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爱心互助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新闻]
[原创]
[转贴]
[呼唤爱心]
[援助之手]
图 标:
[CODE]引用paula于2007/7/21 8:24:00说道: http://blog.sina.com.cn/u/4a4b47f1010008pn 《7 HABITS》的第一个习惯就是:BE PROACTIVE,就是要积极主动,要自信。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都知道积极和自信是好事情,但是每次遇到困境的时候就是积极不起来,拼命命令自己自信也不行!我自己也是一样,直到我学会了一种方法,我才明白,原来自信除了天赋之外,还是有方法的。 《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里面,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斯托克代尔悖论"。斯托克代尔是美越战争时候一个美国将领,后来被越南人给俘虏了,关在监狱里,他在里面英勇不屈地做斗争,回到美国以后,他被认为是民族英雄。写《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的人专门采访了一下他,说为什么那么多人被关在监狱里,只有你可以回来呢?作者希望从斯托克代尔那里得到一种关于"乐观主义精神"的阐述。没想到斯托克代尔回答说,那些死去的人,是因为他们太乐观了。作者很惊讶,为什么呢?乐观不是一个最好的优势吗?斯托克代尔说我们在监狱里,那些乐观的人以为到了五一节,我们可以出去和家里人团聚了,可是到了五一的时候,越南人没有把我们放出去。六一的时候,又以为自己可以自由了,但是过了六一还是没有放掉我们,七一没放,八一没放,十一没放,圣诞没放,元旦还是没放。所以很多乐观的人,在极度乐观的情况下,屡受沉重打击,最后承受不了,在监狱里面就死了。斯托克代尔说,我的方法不是这样的,我的信念是,我一定能够出去,我一定可以回到美国,开始我美满的生活;但是原则是,今年圣诞之前,我肯定出不去。这就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斯托克代尔悖论,既要有极其乐观的信念,同时保持直面残酷现实的原则,这是乐观和谨慎的高度结合,失去哪个方面都不可以。先把那些残酷的现实摆出来,不管你是否喜欢那些坏的方面,先把它们摆出来。 在农村,盖房子之前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你家的地先夯土。没有人愿意做这事情,看起来又没用,盖房子本来应该是往上盖的,但夯土是往下砸。可如果不夯土,你的楼盖得越高,塌得越狠。可能夯土的时候不是很舒服,但是夯得越实,盖的楼越稳固。夯土的案例告诉我们,在做战略的时候,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先把最残忍的事情摆出来,略微悲观一些,把心态放得低一点。在这个情况之上,建立自己的自信,制定出清晰的战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我们来看三个案例: 1)有时候人们会活在一个虚妄的繁荣当中,这其中的自信其实并非真正的自信。隋炀帝在晚期的时候,把自己锁在扬州的陪都里面,外面的世界都不去打理,交给他的一个手下。那个手下跟他说,现在天底下没有什么事,无非就是有些小偷小摸在作乱,没关系。隋炀帝迷迷糊糊地信以为真,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天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还觉得特别自信。然而对于不了解外界情况的自信,其实是自取灭亡的自信,只有对外界的各种情况保持清醒的认识,这种情况下建立的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 2)过去我们老讲乐观乐观,但是对外界情况不了解的乐观,是盲目的乐观,是虚幻的乐观,是自取灭亡的乐观。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丘吉尔是二战当中非常伟大的一个领袖人物,可以说是他领导了整个英国的二次大战。二战当中,丘吉尔的意志非常坚定,他一直坚定不移地认为,大不列颠不仅仅会生存下来,而且应该成为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下定决心一定要打败希特勒,绝不谈和。当时整个英国只有两件事情交织在一起,一个是德国的飞机天天来轰炸,第二件事情就是丘吉尔通过广播的讲话,那几乎是丘吉尔的广播讲话鼓舞了所有英国人,甚至所有欧洲人,去跟德国进行战斗。这正是丘吉尔乐观的一部分,但是他同时没有忘掉直面现实。丘吉尔建立了一个独立的部门,叫统计局,专门提供真实的情报,他说我不需要美好的梦境,事实胜于梦境,有多残酷的事情你都告诉我,没有关系,我可以承受得起。其实当时的情况怎么样呢?全世界的人都认为英国一定会投降,整个欧洲都投降了,只是不知道英国什么时候投降而已,整个欧洲大陆都被占领了,美国置身事外,希特勒只身对英国作战,情况极其危急。这就是伟大的丘吉尔,正是他这种"直面残酷现实,保持坚定信心"的原则和方法拯救了英国,后来美国、苏联和英国三大反战国家为核心的联盟,共同领导了二次大战的胜利。 3)2000年的时候,麦肯锡帮联想做了一个2001年到 2003年的计划,他说联想2003年营业额将达到 600亿,但结果到了2003年,还不到200 亿,这跟他原来的目标差得太远了。2003年的时候,无论是杨元庆还是柳传志,都站出来对媒体做了很多的解释。事实上, 2003年联想不但营业额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战略布局方面也出现了问题。在麦肯锡这个战略报告里边,有三个层面的战略布局。第一层是它的主营PC业务,本来他们希望起到现金流的作用,结果主营业务没有起到这个作用。第二层服务器、手持、外设等相关业务,包括手机,没有突破性增长,甚至有些萎缩。再往外的信息服务, IT集成,结果信息服务没有了,卖给亚信了,联想放弃了这方面的业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是执行的问题吗?其实问题最开始就发生了,在 2000年制定目标的时候太过于乐观了,没有直面残酷现实。而且当时制定目标是由上而下制定,过分依赖咨询公司的帮助,整个战略布局出现很大的问题。这是联想的一个教训。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