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灌水]
[分享]
[贴图]
[视频]
[讨论]
[搞笑]
[小说连载]
图 标:
[CODE]引用游山玩水于2007/4/28 8:59:00说道: 应该说严嵩的运气是不错的,他出生时,家里虽不很富,却也算个中产阶级。他的父亲曾多次参加科举,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到最后实在战斗不动了,就改行当了教书先生。 老子的未竟事业自然是要儿子完成的,刚出生不久的严嵩就此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 严嵩的幼年教育是可以写成启蒙类教科书的,据说他三岁就学会了写字,到六岁就能背诵四书五经,但这些还只是小事,两年之后发生的那件事情才真正引起了轰动。 在这一年,八岁的严嵩因为成绩好,作为优秀童生考入了县学。 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么我们来列举另外两位仁兄进行类比,你就能知道其中奥妙: 海瑞,身份:童生,时年二十八岁。 范进,身份:童生,时年五十余岁。 其实这二位兄弟还算是年轻有为的,六七十岁考不上县学的童生大有人在,相比之下,严嵩实在是神童中的神童。 就这样,严嵩一直神童了八年,到了弘治八年(1495),十六岁的严嵩准备参加乡试,包袱都打好了,刚要出发,爹死了。 这实在是让人悲痛的事情,一般到这种时候,都会有固定剧本:跳出来一大帮亲戚朋友,说些什么不要悲伤、要正常发挥水平、告慰先人之类的话,然后主人公擦干眼泪,抬头望天,握拳作苦大仇深状,毅然踏上前进的道路。 严嵩的情况大致差不多,只是有一点不同——他没有去考试。不是他过于悲痛不想考,而是不能考——根据明代规定,死了爹的,要在家守制三年。 国家政策是没法违反的,严嵩只好在家待业了三年,三年后,他带着父亲的遗愿和满腔的抱负前往南昌,一举中第,金榜题名。 严嵩的乡试成绩很好,所以对于第二年的会试,他本人十分自信,可事实证明,地方经验放到中央,往往都是不灵的。考试成绩出来后,名落孙山的严嵩叹着气走了回头路。 不要紧,下次一定能够考上! 过了三年,他进京参加第二次考试,几天后,他拿着京城同乡送的慰问品回了家。 神童也好,天才也好,考不上就考不上,说啥也没有用。 失望的严嵩没有放弃,他确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于是去考了第三次,这次他不再有任何幻想,考上就好,只要考上就好。 但上天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善意的玩笑。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