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投稿]
[转贴]
图 标:
[CODE]引用驻马江南于2007/7/3 10:14:00说道: 高不见顶的山峰几近九十度垂直于地面,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狭小的小路就以密集的之字形来回开凿在红色的山崖上。我背着包,双手拄着登山手杖,弓背弯腰向着绝壁之顶一步一步登去。 一路在陡峭的山路上埋头直上,到后来越走越感到背上背包的沉重,汗水早已打湿了帽子和T恤衫,甚至连紧绷前胸的登山包宽厚的背带也被汗水完全浸透,两条腿酸胀异常,呼吸也越来越粗。但此时却不敢懈怠,有时实在太累了也只是停下来站在山道上歇口气,喝两口水而已。翻越这样陡峭的山路,稍微松口气只会越歇越累。 山势逐渐升高,刚开始时还能偶尔在山道上遇到个把只做短途登山的游客,到后来路径上就完全是人踪绝迹只剩下了我一人。 在太阳西沉时我终于攀到了绝壁之顶,驻足俯瞰了一眼脚下峭壁上密密蜿蜒曲回的山道,和眼前沐浴在下午太阳明亮光辉中雄丽的锡安峡谷,我就回过头背着包,一头走进了山壁后面一条又深又窄的暗谷。 翻过绝壁后,山路不再象刚开始那么陡峭,但依然是升升降降,崎岖难行。一直走到大约六点钟的时候,我必须找地方宿营了。根据公园管理处的要求,凡是在野外宿营都必须远离山路,选择在路人的视野以外设置营地。可是这狭窄的山路一直都在深峡山脊上穿行,路边咫尺不是山岩就是深壑,连一小块平地都找不到。 就这样一路寻觅,直到晚上七点钟我才在穿越一处石壁大斜坡时,发现斜坡上的两颗松树间勉强有方还算平的空地,于是决定在此宿营。可是等到搭设帐篷时又是一番折腾,我的单人帐篷四头需要钉入土中固定,可这是处石坡,地上几乎没有松土,我费了大半天劲,把两根帐篷钉都敲弯了才勉强把帐篷固定好。 睡觉前,我把被汗水打湿的衣服帽子都搭在旁边的松树枝上,然后才钻进帐篷。 一路上好不容易才找到的这块“平”地实际是一座山峰的一整面大斜坡的比较平缓的部分而已,虽然平缓,但依然有些坡度,而且离帐篷不远的大斜坡底端就是个悬崖,我不想晚上睡熟了只因为翻个身子就一路滚到悬崖下去,所以帐篷是按照头朝坡顶脚朝坡底的方位搭的。但是躺在帐篷里,身子仍然会慢慢地往帐篷底端滑下去,所以我睡一会儿就又得起来重新爬回帐篷顶端去,整个晚上就这样周而复始,不胜其烦。 这一夜不断滑下爬上睡的实在是辛劳不堪,再加上硬石硌身,等到早上起来全身酸痛不已,钻出帐篷活动了半天筋骨才好不容易缓过劲来。 吃完早饭,收拾好东西,继续上路。 刚开始的一段路是在巨大倾斜的岩石山坡间穿行,脚下高高低低都是光滑的石壁。这里少有人行,石壁上也根本看不出山路的踪迹,身处山谷中,四面都是高耸的山峰,走着走着,一下子迷失了方向,不知该往何处而去。倾斜的岩壁上隐藏着不少底部积了雨水的石缝和悬崖,如一不小心走错路,失足跌入这些石缝悬崖中,在这不见人迹的群山深处那可真就天地不应,呜呼哀哉了。 我踌躇了一会儿,在山岩上仔细辨别着道路的痕迹。很快我就发现不远处光滑石壁上用数块碎石重叠垒起来的一个小石柱,“ Trail Mark(指路石)”!我心中一喜,马上顺着那个小石柱往下寻去,果然在相隔不远的一道岩坎上又找到了立在上面的另外一个同样的小石柱。在美国野外徒步旅行时,这种由其他旅行者用几块石头一个顶一个垒起来的石柱就是最简单的路标,当找不到路时,只要沿着这些指路石一个接一个走下去就行了。 我背着沉重的背包,小心翼翼地撑着登山拐杖,努力保持着身体的平衡,避开岩壁上的坑坎阻碍,追寻着岩壁上的指路石,穿过山谷,向着更高之处,锡安的最高群峰处攀行而去。 今天的山路状况比之昨天的还要糟糕。不少坡段陡直崎岖不说,所谓的山路也是坑坎密布,乱石遍地,时刻得防备着不要踩空滑落的同时,尖锐的碎石块隔着登山靴厚厚的靴底把脚底挤压的生疼。 天空烈日当头,身上的衣服一遍遍被汗水打的透湿,就没有干过。