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灌水]
[分享]
[贴图]
[视频]
[讨论]
[搞笑]
[小说连载]
图 标:
[CODE]引用龙云于2007/4/17 12:28:00说道: 章元信的心里一沉,大声下达了一串命令:“右满舵!下潜30米,放气幕弹!放声音诱饵!” 命令虽然被执行了,可声纳兵最后的凄厉声音还是瞬间就降临了:“上帝啊!是俄国的火箭上浮水雷!距离1链!就要撞……” 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挽救那艘潜艇了!剧烈的爆炸不但截断了声纳兵垂死的嘶喊,将潜艇的艇首削掉,大量海水瞬时涌入艇内,被剧烈爆炸掀倒在指挥舱甲板上的章元信连下达挽救潜艇紧急上浮命令的机会都没有,储备浮力小得可怜的旗鱼级就沉向了冰冷的水底…… ※※※※※※※※※※※※※ 台湾海军在解放军第一轮打击中虽然损失惨重,但经过一阵紧张的调整,迅速稳定了心态,做好了战斗准备。撤出澎湖马公的驱逐第二舰队的剩余7艘“成功”级驱逐舰结成紧密的防空队形按照台海军司令部的命令向南机动,以避开解放军导弹的打击。 而在春节前转移到高雄港的台军两艘“基德”级大型驱逐舰也在第一轮的打击中生存了下来,很快就和驱逐第二舰队的“成功”舰会合,编成一个临时的大型驱逐舰队开始在台湾岛南部海域的国际水道附近巡逻。九艘大型驱逐舰会合在一起组成的舰队,威力不容小视,前来空袭的解放军一个攻击机小队虽然发射了8枚反舰导弹,还是没有一枚命中,大多都被舰上的“标准”防空导弹拦截了,剩下的也在电子干扰和诱饵弹的作用下扎进了大海。反而在基德级舰的反击下被台军的“标准-2”导弹击落了两架飞机。成功级上的海鹰反潜直升机也轮番起飞在舰队前方形成了严密的反潜监视网,防止解放军的潜水艇袭击。 水下刚刚被台军反潜直升机吊放声纳搜索过的一片水域下面,静静地坐沉着一艘刚刚被从退役武器封存场启封的老式明级常规潜艇,大多数艇员还是预备役转来的,它刚刚完成激活高雄外港的预设水雷的任务,并且还将艇上携带的差不多20枚老式水雷布设在了航道上。还没等跑远就发现了远处雷鸣般接近的大群台军舰艇。自知无力对抗的艇长马上命令潜艇关闭一切动力设备坐沉在海底,静静地等待台军通过头顶。 也是台军那两艘基德舰运气好,出港的时候解放军的潜艇还没有完成布雷封锁港口的工作,他们又选择了一条商船比较不常用的水道出发,所以非常走运地没有触上水雷。可现在他们的运气到头了! 美国产的海鹰反潜直升机虽然反潜性能优异,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靠吊放声纳的被动工作状态发现坐沉海底处于静音状态的潜艇!更何况台军只是蜻蜓点水般地搜索试图发现潜艇的蛛丝马迹,而不是已经发现疑点的有针对性地搜索,效果当然很差。机尾的磁探仪又被这片海域二战时被击沉的大量各国船只所干扰,也没能发现启封时刚消过磁的明级艇。自以为安全的台军舰队很快就逼近了这片海域,而那些直升机则飞往更远的海域进行搜索。 机会来了! 原本没想进行攻击的艇长觉得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犹豫了一下还是下命令开始上浮,幸亏刚才布完雷之后他不顾艇员的疲劳,命令他们将备用的鱼雷全部装填在了发射管里,要不然只有最上面的两个发射管出航时装有自卫的鱼雷,其他管里都装的是水雷。