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投稿]
[转贴]
图 标:
[CODE]引用驻马江南于2007/7/13 9:10:00说道: 我又继续在路边搭车。原来我以为在这片地广人稀的荒野地带,搭车该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很快我就发现,原来在这里最容易的事情就是搭车了,简直就像每个路过的印第安人都会为你停车一样。虽然多数人都是当地居民,只是做一些短途移动,搭我的距离并不长,不过我倒觉得这样也挺不错,因为可以遇到许多不同的人。这些搭我的印第安人虽然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他们都和最初的那两个印第安男人一模一样,话很少,从不问东问西的,看到你在路边需要搭车就停下来,到了地方放你下去他们就走,也不需要你说些感谢之类的废话。这些印第安人虽然帮助了我,却丝毫没有那种:我们这是帮了你一个忙,是在施恩于你的感觉。有时候我只是站在路边,打算自己走一段,慢慢欣赏下四周的风景,根本没打算搭车,可是还没走多久,就会有过路的印第安人主动停车。这些可爱的印第安人仿佛都是痛恨看到有人在路边站着,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义务必须做点什么来阻止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 没有用很长的时间我就从98号公路转到了160公路上。 现在我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沿着160在小镇“卡岩塔(Kayenta)”转163直接去纳瓦合碑谷。另一个是在160途中接一条岔路去南边的“丕农(Pinon)”去访问在加州的时候把我送到莫哈维沙漠,有两个老婆的纳瓦合印第安人戴维。我和戴维本来约好如果我到了纳瓦合印第安人保留地可以去他家看看,不过等我到了佩吉给他家打过电话时,一直都没人接。按说戴维可能又出公差了,可是他的两个老婆应该在家才对,我不敢确定他们是否都出去旅行或者做别的事去了都不在家。而且从160公路到丕农之间从地图上看只有一条近一百公里的土路相连,这样的路肯定车很少,不是那么好搭车的。 我犹豫了半天最后决定,先搭车再说,看看司机去哪里,再随机应变。 路边站了又没多久,一辆红色的道奇皮卡停了下来。车上是一个脖子扎着红手巾,戴着白色牛仔帽,上唇留着一撇精心修饰过小胡子的年长印第安男人。上了车这个印第安长者自我介绍到他叫“文森特 克雷格(Vincent Craig)”。我询问他是去什么地方,得知他刚好要路过160公路和163公路交汇处的卡岩塔,就决定放弃到戴维家的念头,直接去纳瓦合碑谷了。 和前面那些朴实木衲的印第安人不同,文森特却是一个很健谈的人,一问他的职业才知道他是个四处游荡的行吟歌手,如此说来也就难怪了。文森特是去一所印第安小学给那里的孩子们开演唱会。 开朗健谈的文森特是个骄傲的父亲,他有二男一女三个孩子。女儿和他一样是一名音乐家,他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在西雅图工作,职业是厨师,文森特告诉我他的大儿子是全美国最优秀的印第安人厨师之一。文森特的小儿子则在美国著名的公共广播公司(PBS)从事影片制作工作。一提到他的孩子们,文森特总是满脸欣慰。 言谈中得知文森特曾经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夏威夷待过许多年,他之所以选择参加陆战队是因为他的父亲。文森特的父亲在二战时作为海军陆战队的一员上过太平洋战场,而且就是赫赫有名的纳瓦合“密语队(Code Talker)”的一员。 美国人在历次对外战争中有使用外界知之甚少的印第安语来做战场通讯,解决通讯保密问题的传统。象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陆军就征募过“乔克托 (Choctaw)”印第安人到欧洲战场利用他们的语言作为通讯密语。他们的这些密语如此有效,以至于战后德国政府专门派遣人文学家到美国来研究印第安语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又招募了大批纳瓦合印第安人组成密语队,利用纳瓦合印第安语不为外界熟知的特点,安排这些纳瓦合印第安人负责部队之间的通讯联络,而日本军队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都无法破译这些他们一无所知的纳瓦合密语。 文森特的父亲后来在硫磺岛战役中负伤,光荣退役。文森特从小就为自己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父亲自豪,长大后也毫不犹豫的加入了海军陆战队。不过他已经退伍多年,文森特告诉我,他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到各处的印第安人学校去开演唱会,用歌谣来向印第安孩子们传播印第安人的文化和传统。 说话间我们就到了卡岩塔。文森特本来还要继续赶路,但他坚持要领我到卡岩塔镇上的一处挺大的餐馆,原来餐馆的墙壁上挂着许多介绍二战纳瓦合密语者功绩的新闻和照片。文森特特意向我指出密语队员集体照中的他父亲。 出了餐馆,在停车场,文森特从车上翻出一张他自己的音乐光碟,在上面签好名后送给我,然后才又匆匆赶路去了。[/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