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投稿]
[转贴]
图 标:
[CODE]引用爱Rain于2008/3/21 14:37:00说道: [B]西递[/B] 西递之行要感谢我的好朋友萍,因为她建议我们可以晚上住到西递,第二天上午游览宏村,这样我们的时间刚好够用,也是因为她坚持要到西递村里走一走,才没让我错过这处世界级文化遗产。 雨雾黄山给我们留下很多遗憾,也留下了很多时间,下午5点的时候,我们已经闲极无聊的坐在旅店外石桥边,萍的建议我很赞同,可是怎么去西递呢,中巴已经没有了,只有包出租车。有司机主动搭讪,要价80大元,我们佯装只是随便问问不想立刻动身,忽听得远远的有司机吆喝:去西递吧,我拉你过去。我们仍然做出不想立刻动身状,当然如果价钱动心的话也可动身。最后,15元/人成交。两次长途都遇到顺风车我们真够幸运的。 司机很奇怪我们为什么要去看那些旧房子,其实我也说不清。我只知道它是一座被称作“中国明清博物馆”的徽派古民居建筑村落。到了村口卖票处的时候,工作人员已经下班,我径直走入村口,可是看到的都是仿建的建筑。正犹豫要不要进去看看,恰遇到一村民,姓胡,看出我的来意,主动介绍起西递的历史。西递村民明清的时候多经商,家资殷实,修建的房屋都很讲究,白墙青瓦马头墙,布局工整,结构相当精巧。 在胡先生的带领下我们拜访了村里几家有特色的民居。有一户人家的门口向后缩进半米,门额上刻有“作退一步想”的字样,据说是因为当年河南贪官污吏很多,朝廷大加整饬,主人为给后人以警示才作此独特设计。西递民居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精美的砖雕,很多三间四合格局的小院落,有滴水檐相隔,墙壁上雕刻着各式花窗,好多都有典故。 民居虽然对外开放,可是并不影响这里的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我们参观的时候已值晚餐时间,人们看到我们都友好的微笑致意,而后又端起碗来自顾吃饭,偶尔也有人家推销当地的石质茶壶,做工甚是精美。村子里的大人孩子大多数都认识胡先生,用当地的方言和他打着招呼。人们悠闲的洗衣,做饭,劳作,读书,远远的看着就像徽州版本的“清明上河图”。 胡先生的细致和周到让我们觉得应该对他的热情导游有所表示(黄山周边景点的导游费10-20元),就在我们选好饭店想付费作别的时候,他连连摇头表示这家店不好,愿意带我们去他表弟的饭店,我们当然没理由不照顾他家的生意。可是他表弟可没有照顾我们,菜贵得离谱还难吃,胡先生也不失时机地索要20元导游费,真是人心不古。店外已经漆黑一片,店内只有我们两个游客,各种假设都可能对我们不利,唯一的念头就是快快离开这里。 [B]黟县县城[/B] 黟县县城虽然不大却是灯火通明,近年来伴随着旅游开发,小小的县城也颇具规模。阑珊的灯火,熙攘的人群,街边麻将声声作响,空气中回荡的是阿杜的歌声《坚持到底》。我们决定在县城住下,明天一早再去宏村。 路边胡同里的旅店虽然便宜(20元/两人间),但是房间设施也不马虎,干干净净的,建筑也是当地民居特色——屋内天井,既能通风,又可采光。店主的老妈妈很喜欢和我聊天,她那带有浓重当地口音的普通话,在我连猜带比划中明白的八九不离十。店主知道我们明天要去宏村,推荐我们去坐“小飞虎”——一种改装面包车,2元/人,是当地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 夜里下起了小雨,站在二楼廊台,望着天井中密密岑岑的雨帘,隐隐传来黄梅小调,清清凉凉的晚风,透着生活的恬淡与悠闲。一夜无梦。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