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灌水]
[分享]
[贴图]
[视频]
[讨论]
[搞笑]
[小说连载]
图 标:
[CODE]引用扑通扑通于2007/8/16 11:02:00说道: 拿着啤酒罐,走回客厅,把射灯都关了,只留下顶棚的大吊灯,然后坐在沙发上,用遥控器打开音响,准备用高雅的音乐舒缓一下神经。 旋律响起,一切超然物外。 听着音乐,我忽然整个人放松下来,松软,再松软,仿佛进入了另一个空间。啊,畅游在旋律的海洋里。 这美妙的旋律,让我整个人,就这么进入了冥想状态,静止的思维在延伸—— 人的生物形态总是在时间的延伸或者停顿中有着极多的伸缩或者变化,这点当然不是光指的是物质形态,在人的母性或者根本源的潜意识的思维状态中,这点体现的也是犹为重要的。在人类脱离母体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思维性有机生物时,它的思维定向或者方式总是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周围或者更多大众的习惯性观念,社会也是由此而开始进步的。 人在根本源的性格或者思维转变的基因或者因素有太多,其实本身所自生的染色体没有多大的关系,而外界的整体因果导致了人在成长过程中观点思维和辩晰能力的成熟或者分裂。这就在说明了一个问题,人在实行人文主义关怀或者在善意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时其实很可以预见他的内心正在处与一种极大的矛盾和恐慌之中难以避免。 音乐在某些人永远的思维方式中只是一种流动的或者抽象的表达和意境的抒发。其实音乐在很多固定的时间或者氛围里会逐渐向一种特殊的物质形式靠拢。它在某些或者很多时候可以以一种物质的形态作用于人,并使人产生一些或者很多心理和生理上的反映。 音乐对我自身的理疗就是音乐以一种物质形态向人们展示或者表达的技巧性和融合性的一种最简洁的接受方式。 最早的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就是在向人们以一种物质或者其它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在旋律中释放音乐本身的色彩,至使人们总可以在一种非正常物质的安抚下轻易的进入睡眠,当然你可以否认或者驳斥,因为《六月――船歌》其实跟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催眠旋律,但它却让人在倾听或者享受时把睡眠当做了对音乐最好的释放。 我怀念给我最初带来幸福感受的乐曲,把我对人生及人文主义的理解提高到了另一个层次。那是一种在寂寞干渴的时候送上一碗水的恩德。那个恩人叫巴勃罗·卡萨尔斯。关于他的音乐还有他那种特作的,瓦格纳的半音合弦和勃拉姆斯对音乐的理解而挖掘出的精致结构,那种淋漓尽致的合二为一。让我受益匪浅的同时终生难忘。 1939年,巴勃R26;卡萨尔斯为抗议勃朗哥go-vern-ment,离开西班牙,听说远去了法国的一个小镇,总之那以后我再很少知道他在那以后还有可以让人忘乎所以的作品问世,于是我那充满怀念的期待也最终落空。 其实总在感觉中生存的滋味是以一个向往色彩生活的人感性观念想反驳的。我就是这样一个理性驾驭感性,却有时候在感性时段把理性压制在自我以外的人,所以我做理解的音乐并是那种很理智的表达或者表现浅薄的感情及思考的冲突的音符,最早的时候,这样的音乐会让我感到苦恼和烦躁。 所以我所做初理解的音乐总是在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出现在我的视野和耳朵里,我可以提及的是一个名字,贝多芬,我其实并不愿提起贝多芬太多的成名乐曲,因为那种大雅的美感在世世代代流传至今已经成了大俗,比如《命运》,比如《献给艾丽丝》比如《蓝色多瑙河》我所欣赏的是贝多芬那写最早期的不为人知的作品,比如《希拉组曲——降E大调》正因为有了它,其实一样经典一样美伦美奂的比才的《卡门组曲——contraband商进行曲》才在今天仍被压抑得在普通人家鲜为人知。 这时候的我已经被整体的人文主义观念所感染。并且深受其害,因为音乐的作用力总是在得与不得的对立面之间,我所承受的却是不得。在我在音乐中体会到那种人善人终的反传统主义观念后,我对生活起始的变化及人对周围事物的反映都感觉出了另一种状态的表象的诠释。 忽然挖掘的是一种积聚以久的与生俱来的亲切,那种感觉是音乐所能表达的最初境界和最真的思想模式了。 也就是在我产生了人文精神主义的初步反感时,我迎来了波兰人希曼诺夫斯基给我的《圣母悼歌》,我终于被彻底的感动了,也终于明白人为的世界的渺小或者可笑,或者在我潜意识中忽然知道人并非音乐的创造者,真正的音乐无法追寻,无法考证,真正的音乐是没有边际的,没有界限的,只有去聆听才会真正了解音乐的伟大或者浩瀚。 我最喜欢的,还是音乐里的死亡的感觉,比如纳亨格尔顿的《绝别》或者塔拉的《苦恼的时刻》,都让我从中领略到那种欲死怀生的莫名的激动和感伤。 让我把一切都忘却以后把整个人浮现在思想空间最上层的表面,把一切世俗一切困扰都化淤泥,接下来的舒曼的《玫瑰》和苏佩的《轻骑兵序曲》让我领略了一种层面以外把潜化物质的美感与抽象主义观完美的结合的体现和唯美或者唯中心的表示。 是的,我喜欢高雅的音乐,这样可以舒缓神经,放松心情,净化灵魂,升华思绪…… 顺便说一下,我坐在客厅里,听的是《纤夫的爱》。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