馆”的字样,因为名称较长,为了省事,大家都这么叫。从汽车西站出来往左就是公交车站,但在那里却找不到路过双博馆的车,22路车司机建议我坐她的车,在大刘庄站下来一直往北在走一站路就可以到。上车!咱的时间是宝贵的,虽然麻烦一点,出去旅游还能不走点路? 10点半,我和女儿在问了几次路后终于站在目标建筑物前。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习惯性地要先来个“到此一游”,我是个文明游客,“到此一游”可不是把自己的印记刻在当地,而是将标志性的景致装到相机里带回家。先给女儿以双博馆为背景拍了张照片,然后就是寻找更佳的角度拍摄纯粹的风景照。出去旅游拍景不拍人的毛病是05年去云贵时落下的,同事中有不少人对我这非专业人士的专业爱好很有看法:景色有什么好拍的?网上想要什么样的照片没有啊?我才不管那么多呢,拍我喜欢的照片,让他们说去吧! 博物馆斜前方的绿化带里立着一位清瘦老者的塑像,一身清朝人打扮,手拄一根细细的枝条,看样子是个文人。原以为会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走近一看,底座上写着的却是“阮元”。说实话,拍摄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阮元是谁,不过现在我知道了,呵呵!上网查的呗!阮元是仪征人,是扬州有史以来官阶最高的名臣,一生历经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仕途通达。阮元当官51年,是清代当官时间最长的高官之一,被后人誉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晚年晋加太傅衔。阮元还是著名的学者,被人称作“大儒”,他博学多才,提倡朴学,是“扬州学派”的巨匠,对扬州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扬州人是应该在博物馆前占个位置! 靠近大楼的广场上又是一座塑像,头顶高高的象是发髻又象顶冠,董仲舒!初中历史就学过他,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西汉大一统的集权统治,而且为整个封建统治,奠定了理论基础。从塑像所在位置来看,对于扬州,董仲舒比阮元更重要。这回,人是知道了,可我不了解他和扬州有着什么渊源。先不管那么多,拍了再说! 在网上查了一点相关资料,复制如下: 扬州文史专家晏炳森先生说:“董仲舒最重要的政治生涯是在扬州。他曾被封为江都相,受汉武帝指派前来辅佐其兄刘非,用儒家思想匡正了刘非,使广陵国日益强大。还是他把两熟带到了扬州,发展了扬州的经济,所以扬州人民当然要纪念他。”董仲舒汉武帝时在以扬州为国都的江都国任江都相,他吸收其他各家,特别是阴阳五行家的观点,构架了一个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董仲舒在任江都相时,匡扶“素骄、好勇、不安分”的江都王刘非。有一次,借回答刘非询问勾践伐吴一事,他阐述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道理,要刘非安分守己,不要对抗中央政权。“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简而言之就是“正谊明道”,“谊”就是“义”,“正谊(义)明道”即正儒家的义,明儒家的道。为纪念这位汉代大儒,至今扬州城内有“董子祠”、“正谊巷”,江都有“正谊乡”。 董子祠是扬州现存最早的明代建筑物之一,也是仅存的纪念汉代大儒董仲舒的文化遗产 远处还有雕塑,因为女儿急着要进去动手造纸(为了激起她的兴趣,我事先做了些宣传和鼓动工作),我就没再过去拍照。不用看也知道,那些肯定都是历史上和扬州有关的名人塑像,比如郑板桥、朱自清、鉴真等等,下次有机会去扬州再把他们也拍下来。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