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导游天地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转贴]
[讨论]
[注意]
图 标:
[CODE]引用zili于2007/10/21 21:33:00说道: 南郑县协税镇是陕南汉调桄桄剧种发祥地,现在70岁以上健在的老人都知道,1949年前协税镇后街的白家老太婆,是桄桄剧团同乐社的召集人和支持者。民国初年同乐社在垭鹤庙办过戏班,培训桄桄剧的青年人才,协税东岳庙前的阅楼坝有公演的戏台,同乐社的演出完全是公益活动。平时有白家老太婆照顾演员生活,盛大节日庆典演出活动由协税各商户集资,东岳庙和社火会都有相当的资产和积累,所以协税数百年戏剧演出活动比较普通乡镇频繁得多,协税镇出了几代桄桄剧的演员,50年代我记得有田太、张豁子、黄麻子、张立志、薛木三、喇永富等等,专业剧团有陶和清、白大狗、田三喜等等,街上乡下的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唱几句戏词。 大约1958年在王家园子修了个舞台,用苇席把前后街的出口围起来,放电影和唱戏都可以把门收票了。应该是文革期间什么时候,两个戏台都被拆除了。1990年代中期准备扩路拆迁了几家人的房子,老百姓找几块水泥板又搭起来一个30米见方的平台,既可以临时扯起幕布做舞台唱戏又可以晒粮食。年近70的白大狗是科班出身桄桄剧团传人,可惜上小学就自学会登台唱戏的袁通友2004年早逝,他们是协税镇民间戏剧演出的骨干。现在白大狗成为协税镇业余剧团的领头人,他不仅负责排练导演和演出的一切业务,而且业余培训了一批儿童演员可以独立演出,这个娃娃班应邀演出有板有眼颇受民间欢迎。昨日协税镇政府召开了老同志座谈会,组织学习17大的新闻报道,“喜庆十七大,百姓逢盛世”,晚上上街村邀请协税镇业余桄桄剧团娃娃班庆十七大演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产生了享誉陕西汉调桄桄剧种的协税镇,留存着全国唯一尚存的乡镇业余剧团,镇政府正在向国家申报历史文化乡镇,建设新农村的春风必将让戏剧古镇协税焕发青春!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