为了避免被发现,排水速度被压到最低,等潜艇被浮力脱出海底的污泥那一瞬间,艇长下达了主电机启动,静音4节前进的命令。潜艇小心翼翼地接近着台军的舰队。而茫然不知的台军舰艇在高速航行下,舰壳声纳的作用距离大幅下降,加上海水温度跃层的原因根本没有注意到水下接近的杀手,而是几乎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不时接近舰队的解放军战斗机身上。 这一带的海水较浅,明级艇升到通气管高度按照声纳所获得的大致方位最后调整了一下航向,断然下令升起了潜望镜!这艘老式潜艇启封之后没有像它们中的艇况较好的一些那样进行改装,还只能使用老式的直航鱼雷,必须要用潜望镜来进行最后的目标定位和诸元解算。 上浮的位置和时机刚刚好!自己的航线和台军的航线正好是处在大约70度的一个夹角上,距离不足1200米!稍稍调整一下航线就可以射击了!而台军的舰艇也已经在雷达上发现了离自己如此之近的地方海面上升起了一个小小的光点!最近的那艘成功级上的76mm奥托舰炮快速回转到这个方向警戒,但还没来得及开炮。潜艇就已经以2秒为间隔将6枚重型鱼雷射了出来。 反应过来的台军舰艇又是机动,又放气幕弹,又是投掷声诱饵妄图躲过这雷霆一击。可是太晚了! 不受任何干扰的直航鱼雷径直扎进了最近的那艘成功级舰张骞号(PFG1109)的舯部,将近一吨TNT当量的高能战斗部巨大的爆炸直接将它截成两段,快速沉入了海底。而密集的防空队形又使其他台军舰艇无法正常机动规避,结果远在队形最远处的一艘基德舰也被命中了舰艏,航速顿时慢了下来。而更有两艘成功舰郑和号和岳飞号因为紧急规避鱼雷而发生轻微擦撞,1名水兵重伤,舰侧也被各蹭开了一道2米多长的口子。 发现水下有潜艇,受惊的台军舰艇迅速散开成反潜队形,开始对潜搜索。惊慌失措的一艘台军舰艇还在潜艇警报刚刚发出的时候,盲射了一枚MK-46反潜鱼雷,但毫无效果。明级艇的艇长来不及欣赏自己的杰作,大声下达了一连串命令:“紧急下潜50米!全速!左满舵!” 于此同时,得到消息的台军海鹰反潜直升机也快速掉头返回在潜艇刚才发射鱼雷的地带快速投下一串声纳浮标。马上就发现了在水下高速脱离的我军潜艇,正在解算诸元,可我军潜艇又忽然将速度降到3节,一个右转90度,脱离了声纳的监视。 恼火的台军直升机两机组成一个编队,各在潜艇脱离声纳接触的海面上以L形阵形投下两列声纳浮标,很快就又将我军潜艇锁定。直升机迅速投下两枚MK-46鱼雷,可我军潜艇左右机动,又连续发射气幕诱饵,一枚鱼雷失的。可另一枚在海水中高速逼近,发出尖锐的“咚咚咚”主动声纳的声响,准确地命中了低速行进的我军潜艇的尾部。 猛烈的爆炸将轮机舱炸开一个大口子,海水汹涌地冲进舱内,惊恐的士兵们拼命向连接5号舱的水密门冲去。轮机长是个30多岁的现役军官,平时就沉默寡言的,此时双手死死把住水密门的转轮,用身体挡在水密舱门之上,不让士兵们去开启那扇意味着生存的铁门。因为他知道以这种进水的速度,根本不足以让成员逃生,而开启了舱门就意味着其他舱室里的乘员也失去了求生的机会。近乎疯狂的士兵对平日里威严的轮机长,拳打脚踢牙咬,可全身伤痕累累的他那双大手直到冰冷的海水迅速没过头顶,却从未放开过转轮…… 正当艇长下达紧急上浮的命令时,看到自己母舰正在沉没的台军直升机飞行员,已经红着眼睛恶狠狠地又投下了一枚MK-46鱼雷。 