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投稿]
[转贴]
图 标:
[CODE]引用快乐北极熊于2007/6/23 10:52:00说道: 就在梅斯内和哈布勒证明了无氧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可 能性之后,一群雄心勃勃的攀登者也认为应该在无氧状态下攀登珠峰。因此,如果有人要脐身喜玛拉雅精英之列,不 带氧气瓶攀登是必修内容之一。至1996年,已有60名男人在无氧状态下到达过顶峰--其中5人未能生还。 虽然我们当中有人野心勃勃,但霍尔队伍里无人考虑 不带氧气攀登。即使是3年前曾无氧攀登珠峰的麦克·格鲁姆也向我解释说,这一次他将使用氧气,因为他是向导。 他凭经验知道在不用氧气瓶的状态下,他的身心都将受到极大损害,以至于无法完成向导的使命。像许多熟练的珠 穆朗玛峰向导一样,格鲁姆认为虽然无氧攀登是可行的,而且从美学角度上讲也更令人神往,但作为向导进行无氧攀 登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 霍尔使用的最新型的氧气装备包括类似战斗机驾驶员 所佩戴的硬塑料氧气罩及通过橡皮软管和调节器与之相连的钢制氧气瓶。(体积和重量都小于水中呼吸罐,每一支氧 气罐在装满氧气时重6.6磅。)我们以前在3号营地从未借助过氧气瓶入睡,而现在,在我们即将开始向顶峰冲刺之 际,罗布劝我们晚上睡觉时通过氧气瓶呼吸。"在你处于这个高度和更高的高度时,"他提醒我们:"你的大脑和身体都 在受到损害。"脑细胞在死亡。我们的血液变得十分危险地稠起来。视网膜中的毛细血管在出血。即使当我们休息 时,心脏也在剧烈地跳动。罗布保证说:"瓶装氧气可以令 衰退缓慢,并有助睡眠。" 我听从罗布的教诲,但我潜在的幽闭恐怖症开始作祟。 当我在鼻子和嘴上夹紧氧气罩时,我不断地想象这会令我 窒息。所以当我这样度过了恐怖的~个小时之后,我取下 氧气罩,在无氧状态下辗转反侧地度过了剩下的夜晚。我 每隔20分钟就要看一次表,以确定是否到了出发的时间。 在我们营地下方100英尺的地方是同样在风雪飘摇之 中的其它探险队的帐篷--包括斯科特·费希尔的队伍、南非人的队伍和台湾人的队伍。5月9日星期四凌晨,当我 蹬上靴子准备向4号营地攀登时,来自台北的36岁的炼钢工人陈玉男在他的平底登山靴里排泄起来--这是判断力 严重衰退的表现。 当他蹲在冰面上时,他失去了重心,沿着"霍泽之脸"跌落下去。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滚落了70英尺后,他大头 朝下地栽入了一条裂缝而停止了下坠。目睹了这一过程的夏尔巴人急忙送下一条绳子,很快将他拉出裂缝,并将他护 送回帐篷。虽然只受了点轻伤,但陈玉男却遭到了严重的惊吓。当时,霍尔队伍里的人,包括我在内,都对已经发生 的灾难毫不知晓。 稍后,"马卡鲁"和其他台湾人仍出发前往南山口,而让 陈玉男独自留在帐篷里恢复体力。虽然"马卡鲁"曾向罗布和斯科特保证他不会在5月10目攀登峰顶,但他现在显然 改变了主意,打算和我们在同一天登上山顶。 那天下午,一名叫作江布的夏尔巴人在将行李送至南山口返回2号营地的途中在3号营地稍作停留以观察陈的 情况。他发现台湾登山者的病情大大加重了:他神志不清且浑身剧痛。江市决定立即将陈送下山去。他召集了另两 名夏尔巴人,然后开始沿"霍泽之脸"送陈下山。在距冰坡底部300英尺的地方,陈突然一翻身失去了知觉。稍后,位 于2号营地的大卫·布里歇尔斯的无线电唁喀作响起来:江市用充满恐慌的声音报告说陈已停止了呼吸。 布里歇尔斯和他的队友埃德·维斯特斯匆忙向山上赶 去,试图挽救陈的生命。但当他们在础分钟后到达陈的身边时,他们没能发现任何复苏的迹象。当晚,在"马卡鲁"到 达南山口后,布里歇尔斯通过无线电向他呼叫,布里歇尔斯告诉台湾人的领队,"陈已经死了。""好吧,""马卡鲁"回答 说。"谢谢你的消息。"然后他向他的队伍表明陈的死丝毫不会影响他们在子夜前往峰顶的计划。布里歇尔斯哑然失 色了。"我刚刚替他为朋友合上眼睛,"他怒不可遏地说。 "我刚刚把陈的尸体拖下来,而马卡鲁所说的竟只有'好 吧'。我真不明白。我想这可能是文化背景的差异。也许他认为纪念陈的最好方法就是继续向峰顶攀登。" 在过去的6周中,发生了若干起严重事故:丹增在我们尚未到达大本营前坠入裂缝;托切发作IIAfyl;,和随后身体 状况的衰退;默尔·道夫队伍里一名叫作金格·富伦的年轻英国登山者在冰布顶部发作严重的心脏病;道夫队伍里的 丹麦人金·塞吉伯格在冰布上被倒塌的冰塔击碎了几根肋 骨。然而直到那时,还没有任何人死亡。当消息从一间帐篷传到另一间帐篷时,陈的死笼罩在 山峰之上。然而对名登山者将在短短几小时之内奔赴顶峰,忧郁的气氛很快被迫在眉睫的紧张登顶心理所驱散了。 我们大多数人已被对顶峰的狂热包裹得太紧以至于无法对我们当中一员的死亡进行彻底的反思了。以后有充足的时 间进行反思,在我们都登临了峰顶之后返回时,我们这样认为。[/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