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灌水]
[分享]
[贴图]
[视频]
[讨论]
[搞笑]
[小说连载]
图 标:
[CODE]引用游山玩水于2007/4/9 17:18:00说道: 战胜了无数的敌人,最终却也逃不过被人击败的命运,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绝不会有永远的胜利者,所有的荣华富贵,恩怨宠辱,最终不过化为尘土,归于笑柄而已. 想来你已经厌倦了吧!杨慎站在父亲的墓碑前,仰望着天空,他终于找到了最后的答案。 留下一声叹息,杨慎飘然离去,解开了这个疑团,他已然了无牵挂。 他回到了自己的流放地,此后三十余年,他游历于四川和云南之间,专心著书,研习学问,写就多本著作流传后世。纵观整个明代,以博学多才而论,有三人最强,而后世学者大都认为,其中以杨慎学问最为渊博,足以排名第一。 这是一个相当了不得的评价,因为另外两位仁兄的名声比他要大得多,一个已经死了,另一个与他同一时代,但刚出生不久。 已经去世的人就是《永乐大典》的总编,永乐第一才子解缙,而尚未出场的那位叫做徐渭,通常人们叫他徐文长。 能够位居这两位仁兄之上,可见杨慎之厉害。其实读书读到这个份上,杨慎先生也有些迫不得已,毕竟他呆的那个地方,交通不便、语言不通,除了每天用心学习,天天向上,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事干。 杨慎就这样在云南优哉游哉地过了几十年,也算平安无事,但他想不到的是,死亡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他。 因为在朝廷里,还有一个人在惦记着他。 朱厚熜平定了风波,为自己的父母争得了名分,但这位聪明过头的皇帝,似乎并不是一个懂得宽恕的人,他并不打算放过杨氏父子这对冤家。 但出人意料的是,他最终原谅了杨廷和,因为一次谈话。 数年之后,频发天灾,粮食欠收,他十分担心,便问了内阁学士李时一个问题: "以往的余粮可以支撑下去吗?" 李时胸有成竹地回答: "可以,太仓还有很多储粮。这都是陛下英明所致啊。" 朱厚熜不明白,他用狐疑的眼光看着李时。 李时不敢怠慢,立刻笑着回禀: "陛下忘了,当年登基之时,您曾经下过诏书裁减机构,分流人员,这些粮食才能省下来救急啊!" 朱厚熜愣住了,他知道这道诏书,但他更明白,当年拟定下达命令的人并不是他: "你错了",朱厚熜十分肃穆地回答道,"这是杨先生的功劳,不是我的。"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