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灌水]
[分享]
[贴图]
[视频]
[讨论]
[搞笑]
[小说连载]
图 标:
[CODE]引用高手寂寞于2007/6/29 9:10:00说道: “终于见真神了” 5月份宝鸡市政府收到“同一首歌”态度或明或暗的回函时,政府班子正在换届。知情人说,这么大的一桩投资,领导定不下来,事情肯定也定不下来。 今年7月,宝鸡新的政府班子上任,着手落实的第一件事就是继续邀请“同一首歌”。丁力说,宝鸡方面当时最圆满的计划是,8月29日能顺利举行“同一首歌走进宝鸡”演唱会,这样,历时3天的“省亲祭祖大会”将在8月30日进行祭祖大典,正是阴历七月初七,七夕,赶个好日子。 事与愿违,知情人说,市里当时让人直接给“同一首歌”打电话,解释说,“因为新领导刚确定下来,邀请之事耽搁了一下,但我们决心不变,一心要在宝鸡办成‘同一首歌’”。“同一首歌”的人回复是,“不可能了,8、9月份我们已经排满了”。 宝鸡于是让筹办小组的几名官员和丁力二次进京。据说,这让其中一名官员很为难,他表示,“人家已经明确拒绝了没必要再去讨这个没趣吧”。但领导说,“一定要去”,“确实不行,再回来”。 “那些在3月份主动搭上的中介人,在中间几个月的时间,从来没有停止过跟宝鸡官员的接触。”知情人说,宝鸡方面时间紧,等不了,一心要想跟孟欣直接联络上。 宝鸡官员不信任这些找上门来的中间人同时又要随时提防他们。知情人说,让筹办小组感到奇怪的是,这始终紧盯着的三四家中介人不仅相互知道对方,还相互知道各自的开价以及跟宝鸡方面谈判的进展。“因此筹办小组的人尽管在寻找其他办法,但却要表面上跟这些中间人保持着关系,每一个人都要跟他谈着。他们担心,跟哪一家闹翻了,他们很可能会把整个局都搅了。” 丁力想到了另外一些关系。他在2004年“全国森林旅游博览会”的时候承包了整个演唱会的舞台舞美灯光音响设备的租借,认识了负责音响调试一个调音师,两人关系不错,而这个调音师还是“同一首歌”栏目组的调音师。但这个关系无济于事,根本没有派上用场。 看上去没有人可以施以援手。知情人说,宝鸡市最后又找到了更上层的领导,通过这位领导直接跟孟欣联系上了。 “但这个阶段,依然是一些中间人在从中跑动,负责协商价格。宝鸡去的官员最后被弄得一头雾水,他们甚至分不清到底哪些是栏目组人哪些是外边的人。经常突然出现一两个人,但后来就不见了。到最后一阶段,在此前跟筹办小组联络最多的一个人又被换掉了。” 知情人说:“最后有一个人告诉宝鸡‘同一首歌’明确的报价:700万元。这超出了宝鸡市‘不超过550万元’的预算。在北京的官员跟宝鸡方面领导汇报后,得到肯定的回应,‘已经到这一步了,不在乎多150万元’。” “一般演出的成本基本上包括三个部分:演员,舞美,灯光。但‘同一首歌’的成本里还包含了很重要的一块是播出费用。”丁力说,最后支付给“同一首歌”的接近700万元演出报酬里,演员费用200多万元,播出费用160万到170万元,其他还有一部分制作费。这和孟欣在今年接受某媒体采访时对“同一首歌”所得报酬构成的分析大不相同,她曾说:“其实我们80%的费用都是演员的出场费,10%是制作费,10%用在录像、吃住上。”事实上,“吃住”当然全由地方政府买单。 筹办小组被通知7月25日可以坐下来跟“同一首歌”的一名制片主任谈论实质性合作了,丁力感叹说:“终于见真神了。” “700万,宝鸡连版权都没有” 7月25日,宝鸡又被转了一道手。 知情人说:“筹办小组的成员们在这一天终于把宝鸡方面对演唱会的一些要求递交给‘同一首歌’,主要包括对出演明星的要求。宝鸡给了‘同一首歌’三个等次的歌星名单,第一等次列了9个人,第二等次列了20个人,第三等次列了一些,他们要求‘同一首歌’最后的演员名单是至少保证他们列出的第一等次有2到3人,第二等次有8到10人。”