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灌水]
[分享]
[贴图]
[视频]
[讨论]
[搞笑]
[小说连载]
图 标:
[CODE]引用龙云于2007/3/15 9:28:00说道: 随着丛林战训练的展开,李云龙和他的搭档们发现,这种作战方式确实是门科 学,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他们以前真是坐井观天的土包子。丛林中的视野不开阔, 作战特点是以遭遇战为主,靠的是听觉和直觉,你要用耳朵判断风雨声、兽声、人 声的区别,声音的方位、距离。判断要准确,还不能过分紧张,草木皆兵。你要判 断树上的鸟为什么乱飞,蟋蟀为什么突然不叫了,或者,身后突然掠过一阵凉风, 都有可能是投入战斗的信号。丛林战中使用自动火器最忌连发射击,因为各种树木 会使你子弹的杀伤力大大降低。应该使用短点射或单发,手榴弹也不要轻易使用, 因为各种悬挂的藤状植物也许会把手榴弹弹回来炸着自己。 丛林中短兵相接的概率很高,学会近身肉搏的技巧是很重要的,要善于使用刺 刀、巴首甚至是削尖的树枝,一个优秀的特种兵哪怕是用树枝也能制敌人于死命。 你要学会丛林徒手格斗,因为受地形和树木的限制,出手的动作要很小,但爆发力 要极大,你的拳头如果离对方肋骨只有十公分,那么在如此短的运行距离中,要调 动全身的能量集中于一点,用爆发力一下打折他的肋骨。你不要站在高大的树下, 因为低弹道的炮弹往往会擦上树梢凌空爆炸,你会遭到呈扇面状倾泻的弹片杀伤, 绝不会有安全死角。你要学会用藤条捆俘虏,模仿鸟叫进行联络,要学会小部队之 间的战术配合,战术迂回……该学的东西太多了,毕竟这支部队是支具有丰富实战 经验的部队,从师长到士兵对这种全新的作战方式掌握得非常快,使苏军特种兵教 官都感到惊讶。 短短三个月时间,这支由北方人组成的部队成了真正的丛林师。通过了苏联教 官的各项严格考核。部队受训结束后撤回原驻地,苏联教官完成任务后也准备回国 了。李云龙和政委林浩、副师长于长江、参谋长苏公权几个商量说,人家两位教官 这几个月够辛苦的,临走咱们怎么也得表示表示。 于长江说:我有个老战友在四野,四五年他们出关进东北时没少和老毛子打交 道,据说老毛子们只喜欢两样东西,娘儿们和酒。林浩说:酒好办,娘们儿,可没 有,咱们师团级干部里打光棍的多了,真有娘们勖亲约夯沽糇拍兀穆值蒙纤 恰@钤屏?说:就是,老大哥有这爱好是人家的事,咱可不能学那个,还是请人家喝 酒吧,大伙都报报酒量,合计一下,省得到时候人家还没怎么着,咱们都出溜到桌 底下了。林浩说:我最多五两,多一点儿都不行了。 苏公权说:我报一斤,多了也不行。于长海和李云龙都自报八两,统计的结果 是大家一致认为,就凭这点儿酒量和人家一对一的干,非把咱们师的牌子喝倒不行, 人家俄国人都是天生的海量,喝酒像喝凉水,这不是明摆着要栽面子吗?在酒桌上 大家代表的可是中国军人的形象,头可断,血可流,就是喝死面子也不能丢。李云 龙的警卫员小陈在一旁说:几位首长放心,到时候我在一边斟酒,保管你们没事。 林浩眼珠一转,望着小陈说:你小子是不是想来个偷梁换柱?以水代酒呀?这…… 李云龙一拍桌子说:好主意,兵不厌诈,这也得讲点战术嘛,匹夫之勇算不上好军 人。 这两位苏联军官都不是善谈之人,他们的职业使他们养成只做实事不善言谈的 性格。一听说有人请他们喝酒,便兴奋起来,刚坐到桌前就急不可耐地搓着巨大的 手掌,眼睛紧紧盯着酒瓶子,连句客套话都没有了。李云龙通过翻译告诉两位上校: 大家在一起几个月,都算得上是朋友了,今天这顿酒算是给朋友送行,大家要一醉 方休,谁没醉就不够朋友。 现在,我和本师几位负责人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每人先干一瓶酒以示诚意。 林浩、苏公权和于长江都豪气万丈地站了起来抓过酒瓶,用牙咬开瓶盖,一扬脖子 咕嘟咕嘟喝个底朝天,然后一律瓶口朝下,以示干净。李云龙喝完暗暗皱眉,娘的, 喝瓶凉水也不那么好受,肚子怪撑得慌的。两个苏联军官见中国军官们这样豪爽, 不禁酒瘾大发,他们告诉翻译说,喝酒要公平,既然几位中国军官这么豪爽,他们 说什么也要陪一瓶。于是每人一瓶咕咚咕咚喝个底朝天,他们喝的可是货真价实的 烈性白酒。 老狼上校用手抹抹嘴说:李师长,你和你的部下都是英雄,打仗和喝酒都是英 雄,我们喜欢你。