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旅游新闻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转贴]
[讨论]
[注意]
[景点]
[门票]
[节庆]
图 标:
[CODE]引用完美于2007/3/28 16:32:00说道: 奥运奖牌制作过程揭秘 最后一周解决平安落地 这样的创意并不是王沂蓬一个人的灵感,首先他与学生讨论如何将中国文化与奥运精神相结合,考虑设计方案,同时准备很多构思和草图,其间也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确定几个大方向做纵深研究,根据总体风格再细化进行调整。经过不断的努力,几个方案逐渐成型做成立体模型再提交,在评选的过程中得到大部分评委的支持,在去年7月份时正式中标。方案中标后奥组委成立了一个奖牌小组,王沂蓬和另外一个学生代表中央美院继续负责设计,终于在去年12月28日完成工作,经过1月份奥组委通过、2月份国际奥委会通过,奖牌样式最终确定。 奖牌的诞生看似简单,实际却经历了很多波折,从想法落实到图纸上,从图纸再落实到实物,一层层的筛选凝聚了师生们的辛勤汗水。最终中国玉的选择是评委、专家和领导共同决定,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召开,肯定要有中国特色,还要体现奥运精神,玉可以将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块。在制作工程中玉的厚度问题也是着重考虑的因素,这将直接影响到奖牌的厚度,由于材料上存在的差异,给制造工艺也带来了很多困难。从发布的金银铜牌来看,三块奖牌所用玉的颜色并不一样,玉的不同品名,不同的色彩,跟金银铜三个材质和色调是非常和谐的搭配,体现了强烈的中国特色。 制作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次次的失败也考验着这个团队,王沂蓬教授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设计上存在着很多细小环节的问题,在没有一个非常有把握的方案来解决时,整个团队都陷入了困境,有的学生甚至病倒。主要的问题在于镶玉的奖牌如何抗摔,因为此前还从来没有人想过如何保证玉能够在受力后依然完好无损。专家们不断的试验和论证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但在近50多次反复试验失败过后,设计团队始终没有放弃,并多次找到力学、金属学等不同行业的专家进行咨询。 易碎试验还存在费用问题,在计算机上每做一次24小时的力学试验,都要花费近四五千元,如果不能尽快地解决易碎问题,那就等于是浪费金钱。试验在不断的抛扔奖牌中进行的,凝结着设计团队所有辛苦创作的智慧,在规定期限的最后一个星期,终于可以将抛到空中的“奖牌”“平安落地”。 奖牌制作的历程极为艰辛,奥运会奖牌获得者是最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人,而奖牌制作的团队同样值得尊敬,感谢他们为北京奥运会所作出的贡献。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