而似乎“同一首歌”方面觉得事情还没有进入到这一层面,有关负责人对宝鸡的官员们说:“这些协议的具体细节,你们7月27日跟北京世纪伙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老总再谈,我们已经把具体制作委托给这家制作公司。” “同一首歌”像一个杂技演员,它把几个球同时抛到空中,在最稳妥和最没有风险的时刻接住它们。 这倒符合“同一首歌”公司化转型后的自我定位。孟欣的助手曾对记者说:“公司化之前,‘同一首歌’是台里录节目,所有权属于中央台;公司化之后,这个节目是主办方的节目,主办方对这台晚会有很大的权利和义务。” 这样,政策风险由政府背,纠纷风险由制作公司背,“同一首歌”永远不是主办方,就永不犯错。 这种强势直接体现在了8月底宝鸡和“同一首歌”的正式合同上。知情人说:“在最终的合同上,‘同一首歌’就只承担导演和播出的责任了。所有收入由政府委托的公司打给国际总公司账户,钱再由这个账户打给演员和‘同一首歌’委托的公司。在宝鸡的事情全部由制作公司来做,一旦发生任何官司,‘同一首歌’栏目组没有任何问题。” “公司化”也替“同一首歌”解释了它备受诟病的“商业化问题”。孟欣的助手说:“正因为主办方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人规定他们不能运营这台晚会,不能卖票。”孟欣接受某媒体采访时也曾就“同一首歌”出现的高票价问题解释说:“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就开始卖票的,一开始我们都是做比较有意义的主题,有一些演出商可能就觉得可以做,就稀里糊涂开始卖票了,他一卖票就是商演了,我们就控制不住了。” 财政紧张的地方政府为一台晚会付出巨大的投入,当然希望可以尽可能收回部分成本。“‘同一首歌’在宝鸡期间的确始终没有明确说过,‘你可以卖票’。”知情人说,“但宝鸡政府把票印出来,‘同一首歌’的负责人也要了200张票过去,对此并没有任何异议。他们布置会场很紧迫,需要宝鸡一些部门的员工加班配合,他们要这些票是做公关用的。” 当面对另一个问题时,孟欣会更愿意强调“同一首歌”只是“栏目”的一面。知情人说:“签约前后,宝鸡方面和‘同一首歌’商量,认为宝鸡这边花了这么多钱,这台演唱会的版权能不能属于宝鸡。‘同一首歌’的回应是‘同一首歌’是央视的一个栏目,版权是肯定不能归你们的。”“尽管宝鸡官员最后对演唱会的效果都很满意,但苦在心里,出钱的,最后什么事都做不了主。” 8月30日,“同一首歌”方面的第一批人到宝鸡,也列出一个单子,上面包括“住宿安排,场地设施”等一系列要求。知情人说,“同一首歌”有不同于其他演唱会的很多要求,比如,它要每个人都拿荧光棒用于营造气氛;要针对演唱会上的歌星每人制作20张大幅宣传牌;要单独编排歌迷区,要有“歌迷牌”。这些和演唱会相配套的费用全部要由地方承担。 一名电力公司员工接受采访时说:“9月2日,‘同一首歌’布置舞台,发现宝鸡体育场的配电箱不能和他们带的音响专用配电箱对接,要求增设8台配电箱。我们当天从设备厂订购了8台,连夜把设备运抵现场。‘同一首歌’要求9月3日晚上确保他们能调试音响,电力公司出了30名电工,冒着大雨连续干了10个小时,把活干完了。”“为了确保这台晚会的供电,按照‘同一首歌’方面的演出要求,对体育场低压设备进行改造,电力公司花了10万块钱专门新建铺设了两条140米的低压电缆。” “同一首歌”的一支拍摄队9月6日下午到宝鸡,在现场工作的时候,一名在场的官员跟他们说,“我们这次办了,以后是不会再办了”。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