登山包的厚背带也被汗水浸的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直到表面泛起了一层白色的汗碱。 一路跋涉,再加上昨晚没有休息好,今天在山路上感到体力丧失的很快,只好重新调整行进速度,把脚步放慢,保持体力。同时我随身携带的饮水也剩下不多,我心中没有数还有多久才能抵达那个地图上的斯戴维山泉,所以虽然喉咙焦渴似火,我依然惜水如金,只在停步休息时才拿出水罐呡上一口。 走到约中午十一点,山路逐渐开始变得平坦,两旁的地势也开阔了起来,路旁的平地上密密的都是齐腰高的茅草,四周除了一些长满茂密树林的山坡后面就没有更高的山峰了,看来我已经把锡安峡谷甩在了身后,接近了锡安之顶。 这时小径上迎面遇到了四五个也背着大登山包的游客。互相打完招呼,得知他们和我走的是相反路线,正准备下到锡安峡谷去。我连忙向他们询问起这里离那处山泉还有多远,领头的那个白人男子告诉我需要再走二,三十分钟,我听了心中一块石头才落了地,那就没多远了,这才放心的抽出水罐一口气喝了个够,然后鼓足精神,全力向前走去。 终于,在山路右侧的草丛间出现了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逆着溪流而上,我很快就找到了那个位于小山坡上,一片松树林边的斯戴维山泉。 在一块标着斯戴维泉的标志牌下,两根钢管与地面平行着被插入山坡上的岩石中,清澈的泉水从并排相接的这两根钢管中涓涓注出。 抵达了预定目的地,顿时如释重负。把背上的包往地上一扔,就着泉眼足足喝了个饱。然后才拿出毛巾,放在溪水里浸透,把全身几乎脱个精光,从头到脚好好擦洗了一番。清洌沁凉的山泉一扫重重跋涉的辛劳和疲惫。洗漱完,我赤膊找了块泉水边的石头坐下,扒去脚上沉重的登山靴,把酸胀发红的双脚泡入潺潺泉水中。冰凉的山泉刺激的双脚有如千万根针扎一样又痛又麻,但双脚的疲劳也同时在这阵阵难耐的痛麻中慢慢得到释解消散。 独自坐在这山顶树林间的泉水边,燥热的身心逐渐冷却下来,才开始好好打量起四周来。 泉眼一侧邻近山路,另一侧是个山坡,山坡上密密的长满了一大片笔直高大的松林,这些松树虽然茂盛却不阴森,阳光透过松树高高的树冠斑斑驳驳地洒在铺满松针的林间地面上,看上去是个宿营的好地方。 泉水旁还有一块显然是刚树立没多久的临时性木牌,上面贴着一张“山狮(mountain lion)”的照片,旁边写着最近在这处泉眼附近发现山狮出没,请所有游客注意防范,避免危险的警示。 在美国西部野外,具有攻击性的猛兽不是很多,但山狮却是个例外。山狮长得有如豹子,主要出没在美国西南部的山脉丛林中,个头长有两米多,生性凶猛,攻击力极强,在美国,每年行人在野外被山狮攻击致死的事件时有耳闻。 不过我这时倒不是很害怕,心里甚至隐隐渴望能遇到一只,我还从来没有在野外见过真正的山狮,有些好奇,想亲眼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因为这里有水源,我决定在山泉附近的松林里宿营两晚,明天白天按地图上的路线到周围的山顶走走,后天早上再走到公园东入口去。 在松林深处的斜坡上,我在几颗松树间找到了一处平坦的地面,这块平地背靠小山坡,不远处面对的是个断崖,透过树木的间隙,能远远眺望到远处的群峰森林,还有蜿蜒而来的山路,是个绝佳的宿营地。 在松林里搭好帐篷,再在山泉旁洗完衣服晾在帐篷边的树枝上,在正午灼人的阳光中才觉得真是有些累了,于是换上干爽的衣服,钻入帐篷中打算好好睡个午觉,盘算着一路翻山越岭过来,体力消耗不小,明天又要一整天在野地里游荡,今天就哪都不去,什么都不做,好好修整一下再说。 因为是晴朗白天,我就没有给帐篷装上防水外罩,只是支上了纱帐。躺在帐篷里面,清风穿纱帐的网眼从身边而过,太阳在林间滤下的光斑洒在顶蓬上不断变换着形状,头顶随风轻摇的枝叶间,浅浅如纱的碎云掩映着蓝天漂过,天地间此时仿佛只剩下了我自己,而我身处其间也很快就忘记了一切,沉沉睡去。[/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