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灌水]
[分享]
[贴图]
[视频]
[讨论]
[搞笑]
[小说连载]
图 标:
[CODE]引用爱美鱼于2007/7/23 14:10:00说道: 咸阳:古代将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称为“阳”,而“咸”字意为“皆”、“都是”等。咸阳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也有人根据《史记》和秦都咸阳出上的陶文,以为商秧在此置 “咸亨”、“阳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两名合一,即为咸阳。 渭城之名,起于西汉,唐时仍沿用此名。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即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河在咸阳穿城而过,不但留下了“渭城”之名。而且还留下了古渡美景。当年作渭河之滨,有高楼叫清渭楼,唐人许浑登此楼,感慨大自然的美丽及人生的跌宕,他写道:“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清代河东盐运使朱集义亦写诗赞道:“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载满舟。江上丈人何处去,烟波依旧汉时秋。” 潼关:以水得名。《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又因潼浪汹汹,潼和冲谐音,潼关也称冲关。 潼关作为关口,始于东汉建安元年 (196年)。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下令废弃函谷关,于河滨之处拦路设关。古潼关又路经两处,一为山路,所谓“细路窄与猿猴相争。” 杜甫题诗云:“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另有诗人赞曰:“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故 《山海关志》说:“畿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关为首称。”今在其古关口仍留有清乾隆皇帝的御笔题词:“第一关”和“金陡关”。 潼关县,古称桃林塞。商时,属定国;公元前332年,设宁秦县;汉时,称船司空县,因那时设有掌管黄河、渭河水运事项的部门而名;武周时,设潼津县;明,设潼关卫;清雍正四年(1726年),始置潼关县,沿用至今。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