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灌水]
[分享]
[贴图]
[视频]
[讨论]
[搞笑]
[小说连载]
图 标:
[CODE]引用火星上的龟于2008/3/21 8:54:00说道: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307] 虽然争得天翻地覆,但该办的事还是办了。万历十四年三月,郑贵妃正式册封。 这件事情的成功解决给万历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自己想办的事情,是能够办成的。 这是一个错误的判断。 然而此后,在册立太子的问题上,万历确实消停了——整整消停了四年多。当然,不闹事,不代表不挨骂。事实上,在这四年里,言官们非常尽责。他们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皇帝不上朝,并以此为契机,在雒于仁等模范先锋的带领下,继续奋勇前进。 但总体而言,小事不断,大事没有,安定团结的局面依旧。 直到这历史性的一天:万历十八年(1590)正月初一。 解决雒于仁事件后,申时行再次揭开了盖子: “臣等更有一事奏请。” “皇长子今年已经九岁,朝廷内外都认为应册立为太子,希望陛下早日决定。” 在万历看来,这件事比雒于仁的酒色财气疏更头疼,于是他接过了申时行刚刚用过的铁锹,接着和稀泥: “这个我自然知道,我没有嫡子(即皇后的儿子),长幼有序。其实郑贵妃也多次让我册立长子,但现在长子年纪还小,身体也弱,等他身体强壮些后,我才放心啊。” 这段话说得很有水平,按照语文学来分析,大致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先说自己没有嫡子,是说我只能立长子;然后又讲长幼有序,是说我不会插队,但说来说去,就是不说要立谁;接着又把郑贵妃扯出来,搞此地无银三百两。 最后语气一转,得出结论:虽然我只能立长子、不会插队,老婆也没有干涉此事,但考虑到儿子太小,身体太差,暂时还是别立了吧。 这招糊弄别人可能还行,对付申时行就有点滑稽了,和了几十年稀泥,哪排得上你小子? 于是申先生将计就计,说了这样一句话: “皇长子已经九岁,应该出阁读书了,请陛下早日决定此事。” 这似乎是一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但事实绝非如此,因为在明代,皇子出阁读书,就等于承认其为太子,申时行的用意非常明显:既然你不愿意封他为太子,那让他出去读书总可以吧,形式不重要,内容才是关键。[/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