李云龙一扬脖又喝了半瓶凉水,说:两位上校请自便吧,不必陪 我喝,我的家乡是山区,很缺水,水比酒还贵,所以我们没有喝水的习惯,渴了就 喝酒,在我们那儿,八十岁老太太也能喝个两三斤白酒。苏公权等人七嘴八舌地应 和着:没错,是这样,老李对酒精不过敏,我们见他一次喝过十几斤酒呢。在众人 的吹捧中,李云龙一扬脖子又喝了半瓶,显得面不改色。小陈说:两位客人请自便, 喝不了就少喝点儿,这酒剩不下,我们师长包了。 老狐上校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挑战,他面红耳赤地抓过酒瓶说:不行,不行,这 不公平,师长喝多少,上校也该喝多少。李云龙说:罗布霍夫同志,我的部队已经 通过您的考核,可以称作特种师了吧?我还有一事不明,贵国有数百万军队,为什 么只有特种分队这么小的建制?为什么没有特种兵师或特种兵军?老狐上校摇摇头 说:李,你的概念有错误,你的部队只是通过了丛林战训练,而没有进行全部特种 兵训练,充其量只能叫做丛林作战师,而且世界上不存在什么特种兵师,即使是拥 兵数百万的大国。 特种作战分队是二战中发展起来的全新的作战方式,它的装备和训练方式应该 体现出人类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思维方式,一个优秀的特种兵应该是体能、技巧和智 力完美的组合,特种分队的成员有极高的淘汰率,是军队的精华,是军之骄子,因 此不可能人数众多,你的部队通过了丛林战训练,但这只是针对具体作战地域的训 练,就像通过山地战训练使之成为山地作战师,通过沙漠战训练使之成为沙漠作战 师一样。 李云龙颇有些不以为然:嗬,这么邪乎?上校同志能否让我们见识一下什么叫 真正的特种兵?老狐和老狼交换了一下眼光,都放下酒瓶站了起来,罗布霍夫走到 门口环视一下四周,然后指着不远处一幢高大的房屋问:请估计一下那间房子有几 米高?那是座具有典型闽南风格的民宅,白墙灰瓦飞檐高耸,显然是座富人的宅院。 这种房子很高大,和北方农村的民居简直不能比。 李云龙眼估了一下回答:从地面到房檐四米只多不少。罗布霍夫说:这个科目 是这样,那是敌人的一个团级指挥部。从我藏身之处到那房子中间有50米开阔地, 房子前敌人游动哨每两分钟出现一次。现在我要和瓦西里上校在两分钟内冲过开阔 地,爬上屋顶,然后跳下来跑回。科目要求是:在快速奔跑中,由高处跳下落地时, 不允许发出任何声音,全部动作要在两分钟内完成。李云龙估量了两人的身高和体 重,瓦西里身高两米,体重估计在110公斤左右,罗布霍夫上校身高1.9米体重约95 公斤左右,他们的脚上都穿着半高腰的厚底丛林靴,这种靴子很笨重,为了防刺把 靴底设计得很坚硬,很厚重。 他认为凭这两个军官的块头和脚上的硬底靴,要想在两分钟内完成不太可能, 中国旧武侠小说里描写的飞檐走壁的侠客们,好歹还穿双薄底快靴,《三侠五义》 中的南侠展雄飞,就因为飞檐走壁被皇帝御赐绰号御猫。他要穿上丛林靴大概也当 不成御猫了。李云龙要见识见识这两位特种兵的手段。 两个军官已做好准备用眼睛望着李云龙,他看看手表一挥手,只见两个人影蹭 地窜出去,急速地跑过开阔地,果然是没有半点儿声响。在场的人都睁大眼睛看着 他们奔跑的动作,发现他们的动作并没什么特别,不是那种蹑手蹑脚的动作而是像 田径场上百米冲刺的动作,真不可思议,在场的人无不惊讶地瞪大眼睛。当身高两 米的老狼跑到墙根处,他微微弓下身子,老狐一跃而起用一只脚在他背上一点,身 子跃起用手抓住飞檐一个引体向上,人就轻飘飘翻上房顶,几乎是同时,他随手抽 出腰间皮带一甩,老狼一个飞跃抓住皮带顺势勾住飞檐翻上房顶,两人稍停片刻, 又同时跃下,这一连串的动作有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就像无声电影里的镜头, 四米高度的自由落体就像踩进棉花堆,全无半点儿声响。 当两个苏联军官跑过开阔地回到李云龙面前时,时间刚好两分钟,大家都热烈 地鼓起掌来。只有李云龙和侦察兵出身的于长江看出点门道来,他们发现这两个上 校在速跑中脚掌最先着地部分只是前脚掌的一小半,而且着地的角度极为刁钻和准 确,坚硬的靴底不是水平砸向地面,而是以倾斜的角度轻轻擦向地面,再加上前脚 掌和脚趾的异常力度和弹性,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