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其他]
图 标:
[CODE]引用风流才子唐于2007/3/14 17:35:00说道: 测光时,会有一个指示棒或箭头标记出测光结果与“0”点(也就是中间色调)之间的差距。通常,在显示范围的两端还会各有一个箭头,标记测光结果是否已经超出了显示范围。你可以把这种模拟显示的测光结果看作是上面我提供的曝光表的另一种表示方式。 假如你对一个区域测光,并想把这个区域成像记录为深色调,例如前面例子里的深蓝色的衬衫。你不必先让测光表的指针先指到“0”,然后再减小一挡,而是可以直接通过调整光圈或快门让指针指到“-1”的位置。此时,如果你把镜头指向那件浅蓝色衬衫,测光表的指针应该在“+1”的位置。 我经常使用这个指针范围来判断在不同画面中我所希望记录的色调是怎样的。我先用点测光对一个区域测光,并把它设置为我所希望的色调,然后我只需通过移动镜头指向其他的区域就可以了。这时,取景器里的测光表指针会随着镜头指向的不同区域而变化,并显示出每个区域之间会有多少挡曝光的变化,以及这个区域将被记录为什么色调。假设我正在森林里拍摄,我最担心的是透过树叶照到被摄对象上的斑纹状的阳光。我很担心这些光照很强的部分,这些强光对于拍幻灯片来说绝对是件坏事,所以我需要确定整个画面是否能被底片记录下来。首先,使用点测光对取景画面中我认为最重要的部分进行测光(也许是一些附近的树之类的),并把它设置为我希望的色调。现在把镜头指向那些明亮的强光部分。真讨厌,测光表指针显示这些强光部分有比“+2”还要大的值。现在我可以知道,如果我按下快门让底片曝光,这些强光部分会成像为“极度浅”的颜色,甚至更浅的颜色,这是非常烦人的。与其这样拍摄,冲洗出底片后也是要扔掉,还不如在按下快门前重新构图后再拍摄。为什么要在一个不利于拍摄的情形下浪费底片呢? 现在,让我看看评价测光是怎样工作的。当使用评价测光时,评价计算的软件会在中间色调测光读数的基础上进行增加或减少曝光量的调整。问题是你并不知道它调整了多少。假设你对一个区域测光,并希望把它记录为“浅”色的,需要把测光读数开大一挡。对于使用非评价测光模式,只要把对这个特定区域的测光读数开大一挡就可以了。不错,现在被测光的部分会成像为浅色调。这也适用于评价测光吗?是该开大一挡?还是半挡?还是更多?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并不了解。当评价测光的结果显示给你时,曝光值已经进行了调整。所以你得到的测光信息并不能作为中间色调的参考。举个例子,Nikon相机在它的使用说明里说,使用分区评价测光直接瞄准拍摄时,不需要使用曝光补偿,无论是增加曝光量还是减少曝光量。 我的经验是,如果所拍摄的整个画面的色调都在一挡范围之内,那么评价测光还是可以正确工作的。如果跑出了这个范围,也就是说画面中很大部分的色调在测光表刻度的两端,那你最好还是不要用评价测光,最好还是根据我提供的5档色调范围来调整曝光值。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快速检查评价测光是否准确:到户外对着雪地测光。纯白色的雪应该比中等色调读数开大两挡,所以先用中央重点测光模式测光,然后再用评价测光。两种测光方式的读数一致吗?评价测光建议的曝光值可以使雪地记录为白色吗?我的经验是,评价测光对雪地测光时,会比中等色调读数开大1挡。这个色调是你手掌的色调(译注:这里说的应该是白种人的手掌,俺们东方人的手掌应该接近中等色调吧),显然雪的色调比你手掌的色调还要浅。 因此,是否你可以简单地在评价测光读数的基础上再加大一挡曝光?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也许适用于某些情形,但不一定适合所有情形。因为评价测光软件使用的算法在不同品牌的相机之间是不同的,甚至相同品牌的相机的不同型号的评价测光算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建议你在野外使用评价测光之前先做一些实验。先使用点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把读数调整到你希望的色调,然后在使用评价测光模式,比较两者的测光结果。不久以后你就会学会在什么情形下,你需要使用曝光补偿功能来增加或减小曝光量。我使用Nikon F5的经验是,在大多数时间你最好还是不要不用曝光补偿,但补偿的范围大概在1/3挡之内就够了。然而,我需要再重复一次,如果你拍摄的画面是以很浅的色调为主,或者是以很深的色调为主,建议你还是去使用我提供的5档色调范围来调整曝光值。它在任何情形下都是可以使用的。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