听到水中清晰传来的鱼雷声纳的脉冲声波,艇长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确认已经击沉了解放军潜艇的台军舰队没敢在这里停留,害怕附近还有其他的大陆潜艇,主力赶忙走着Z字反潜航线向东南方向的外海撤退。而受伤的那艘基德舰则在另一艘轻伤的岳飞号成功舰的保护下开始了艰难的返航。 大队临走的时候,只是有三艘舰放下了舰上的小艇和几个充气救生筏,给那些在海面上挣扎求救的张骞号的台军水兵们。 ※※※※※※※※※※※※※ 台湾苏澳港,台军的6艘诺克斯级护卫舰正在向外海开进。他们此时还不知道SS793海龙号潜艇的命运,潜艇失事的时候没有来得及向外界发送任何消息,甚至连求救的猝发无线电浮标都没有来得及投放。 紧急出航的台军巡防第二舰队第231和251战队的舰艇除了一艘在南海例行巡逻未归,一艘正在港内的船坞里大修,剩下的6艘舰都被派了出来。台军为了后勤方便,将同一型号的舰艇放在一起,而不是像日本自卫队那样编成各舰种搭配的混合舰队,所以这六艘舰的反潜能力很强但防空和反舰的能力却非常薄弱,幸好它们是在台湾岛东岸的苏澳港,被解放军空袭的可能性很低。可要是它们被分别编在其他的舰队里,对解放军的潜艇威胁可能会更大吧! 6艘没有任何制导防空武器的诺克斯舰沿着商船用的水道警惕地将舰炮仰角抬高注意着任何来自空中的打击,眼看就要冲出水道到达外海。怀阳号(DDG937)舰底一震,伴着一声沉闷的爆炸声,巨大的水花从舰艏附近飞溅起来。怀阳号舰艏下方整个都被炸飞了,瘫在了航道上,很快就陷入了严重的首倾,被迫向尾舱注水才勉强纠正。但动力系统也因此被淹没,幸亏那里的水很浅,军舰坐沉在海底,舰面的大部分还在水面上!甲板上挤满了准备弃舰的舰员,乱哄哄地十分混乱! 是水雷!台军巡防第二舰队的少将司令杨济祥准确判断了他的舰队所处的位置肯定还有水雷,连忙命令其他舰艇不要随意机动,缓缓掉头返回军港,然后派出小艇解救怀阳号的水兵。 杨济祥祖籍山东,祖父和父亲都在国民党海军中服过役,他原本就不希望两岸间发生什么战争,现在打起来了,作为军人他一定要服从命令,可从心眼里还是有抵触情绪的!现在还没有出航道就又一艘军舰触雷,他心里虽然觉得惋惜但内心最深处却有一丝轻松,终于有避战的借口了! 心里虽然这样想但他可绝不敢表现在脸上,他还是一脸焦急地命令各舰赶紧回港口做好防空准备,并且让港里那两艘二战时美军造的“永”字号扫雷艇快速赶来清理航道,并且立刻向海军总部报告了这里的情况,请求派扫雷舰来协助扫雷。其实他自己心里最清楚,那两艘老得都快没牙的扫雷艇能不能从锚地开到这里都是问题呢,更不要说是扫除新型水雷!而海军在左营的那些主力扫雷舰自顾不暇,一时半会儿是无法来苏澳的。 台湾海军司令伍明桐得到报告之后,破口大骂,可他下达的强行出港的命令却遭到了杨济祥的拒绝——让没有任何反水雷能力的大型舰艇强行冲出雷场是完全不明智的!稍稍冷静下来的伍明桐只能下达了左营的192水雷舰队派出舰艇协助苏澳扫雷!但他下达了死线,命令巡防第二舰队不惜一切代价要在24小时内到达台湾北部的基隆港外海警戒大陆潜艇的突袭。[/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