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灌水]
[分享]
[贴图]
[视频]
[讨论]
[搞笑]
[小说连载]
图 标:
[CODE]引用一朵小花于2007/3/2 8:56:00说道: 问得好!关于这个问题,宋明理学的另一位伟大导师程颐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 看明白了吧,只要你不停地“格”,用心地“格”,聚精会神地“格”,加班加点地“格”,是会“豁然贯通”的。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豁然贯通”呢? 不好意思,这个问题导师们没有说过,我也不知道,但兄弟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去“格”吧,请你相信,到了“豁然贯通”的时候,你就能“豁然贯通”了。 好了,我们的哲学课到此结束,课上讨论了关于佛学、禅宗、儒学、宋明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相信这种讲述方式大家能够理解。 其实我并不愿讲这些东西,但如果不讲,诸位就很难理解王守仁后来的种种怪异行为,也无法体会他那冠绝千古的勇气与智慧。 圣贤之路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它有起点,却似乎永远看不到终点。它神秘,诡异,又深不可测,它比名将之路更加艰辛,在这条道路上,没有帮手,没有导师,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成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败,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放弃。 然而十八岁的王守仁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道路,他最终成功了,在十九年后的那个地方,那个夜晚,那个载入历史的瞬间。 踌躇 在外面混了一年的王守仁终于带着老婆回了北京,刚一回来,父亲王华就用警惕的眼睛审视着他,唯恐他继续干那些奇怪的事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自己的儿子变了,回家之后除了看书还是看书。 他十分满意,终于放下了心头的大石。 王华犯了一个天真的错误,因为王守仁读的只是朱熹的书,他读书的动机也一如以往——做圣贤。 不久之后,另一件怪事发生了。 王华突然发现,王守仁从书房失踪了,他怕出事,连忙派人去找,结果发现这位怪人正呆在自家的花园里,看着一枝竹子发呆,一动不动。 他走上前去,无奈问道: “你又想干什么?” 王守仁压根就没有看他,眼睛依然死盯着那根竹子,只是挥了挥手,轻声说道: “不要吵,我在参悟圣人之道。” 王华气得不行,急匆匆地走了,一边走一边大叫: “我不管了,我不管了!” 王守仁依然深情地注视着那根竹子,在他的世界中,只剩下了他和这根不知名的竹子。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