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投稿]
[转贴]
图 标:
[CODE]引用驻马江南于2007/7/3 10:12:00说道: 办完手续,把通行证叠好放进腰包里,又顺便在和公园管理处同一座建筑里的锡安公园博物馆里逛了一圈,了解了一下锡安公园大致的历史。这个深藏在荒凉西部,干旱的科罗拉多高原间的青翠峡谷是在一万二千年前才被追寻着猎物到此的印第安人发现,然后印第安人们就开始在此处定居了下来,从狩猎动物,到采摘野果,开垦土地,世世代代生活在这条峡谷中,直到一百多年前,从美国东部移民过来的摩门教徒也找到此地。这些初来咋地的摩门教徒们把这块世外桃源般的谷地命名为“锡安(Zion)”,在希伯来圣经里,锡安本来的意思是指庇护地,当时那些被世俗社会所蔑视收拾的焦头烂额的摩门教徒们确实可以说是在这个天堂般美丽的地方找到了他们最好的庇护地。 从博物馆的介绍上来看,现在的锡安国家公园属于国家资源,整个公园范围内禁止一切狩猎和採集行为,不过锡安因为一直都是印第安原住民的生息地,所以这项规定对于印第安人却是网开一面。我这才想起来怪不得昨天在收费站的那个老管理员问我是不是印第安人,我当时要说是大概就不用交那十块美元了,哪有到自己土地上还要缴门票的道理。 从公园管理处出来,我又到附近的商店精确地按照每天三餐,一共三天的量补充了半打干面包圈和几袋方便面。按照我的计算等我走到东入口时这些食物应该刚好全部吃完。我不想多留些应急备份的原因一是我估计二十多公里的山路三天绝对足够了。更重要的一点是,仰头看着我将独自攀登的高高山峰,再对照着地图上如密密皱褶般反复蜿蜒徊曲的路径图,不用问也知道那山路定是异常的坡高路窄,根据以往翻山越岭的经验,走这样的山路是非常消耗体力的,这时候随身物品当然是越精简越好,倘若不然,到时候多出的每一克重量都会象座山似的给人以压迫感。 诸事完毕,我也不急着赶路,终于可以象个普通观光客似的悠闲地坐上公路上来回穿梭的免费观光巴士,沿着高峡谷底流淌不息的维珍河,惬意地浏览起两旁的赤红山壁和身边的树林湍流。 锡安峡谷中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大多数路段都禁止私家车通行,开车来的游客都必须把车停在公园的入口处再搭乘公园里的观光巴士才能进入峡谷。我坐的巴士上其他游客都是自己开车来的,基本上都是空着手,一副悠游休闲的打扮。所以当背着大包,拄着登山拐杖的我上车时自然引来了全车人的注目。有人回头频频看我,有人干脆直接问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反正也无所谓,大着嗓门告诉他们,我从旧金山来,正准备徒步翻阅锡安,一路到纽约去,车上的众人听了给我以一阵掌声的致意。 在车上我遇到两个白人女孩子,一个高挑腼腆,另一个则丰满开朗。刚开始我还以为她们是美国人,但看到她俩都戴着一模一样的牛仔帽,就暗自想到:美国女孩子大概才不肯这样呢。结果一问,果然那两个女孩子来自德国,瘦的那个女孩子是个警察,而胖的那个好象是个公务员,她俩是朋友,趁假期一起到美西来旅游。两个德国女孩子的英语不是很好,所以我们都是一边比划一边聊着各自的游历,倒也很是有趣。 一路坐巴士到公路的尽头,本来还算宽阔的谷地在这里骤然收缩变窄,我们下车沿着一条小道又往前走了一段来到了锡安最著名的景点之一“‘狭’谷(The Narrow)”。千万年来,奔腾川流的维珍河水劈开山岩在高原间凿出一条即深又窄的“狭”谷。这条长约二十五公里的“狭”谷,平均深度六百米,底部最窄处只有半米多宽,站在“狭”谷中的维珍河中向上望去,正是不折不扣的一线天。如果逢枯水期,踏着齐小腿的维珍河水中穿行于“狭”谷而上是到锡安的必游项目,但无奈这时正值一年中的春季化雪期,维珍河水暴涨,“狭”谷被公园管理处暂时关闭,我们只能站在“狭”谷的入口处拍照留念。 回到公路,重新上了巴士,等返回到哭岩我就和众人告别,中途下了车,顺着路边的小道开始了向锡安谷地东侧绝壁之巅的攀登。[/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